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懷斌 門殿勇 徐繼敏
摘要:對現代學徒制汽修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組織架構、實施方案以及思政內容的建設進行了實踐與思考,提出了在公共基礎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企業跟崗課程等不同特色的課程中進行課程思政建設的著力點,并結合汽修專業課程特點,從勵志、遵矩、立德等方面展開了較為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汽修專業;課程思政;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4C-0022-03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F代學徒制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以下簡稱汽修專業)通過高職院校、汽修企業深度合作,采用教師、師傅“雙導師”育人的培養模式,以培養汽修技能人才為主的創新型人才。該模式因育人環境、教學對象、授課主體等變化,其課程思政的實施也有更高的要求。
在進行本專業的課程思政建設時,可以結合專業實際,建立組織架構,從學校到企業、從教師到師傅、從課堂到考核,完善實施方案;從勵志、遵矩、立德入手,豐富思政內容;做到教師人人講育人、課程門門有思政,把課程思政教育融入汽修專業每門課程的教學中,滲透到現代學徒制汽修專業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中[1]。
一、汽修專業課程思政組織架構的建設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現代學徒制汽修專業課程思政建設”領導小組,政府、院校、企業幾方共同參與,協調、咨詢、督查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開展,著力打造黨委領導、黨政共管、教務牽頭、校企共建、部門聯動、院系推進、教師落實、特色鮮明的現代學徒制汽修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局面。
(二)提供支持保障
結合四川省教育科研項目,出臺了《現代學徒制管理辦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統籌各類資源,從組織上、政策上和資金上支持專業課程思政工作的建設,加大課程思政建設投入力度。
二、汽修專業課程思政實施方案的建設
(一)提升“雙主體”師資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
全面推進現代學徒制汽修專業課程思政建設,學院教師、企業師傅“雙主體”師資是“主力軍”。要進一步強化育人意識,提升育人能力,找準育人角度,確保現代學徒制汽修課程思政建設見功見效、落地落實。
學院建立健全了各類課程的思政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各類課程教師通過教研室、培訓中心等交流平臺,開展課程思政合作教學教研、專題培訓,使各類課程的思政同向同行。
(二)建立各類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考核體系和激勵機制
學院根據《關于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施方案》,制定了《院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驗收標準》,把人才培養效果作為課程思政建設評價的首要標準,并從教學團隊、課程建設、效果評價、否決性指標等方面,建成了多維度的各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考核評價體系。課程思政建設情況和實施效果作為學院教師、企業師傅選拔培訓、評優獎勵、考核評價、崗位聘用的重要參考內容。各類獎勵表彰、績效考核工作中,突出課程思政,形成了激勵課程思政建設的機制。
(三)將課程思政建設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建設的途徑,把課程思政融入培養方案的制定、專業標準的修訂、課程目標的設計、教學大綱的修訂、教材的編審選用、教案課件的編寫、教學研討、課堂教學、實驗實訓、過程考核、作業考試、第一二課堂、志愿服務、社會實踐、跟崗實習等環節,形成了全方位課程思政育人的局面。
不斷拓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方法,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環節,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創新課堂教學模式,完善課堂教學過程管理。在課程思政教學中,推進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程思政內容融入課堂教學的水平。
(四)結合汽車專業特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現代學徒制汽修專業屬于裝備制造大類,有工科類特色,專業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的思政建設,更注重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大國工匠精神、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專業公共基礎課程的思政建設,主要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品德修養,提升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德法兼修、誠信服務的職業素養。專業企業跟崗課程的思政建設,主要培養學生遵章守紀、規范施工、安全操作、文明生產、質量至上、知行統一、勇于探索、善解問題、膽大心細、勞動光榮的品質和能力。
三、汽修專業課程思政內容的建設
(一)“勵志工程”課程思政教育
1.“是挑戰,也是機遇”思政元素實施。在進行“汽車文化”“汽車零部件識圖”“汽車機械基礎”等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時,結合汽車產業作為我國的支柱產業的背景,介紹“中國制造2025”的制造強國戰略,讓學生知道我國連續多年汽車產銷量世界第一、汽車后市場就業前景廣闊。同時汽車行業高技能人才缺口很大,機遇與挑戰并存,以此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樹立對未來工作的信心,要不忘初心,應對汽修人才斷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專業的熱愛[2]。
2.“汽車名人”思政元素實施。在進行“汽車發動機構造與檢修”“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新能源汽車技術”等專業基礎課程教學時,結合世界及我國整車企業、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歷程,汽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研發及應用背后“汽車名人”的成長經歷,開展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社會責任意識和創新創業的教育,教育學生以正確的人生觀規劃職業生涯,引導學生把個人規劃與國家進步融合起來,進一步強化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二)“遵矩工程”課程思政教育
1.遵守法律法規思政元素實施。在進行“汽車維護與保養”“汽車鈑金維修”“汽車涂裝技術”等專業課程教學時,結合我國《環境保護法》《安全生產法》《勞動法》等法律法規,幫助學生牢固樹立法治觀念,增強法治意識與法律思維,深化對法治理念、法治原則、重要法律概念的認知,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維護自身權利的意識和能力。CF115EA1-5862-453C-BE37-1A835ADB50C5
2.遵守規章制度思政元素實施。在進行“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檢修”“汽車底盤電控系統檢修”“汽車故障診斷與排除”等專業課程實訓教學的過程中,要強調對于汽車的檢測、診斷、維修時各種設備、儀器、工具、量具的正確使用,同時結合汽修操作不規范、違反規定造成的典型生產事故案例,要求學生規章制度要遵守、使用手冊要牢記、操作步驟要規范。
(三)“立德工程”課程思政教育
1.“平凡崗位、閃亮人生”思政元素實施。在汽修企業進行“學徒崗位發展階段”“頂崗實習”等跟崗、頂崗課程教學時,開展勞動光榮、愛崗敬業、工匠精神教育,結合汽修行業基層先進人物、汽修大師、技術能手的典型事跡,要求學生干好活、修好車,對每一輛車、每一位駕駛員、每一位乘客負責,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極致。要讓學生真正明白,技術是關鍵,肯鉆肯學,掌握過硬的本領才能在汽修行業立足,同時還要有扎根基層的精神、奉獻精神、犧牲精神,才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活出閃亮的人生。
2. 汽修行業職業道德思政元素實施。在學生跟崗實習和頂崗實習期間,要注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個人誠信、品德修養等方面的教育。要培養團隊精神,加強協同合作,與人為善,注重誠信,將汽修行業的職業道德有機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職業技能。
基于校企雙方的組織保障、制度保障和資金保障,現代學徒制汽修專業的課程思政的建設過程中,指導師傅、企業教師、校內教師通力協作,深入挖掘本專業各門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共享共用,形成了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課程思政育人格局,提升了現代學徒制汽修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張俊娜.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下課程思政的實施路徑[J].機電教育創新,2021(5).
[2]魏顯坤,汽車發動機電控系統診斷與修復課程思政設計[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1(6).
責任編輯:華軒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科研資助金項目“經濟欠發達地區實施現代學徒制的問題與對策研究——基于內江職業技術學院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探索”(SCJG20A29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12-13
作者簡介:喻懷斌,內江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汽車制造與維修;門殿勇,內江職業技術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汽車制造與維修;徐繼敏,四川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行政法、行政體制改革。CF115EA1-5862-453C-BE37-1A835ADB50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