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學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小學生思維發展尚不成熟,難以掌握作文寫作的技巧和規則。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法,訓練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基于此,本文從思維導圖寫作教學特點入手,概況思維導圖的運用價值,在全面了解相關情況基礎上,提出具體的運用策略,達到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小學英語;寫作訓練;思維導圖
前言
寫作能力是英語學習核心技能,也是語言輸出的主要手段。寫作能力主要表現在結構、詞匯、主題等方面。而思維導圖可以將層級間屬性關系簡單明了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整理思路,快速定位文章的結構、詞匯和主題。因此,教師應該積極挖掘思維導圖的特點和優勢,探索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的運用策略。
一、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指的是利用多元化邊框、色彩、關鍵詞、線條等形式闡述主體間關系層級性的教學方法。小學生智力發展水平尚不成熟,依然處于圖形記憶的階段,思維導圖的合理運用可以幫助學生提升整體思維,更好地完成學習活動。在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思維導圖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發散性特點。思維導圖結構形式與人體的大腦神經元網絡分布形狀相似。具體表現在,從一個關鍵詞入手,再深入發展、逐級擴散,最后形成一個彼此聯系又不斷外延的脈絡結構圖。例如從蔬菜類整個群體,分散到白菜、生菜、茼蒿等具體類型的菜。學生可以針對某個關鍵詞自由發散思維,選擇喜歡的題目進行探索。思維導圖發散性特點有效解決了學生“不知道寫什么”的難點,避免傳統寫作訓練中的關鍵詞模糊、時間浪費、注意力難集中等問題。
第二,直觀形象性特點。思維導圖中會穿插使用形象、直觀的圖片和符號,例如分支型思維導圖,從外部看類似一棵樹的枝干,可以清晰明了地展示關鍵詞間的關系。小學生思維邏輯能力較弱,無法理解復雜的知識結構和事物關系,思維導圖可以將復雜的知識體系圖像化,將文章分解成若干段落,學生可以用“眼”抓到重點和難點,從而刺激大腦做出反應,提升想象力。例如,學生根據色彩鮮明的導圖框架記憶水果種類,看到紅色想到apple、黃色對應banana、橙色對應orange,它們有個統稱是fruit。學生在后續寫作中,涉及水果主題的作文時,會自動聯想不同顏色的水果,從顏色角度入手完成寫作,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提高。
二、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價值
(一)輔助行文思路
思維是大腦的一種技能,人的思維并不是先天因素決定的,而是經過專業訓練得以提升的一種能力。思維導圖是開發大腦功能的一種訓練方法,可以幫助學生訓練思維,形成具象化的思維邏輯。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教師會給出作文的主題,學生思維會像樹枝一樣,通過想象不斷延伸和擴充,直到組成完整的樹干,建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思維邏輯。而且,小學生生活經驗不足,思維局限在部分場景中,僅為了完成特定任務學習,沒有想過提升思維或者完成知識遷移,思維導圖的作用正好彌補了小學生的思維漏洞。學生通過一個點延伸到兩個點,順應大腦的思維模式,從簡單到復雜,從一般到特殊,最后形成一篇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的文章。
(二)確保行文整體性
英語寫作訓練中,小學生話題跳躍性很強,經常出現前言不搭后語的現象。思維導圖有助于保持行文整體性,讓文章邏輯環環相扣。具體表現在,學生寫到一半,不知道如何進行下去,此時可以定位關鍵詞在思維導圖中的位置,根據導圖結構找出問題出現的環節,再通過順推或者逆推的方式做出調整。例如,在“four seasons”寫作訓練時,教師先列出season關鍵詞,后面列出具體的思考問題“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What activities do you do in autumn”等,學生敘述到一半時,會定位關鍵詞的位置,根據weather、activities、clothes、festival的提示,完成后續內容。
(三)激發寫作興趣
據調查,小學生最喜歡體育課和美術課,因為這兩節課沒有復雜的思考方式,學生可以自由表達想法,展現自我價值。英語寫作訓練對學生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學生普遍存在抵觸心理。而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寫作狀態,了解寫作切入點和拓展方向,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挖掘寫作素材,形成寫作思路,從而提高寫作自信心,激發寫作興趣。而且,思維導圖常伴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小組成員共同討論關鍵詞的框架和層級關系,課堂氛圍感較強,有助于學生自由表達想法,積極完成寫作任務。
三、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思維導圖的運用策略
寫作是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訓練內容,主要包括語篇會話(1-3年級)和看圖作文(4-6年級)兩種形式。無論哪種形式都離不開內容、詞匯、句型、結構的訓練,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寫作題目的要求,采用思維導圖方法幫助學生梳理以上訓練項目,確保作文具有邏輯性和條理性。具體的運用策略如下所示。
(一)歸納寫作內容
小學英語寫作的第一步是明確作文的主題和內容,理解圖畫中發生的事情。但是在具體實踐中,大多數學生都很難準確掌握作文題目的含義和圖畫表達的內容;小部分學生雖然理解題目的內容,但寫作內容空泛,言之無物。因此寫作訓練中的首要任務是確定寫作主題,引導學生根據主題延伸作文內容。例如,在進行“My friend”寫作訓練時,首先,教師鼓勵學生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此時教師先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其次,教師根據學生的描述整合關鍵詞,將關鍵詞內容制作成思維導圖,讓學生對friend形成完整的思維邏輯。學生可可重點描述的是朋友的年齡;花花描述的是朋友的外貌特征;其他小朋友涉及了年齡、愛好等特點。以上形容都很分散和碎片化,只能總結成一句話,很難形成完整的文章。因此教師利用思維導圖將“My friend”作為關鍵詞列在黑板上,然后在關鍵詞分支結構上并列五個問題,分別為“Who is your friend”“How old is your friend”“How is your friend”“What does your friend look like”“Do you like your friend”,讓學生按照導圖結構重新描述自己的好朋友。最后,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命題作文,需要注意的是,在“Do you like your friend”模塊中可以設置三級結構,通過描述“I like”和“I don't like”的內容,分析朋友的優缺點,從而拓展作文內容,加深對朋友的印象。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學生對朋友這一主題的寫作內容有了初步認知,后續面對同樣主題時,學生可以很快找到切入點,根據導圖歸納的內容完成寫作任務。
(二)整理寫作詞匯
詞匯在寫作中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但不恰當的詞匯會讓文章索然無趣,甚至產生歧義。小學階段的學生剛接觸英語,詞匯量較少,很難在英語寫作中順暢地表達想法,經常出現“憋”不出詞匯的現象,此時學生會用拼音代替英語單詞,例如“jiaozi”“huntun”等,作文讀起來很拗口,也很單調無味。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整理寫作詞匯,將詞匯與主題相對應,幫助學生根據整理的內容進行補充,從而擴大詞匯量,為后續寫作提供保障。例如,在進行“My family members”寫作訓練時,首先,教師歸納家人的三個一級主題,即“外貌”“興趣”“性格”;其次,在三個一級結構下分別設置二級結構,“外貌:big/small eyes, short/tall hair”“興趣:play the piano/listen to the music/read books”“性格:kind/friendly/helpful”。學生在寫作人物相關的主題作文時,可以從思維導圖中選擇對應的詞匯。最后,教師引導學生保留詞匯思維導圖,后續英語學習或者課外閱讀時遇到optimistic、out-going、adaptable等詞匯時,可以添加到“性格”框架后面。總之,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積累英語詞匯,同時拓展已有知識結構,不斷豐富作文內容。
(三)梳理寫作結構
如果詞匯是樹木的枝葉,結構就是樹木的枝干,沒有枝干的樹木是很難存活的。英語寫作中,結構指的是層次,文章一共有幾個段落,每個段落分別寫什么,段落間的邏輯需要清晰,段落內容不能重復,以上都是寫作訓練中的難點和重點。以“School”寫作訓練為例,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作文結構很亂,如“I have many classmates in school. I love them. I also love my teacher. I have to listen to teacher”,可以看到,學生沒有對school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先描述同學,再表達對老師的態度,邏輯上忽視“先小后大”原則。思維導圖模式下,教師將“My school”作為關鍵詞,分別設置二級結構“class”“teachers”“classmates”,在二級結構下面分別設置三級內容“rule”“love/homework”“love each other”。最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顯示的結構,完成作文“In the classroom, we must not eat.In class, we listen to teachers carefully. We love teachers and our classmates. We must finish our homework on time. By this, we can be a good student.”,通過對比發現,思維導圖指導下的作文結構更加完整、具體、清晰,通過人、物、事的表現,立體化描述了校園生活。
(四)寫作綜合應用
針對小學生而言,一篇完整的英語作文需要主題明確、結構清晰、詞匯豐富。因此,教師備課時需要綜合應用思維導圖,將句型、結構、詞匯融合在一起,幫助學生靈活運用,形成整體思維。例如,“In the park”寫作訓練時,首先,教師整理課文詞匯、句型,提煉出“there are”和“I like/I don't like”兩大句型。其次,梳理思維導圖邏輯,兩大句型模塊下分別設置枝干結構“there are: trees, animals, flowers”“I like/I don't like: running、flying、playing、eating”。最后,引導學生按照思維導圖的結構完成作文。從結構來看,句型代表的就是兩大結構,學生可以先描述公園里的事物,再表達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運動,形成完整的邏輯;從詞匯來看,每個描述下都有很多選擇,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擅長或者感興趣的點為契機深入探索。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寫作訓練的充分融合,對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優化訓練效果,培養寫作興趣具有重要價值。因此,教師應該合理利用思維導圖教學方法,發揮思維導圖的特點和優勢,將思維導圖運用到作文結構、主題、詞匯各方面,從而把握寫作訓練目標和重難點,創新思維導圖制作方法,實現高效寫作訓練與思維導圖的雙向發展。
參考文獻:
[1]時怡飛.思維導圖撬動深度學習——探討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的應用[J].考試與評價,2021(1):43.
[2]楊楊.基于思維導圖進行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訓練的探討[J].校園英語,2020(39):228-229.
[3]謝碩婧.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級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6):28-29.
[4]陳廣香.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9(10):44.
[5]丁倩.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8):18-19.
[6]梁婷.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9(02):48.
[7]余翠玲.基于思維導圖進行小學高年級英語寫作訓練的應用探討[J].新課程(小學),2018(11):157.
[8]郭海霞.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8(11):9.
[9]姜竹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小學教學設計,2017(36):17-19.
[10]景嫣.以“圖”為媒:從模仿到創作——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段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2):42-46.
作者簡介:藺海燕,女,嘉峪關市明珠學校,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