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文
摘要:近幾年,任務驅動型課堂已開始轉換為大任務課堂,而且以往的一課時學歷案也成功轉型為一個單元學歷案。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對大單元學歷案進行深入研究,在層進式方式下引導學生走入深度學習,對學生所應具有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做到切實有效提升,從而將立德樹人做到全面落實?;诖?,本文對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化學大單元設計學歷案應用策略進行深入探討,力求上好大單元課整合課,將初中化學教學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化學;大單元;學歷案;應用策略
大單元學歷案是以核心素養(yǎng)為基礎,圍繞某一單元進行教與學,從學會與會用出發(fā),對整體知識體系進行全面把握,使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與技能加以利用,從而將其知識遷移能力做到極大程度提升。初中化學教師應站在學生角度完成大單元學歷案設計,圍繞“何以學會”來引導學生“學”,增強學生學習體驗,在明確的學習目標下增強各階段學習效果。在大單元聚焦下,教師完成學歷案設計與應用,為學生全方位健康成長夯實基礎,更是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一、明確概念界定,設計大單元學歷案
正常來講,大單元學歷案要求教師站在學生角度,引導學生各階段學習經歷生成的一種教學方案,以一個單元為中心,強調學生為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重視的是學習的全過程及經歷生成。所以大單元學歷案的設計必須注意對目標的明確,確保評價任務能夠與設計需要相契合,同時做好學習過程規(guī)劃,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反思。因此,教師需要基于大單元學歷案的概念界定完成相應設計,滿足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要求。例如,在《物質構成的奧秘》這一單元,教師意識到學生需要從微觀角度對物質進行認識,從而對大單元學歷案進行設計與分析:①運用證據(jù)推理型邏輯,引導學生調動生活經驗并運用實驗完成宏觀證據(jù)收集,進行相應推理;②選擇“模型認知型”方法,使得學生動手制作水分子模型,懂得模型建立在學習當中的真正價值;③運用小組合作幫助學生形成變化觀念,形成平衡思想;④運用探究實驗讓學生動手,使學生主動完成知識學習。
二、優(yōu)化教學流程,培養(yǎng)化學核心素養(yǎng)
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應對課標與教材內容進行結合,鳥瞰初中化學,運用大單元學歷案讓教學具有結構化,確保學習凸顯出整體化與系統(tǒng)化,同時在每個單元找出問題線索,重視學情分析,從而完成學習化學方法的探究,滿足學生差異性要求并做好教學評價。教師還意識到大單元教學設計不難,但整合具有困難,所以需要優(yōu)化教學流程。例如,教師將分子、原子和離子、元素組成等三節(jié)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引導學生對分子結構進行認識并找到共同特性。學生能夠在宏觀與微觀方式下去分析分子結構,形成變化觀念。學生對分子、原子和離子之間的相同點、區(qū)別與聯(lián)系進行探討并以表格方式完成總結。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完成課堂小結,明白氯原子結合示意圖的表示,氯化鈉的形成。為了讓學生化學核心素養(yǎng)得以形成,教師需要重視檢測與作業(yè)環(huán)節(jié),使得學生根據(jù)學習總結去完成,學生也會運用課堂中找到的思維方法去解決困惑之處,對學習策略進行主動分享,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不斷形成。
三、做好過程設計,重視教學效果分析
在大單元學歷案設計與應用中,教師認為作為初中生該懂的一些生活常識,學生可能并不知道,教師要基于學情分析對學歷案進行設計與應用,必須對教學過程設計進行針對性優(yōu)化,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部分整合內容加以利用,才能讓學歷案設計更加完美。教師可以在學習活動與評價指標中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實時了解,設計一課一評價指標,圍繞學什么,應該怎么去學和是否學會等多個方面設計學歷案。例如,在《辨別物質的元素組成》中,教師基于課標要求,明確學習目標,提出一些學法建議,學生可以從元素概念入手,對元素與原子區(qū)別有進一步理解,再分析與探討元素符號,掌握元素周期表當中元素周期律,從而明白單質與化合物,學生會書寫27種元素符號。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對學生在大單元學歷案應用下的轉變做到了解,分析教學效果,掌握學生使用學歷案的真實反饋情況,為學歷案設計與應用指明方向。
四、結語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大單元學歷案的應用實踐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傳統(tǒng)的“教之案”成功轉換為“學之案”,使得化學教學方案實現(xiàn)“形”與“質”兩方面的科學重構,為學生方法拓展帶來有力推動,學生能夠在多元化學習當中形成一定的化學核心素養(yǎng)。在大單元學歷案的設計與應用過程中,核心素養(yǎng)與課堂教學之間存在的斷層得到有效打通,化學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培養(yǎng)從理想走入現(xiàn)實。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必須緊抓大單元學歷案,為課堂教學改革帶來有力推動,從而讓教學研究與課改活動深度結合,通過大膽探索與實踐引導學生尋找新穎學習方式,為其核心素養(yǎng)提升帶來促進。
參考文獻:
[1]劉艷.初中化學“大單元”教學的嘗試[J].吉林教育,2021(33):51-53.
[2]高添翼.初中化學“學歷案”評價任務的設計方法研究[J].考試周刊,2021(64):12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