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琦
摘? 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之所以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是因為問題意識是數學學習中必須具備的基本意識和觀念。形象來說,問題意識具體指學生在學習數學時,遇到不同數學問題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心態,情感也隨之發生變化。教師應該在學生產生積極變化的情況下循循善誘,促進學生對數學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優秀的問題意識。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應積極探究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本文主要分析“問題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培養。
關鍵詞:問題意識;含義;小學數學;培養策略
一、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發展的特點
首先,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發展有顯著的差異性。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他們的問題意識尚處于萌芽階段。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發現的很多問題都來自自己的生活,而且很多問題都有固定的答案。到了中高年級,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儲備相對增強,進而對一些新奇的、有趣的問題更加感興趣。同時,這一階段學生的思維深刻性也逐步增強,學生能夠有意識地提出一些問題,并完成一些有難度的挑戰,因而,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把握學生問題意識的差異性特點,循序漸進地引導,幫助學生順利度過思維成長的關鍵時期。其次,小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表現出一定的波動性。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思維,大體表現為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循序漸進地過渡,但是對于每個學生個體而言,學生的問題意識成長表現出一定的波動性和易變性。有的學生思維延展的空間比較強,但還有一部分學生問題意識發展相對比較固定。當受到教師的表揚時,學生問題意識的發展會比較強。沒有獲得外界的回應或肯定時,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就比較緩慢。對于一部分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他們有向困難挑戰的積極性,遇到認知瓶頸時,他們可以積極懷疑和探究。而對于一些數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他們的問題意識發展相對比較慢,學生數學學習探究的興趣也不是很高。最后,小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發展表現出可培育性。小學階段學生的個性心理相對比較簡單,從學生的外部行為,我們就可以對其內心思想有效推測,因此小學階段學生的問題意識發展表現出可觀察性。基于這一特點,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為他們設計一些學習情境,讓他們在具體的情境中有效思考、提出問題。
二、小學生數學課堂中問題意識培養的現狀
首先,小學生本身缺乏質疑意識,對于教師說出的話沒有判斷力,在學生心中,教師的地位非常高,從而導致哪怕教師口誤講錯知識,學生也不會懷疑。對于教材和參考書也很少有批判精神,認為課本是絕對的權威,導致當他們在學習時,如果遇到自己想法與課本內容不同時,首先也會對自身產生懷疑,很少會堅持自己的想法。其次,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提問能力較弱,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少學生會主動提出問題,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被動接受知識。即使學生主動表達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時受限于較差的表達能力,導致很難將問題表達清楚。最后,小學生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即使發現了問題,他們也不知道如何解決,或者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問題意識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培養
(一)發揮情感因素,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心理意識
問題意識廣義上指學生思維的問題性心理,教師可以發揮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盡量對數學問題產生積極的心理意識。這需要教師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保持充沛的激情和熱情,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情感因素,讓學生始終保持熱情去學習數學,探究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教師應該大膽嘗試各種有趣的學習方法,首先教師可以建立一個自由、平等、和諧、活潑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到無拘無束,可以自由發揮,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大膽開發學生的智力和想象力,讓學生盡情發揮主動作用,激起學生學習、研究數學的熱情。
(二)提供提問機會,增強問題意識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努力提供更多的提問機會,引導學生能緊緊圍繞著教學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進而實現學生提問能力、發現問題能力的提高。在當前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可引入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先在小組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再借助團隊的力量解決問題。在小組內部完成相互提問后,教師就可開展小組之間的提問與回答,使學生發現各小組答案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并借助小組討論的方式提出更多的問題。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不僅能夠發現更多的問題,還能獲取更多的解題思路,其思維也會得到有效拓展和豐富,逐步增強個人的問題意識。
(三)積極創設問題意識的培養環境
問題意識的培養并不局限于數學課堂,學生的在校生活,甚至日常生活,只要在學生的成長中融入問題意識的培養氛圍,都能幫助學生養成問題意識。由于傳統教育重視成績,其他一切都要給成績讓路,導致學生的問題意識很難養成。這就需要學校在培養學生時,將多方面的能力培養考慮進來,構建問題意識的培養氛圍。如學校可以設立問題投稿箱,鼓勵學生把自己發現的問題寫下來,學校定期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回應,集中選擇一節課為學生解答疑問,通過大環境影響學生。對于小學數學課堂而言,教師也要善于在課上創設愉快、放松的學習環境。由于數學這門學科的知識內在聯系較強,公式和理論相對其他學科較為空洞抽象,學生難免會在學習中遇到困難,從而產生疑問。如果課堂環境過于緊張或教師過于嚴厲,會導致學生的精神緊繃,導致學生不敢表達自己遇到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在課上給學生提供提問的機會。例如在學習“分數”部分的知識時,由于小學生第一次接觸這樣的數字表達形式,難免會遇到困難,如果學生不能很好地表達疑問,將會導致這部分知識的學習異常困難。這時,教師可以事先準備一些過去教學過程中學生經常遇見的問題,通過幻燈片的形式予以展示,讓每位同學進行發言,總結自己在學習“分數”知識時遇到的難點和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對于過去沒有被提出的問題,教師也要予以重視,積極幫助學生解答。如果教師能夠在每章節知識學習過后,定期組織這樣的提問環節,幫助學生解答學習中的問題,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久而久之,學生的問題意識也會得到有效提升。
(四)小組合作,創造問題意識的培養氛圍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采用小組教育模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實現更高質量的交流互動,使得課堂合作探究更有效。因為,在小組合作交流中,學生不僅能夠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能夠學習其他學生的思考方式和解題方式,從而找到更好的學習方式。而小組合作學習也能夠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展,通過小組互動,學生的問題能夠得到初步解決。這個時候教師只需要解決學生無法解決的問題。這種教育方式能夠實現對所有學生的有效教育,使得所有學生的問題都能夠得到解決。通過優秀的學生攜帶后進生,教師再幫助優秀學生解決問題,實現教育的循環,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育質量。
四、結語
“問題意識”培養是從小培養學生數學思維、強化學習動機、提高課堂興趣的基礎。“問題意識”不僅是培養數學綜合素養的基礎,更是學生未來發展的強大動力。根植教材、制造機會、巧用情境、構建知識體系等教法策略,不失為當前形勢下“問題意識”培養的可行之舉。
參考文獻:
[1]彭文鳳.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 讀寫算,2020(34):88-89.
[2]孫立晶. 學貴有疑厚積薄發: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分析[J]. 考試周刊,2021(4):71-72.
[3]陳浩. 淺談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 讀寫算,2020(15):95.
[4]周廣強. 核心素養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J]. 智力,2020(25):107-108.
[5]馬麗萍.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J]. 小學生,2020(11):71.
[6]陳佳麗. 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J]. 智力,2020(25):65-66.
(責任編輯: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