節英華
摘要:課堂教學設計提問是非常重要的,它關系著教學的成敗和質量的提高,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加以考慮。問題設計要循序漸進、具有針對性、具有導思性、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地研研究探索和總結提問的技巧,使之真正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數年課堂教學效果之目的。
關鍵詞:問題設計? 符合規律? ?科學? 引導? 思考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提問至關重要,它關系著教學的成敗和質量的提高,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加以考慮。問題設計運用得體,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反之,會遏制學生的思維,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巧妙合理地設計課堂提問,使之開啟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求知欲望,溝通師生情感,為實現教學目標創設良好課堂情景。如何設計好數學課堂提問?我認為應該遵循以下幾點:
一、問題的設計要循序漸進
問題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針對每一課時的教學重點,循序漸進,逐步引深。通過提問,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例如,教學“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時,可以先復習提問:(1)什么叫約數? (2)什 么叫公約數? (3)什么叫最大公約數?然后再提出“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這樣提問,不僅做到了循序浙進步步深人,而且緊扣教學目標,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容易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
二、問題的設計要具有針對性
問題的設計,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適度提問,切勿過深或過淺。所提問題,不但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思考,而且還要照顧不同層次的學生。難度稍大的問題,可以讓基礎好的學生回答,讓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并通過他們的回答,來誘發、感染和帶動其他學生。較簡單的問題,讓基礎稍差的學生回答,以便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前面的例子中,復習時的鋪墊性提問可以由基礎稍差的學生回答:“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這種總結性提問,可以由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作答??傊?,要熟悉教育對象,提問時要因人而異,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
三、問題的設計要具有科學性
教學活動,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非常復雜的活動,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認真挖掘教材的科學潛力,深人進行研究,遵循由淺人深由近及遠、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規律,準確科學地設計好每一個問題。問要向在點子上,既要符合學生認識發展規律,又要有助于引導學生思考。既要避免滿堂問,處處問,表面上轟轟烈烈,學生對答如流,實際收效甚微;又要避免該問而不問,教師把著講,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把答案或結果直接告訴學生的填鴨式方法。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不能直接把結論告訴學生,教師要認真加以引導??梢赃@樣提問:“能被3整除的數會象能被2、5整除的數一祥嗎?個位數字有什么特點?”回答是否定的。然后教師又引導學生觀察,把各位上的數字加起來看看能否被3整除,從而得出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這樣,通過提出問題,再進行比較,觀察后,把學生的思維逐漸引向縱深,既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四、問題的設計要具有導思性
恰如其分的提問,是開啟知識與智慧的鑰匙。設計問題,必須從啟發激勵學生的思維方面認真考慮,一個問題的提出,是否能達到誘導和啟發的作用,有經驗的教師從學生表情中很簡單就可以看出。如果一個接一個的瑣碎問題,學生不加思索地隨口答“對"或“不對”,這樣,思維得不到訓練,問題失去價值,學生坐幾分鐘后就覺得學中無味,從而失去學習信心,達不到誘導、激思的目的。如果問題提得太難,學生導而不達,啟而不發,“百思不得其解”,這樣勢必導致課堂氣氛沉悶緊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受到一定挫傷,從根本上失去了問題的導思功能。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水平,認識規律和理解能力,使問題具有一定的導思作用。如,在“年、月、日”的教學中,讓學生在不同年份的日歷中報出有31天、30天的分別是哪幾個月,而后提出問題:“為什么二月份有的年份是28天,而有的年份是29天呢?"通過教師引導觀察和學生思考后,接著介紹閏年的來歷,從而得出每四年大約多出一天,就是閏年。這樣不僅使學生對問題加深了理解,而且具有科學的導思性。
五、要把握提問的時機
把握提出問題的最佳時機,是一種教學藝術。教師要適時提問,使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大腦處于緊張活躍狀態,當問則問。問得過早,往往會使學生“一向三不知”;問得過遲,會形成"明知故問" ,難以激發學生思維。提問一般最好的時機:一是復習舊知識的鋪墊性提問。這一提問可以起到復習鞏固,仙路搭橋的作用;二是新舊知識銜接時的過渡性提問。這一提問可以起到疏導和溝通的作用:三是學習新知時的關鍵性提問。這一提問可以起到突出重點,化難點,引導達標的決定性作用;四是課堂小結時的總結性提問。這一提問可以達畫龍點睛,加深記憶的作用;五是鞏固練習過程中的反饋性提問。這一是問可以起到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升華、延展的作用。
總之,課堂提問是引導學生步人知識殿堂所需的階梯,是為學生達到學習目標而架設的橋梁,是激發學生思維火花的棱石。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地研研究探索和總結提問的技巧,使之真正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數年課堂教學效果之目的。
參考文獻
[1]吳建強突出“五性”問活課堂[D].基礎教育研究,2007(12):31-32.
[2]邵懷領.課堂提問有效性的標準、策略及觀察[D].教育科學,2009,25(1):38.
[3]于建玲. “鼓”要敲在點子上一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 1(50):132-134.
[4]肖婷婷、王珊珊、陳慧榮.淺談高效課堂有效提問的藝術[]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 2012(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