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進程的不斷推進,在開展高中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感教育的方法提高教學效率,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構建數學核心素養。本文將主要探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情感教育提高教學效率的相關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情感教育
前言
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過于關注知識點傳授,而忽略了和學生之間進行情感層面的溝通,實際上重視情感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尤其是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將情感教育和數學教育進行結合可以讓數學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從而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帶來更多的正向影響。
一、高中數學中情感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認識不到位,教學模式不夠多樣化
一些高中數學教學在將數學教育和情感教育融合的過程中,存在情感教育認知偏差的問題,尤其對于情感教育剖析不夠深入,缺乏足夠重視,只是流于表面地將其和知識教育進行整合。還有一部分教師思想較為陳舊,只是照本宣科的教給學生如何做題,限制了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中的發展。在教學方式上,忽略情感教育會讓教師將自身作為教育中的絕對主體,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只是強塞給學生,要求學生記憶解題方法,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中提不起任何興趣,甚至會造成數學學習的逆反心理,降低課堂學習效率[1]。所以,在高中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考量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學習訴求出發,做到因材施教,通過有效的教學環節安排,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真正發揮出來,提高教學效率,幫助學生在數學課堂中不僅掌握知識,更學會用有溫度的理性思想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師生互動較少,情感教育效果不理想
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以及交流,如果只是由教師進行單向輸出的話,學生會缺少自我消化知識的過程,而且也會造成學習過程中的惰性思維,過于依賴教師的教學,不會主動探索,磨滅了對知識的好奇心。缺乏情感教育的課堂也會枯燥無趣,不利于激發思維的活躍性,所以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非常必要的[2]。還有一些教師沒有采取正確的教學方式,片面地將情感教育理解為道德感教育,和數學知識的結合不夠,造成教學效果大大降低。情感教育與數學教育的融入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創新思維,既要注重外在,也要注重內在,從根本上帶動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同時也要發展學生的想象力以及創新能力,避免用說教式教育替代情感教育。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推進情感教育提高效率的實施策略
(一)改善課堂氛圍
為了有效提高高中數學的課堂氛圍,教師要注重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活躍課堂氛圍,多采用問答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如果課堂鴉雀無聲,只聽到教師講課和板書的聲音,學生會感覺非常壓抑,漸漸討厭這門學科,所以提高課堂氛圍是非常重要的。適當的提問以及互動性的教學方法都能夠增強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對此,教師要做好教學環節的設計,例如由教師完成解題過程之后,要鼓勵學生找出質疑的地方,說出自己的見解,或者說出其他的解決方式,讓學生扮演教師的角色也是一種鼓勵學生踴躍參與學習的有效方法,教師要多向學生進行正面的情感鼓勵,而不是用嚴厲的批評教育,讓學生完成學習。
高中數學難度較大,一些學生存在認知困難的情況,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這些鼓勵性的話語也是構建良好學習氣氛的有效方法,為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可以讓學生在好奇心和知識征服欲的帶領下,更好的完成數學學習[3]。
(二)加強師生互動,明確教育目標進行興趣激發
教師要在教學目標的設定環節將知識教育和情感目標確立清晰,通過情感教育激發數學學習興趣,教師對此可以應用分層目標設置法,對于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其先完成一些難度較低的題目,然后進行情感鼓勵,對于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教師則要鼓勵其找到知識漏洞,克服困難,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方法,以樹立學習自信心;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教師要鼓勵他們挑戰更加多元的解題方法,在探究的過程中實現自我滿足感,這種興趣激發的方法重點在于因人而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情感教育作為知識教育的重要紐帶,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4]。值得一提的是,教師要將情感教育的目標和學習目標綁定,不能偏離學習這一主題,教師也要多看到學生的優點,鼓勵學生在數學學科上深耕探索。
(三)創新教學方法明確教學主體
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認識到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圍繞高中生展開,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尤其要將情感教育方面的內容藝術化的應用,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學習體驗,很多學生對于高中數學的認識還停留在海量做題上,教師要通過更加多元的教學方法,例如視頻教育、興趣小組教學以及數學情境假設、數學實驗等方法,提高整體教學效率,通過動手訓練,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打通,認識到數學知識是如何與生活結合在一起的,從而打開學生的數學學習,促進教學效率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育的過程中,借助情感教育提高教學效率,需要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遵循客觀規律,提高情感教育投入,并對課程做出合理的安排。同時也要根據高中階段不同年級的數學教學目標,將情感教育目標和知識教育結合在一起,增強課堂上與學生之間互動的頻率,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結合在一起,克服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學習自信心。整個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尤其是課堂氛圍的構建,多用激勵性的話語提高學生的正向情感體驗,并在于他人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完善自身,真正實現教學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崔蓮.試論情感教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巧妙滲透[J].考試周刊,2019(34):85-85.
[2]王敏.高中數學內生情感對教學學習的促進作用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9,(014):12-12.
[3]鄒偉.關于高中數學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探析[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20(28):168-168.
[4]張樹眀.高中數學情感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9(36):100-100.
作者簡介:卓么吉(1985.05—),性別:女,民族:藏,籍貫:青海貴德,職稱:中教一級,學歷: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