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黎
摘要:在新課程標準改革逐步推進的當下,小學語文課程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為了全面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就必須致力于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通過多元化教學手段的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壁壘,為小學生創設一個靈活且富有趣味性的語文課堂氛圍。基于此,本文對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結合素質教育的有關要求,提出了一些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巧設情境構建高效課堂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境;高效課堂
引言:在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注重結合小學生的認知基礎和實際情況,將小學生的學習需求融入到教學情境的創設當中。另外,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引導小學生建立力所能及的學習目標,激發小學生參與語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此來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創設提供后備動力。
一、情境課堂創設的重要性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興趣是其進行一切行為的基礎,反映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就必須將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而良好課堂情境的構建恰好能滿足教師的這一教學需求。在巧設語文課堂情境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投其所好”的原則,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來進行課堂內容和形式的規劃,以此來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萌發奠定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并且有意識地引導不同小組的學生之間開展良性競爭;還可以通過給學生送小星星等獎勵的方式讓學生產生語文學習的熱情,并且以此為基礎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通過情境教學法,教師能夠引導小學生產生對語文知識強烈的情感共鳴,讓小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從而有效地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舉例來說,教師在進行教材中《畫風》一文的教學時,可以給學生勾勒“微風”、“大風”、“狂風”等不同的情境,然后讓學生結合教師描述的情境自行制作一個以“風”為主題的風景圖。隨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同學們,假如你們現在正處在花園當中,微風吹過,你們會聞到什么味道?又會聽到什么聲音?這些味道和聲音給了你什么樣的感覺?”通過這種方式,教師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小學生能夠在充分且合理的想象過程當中理解教材所要表達的內涵所在,這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盡管新課程標準對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仍然有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過于因循守舊,教學模式與小學生的學習訴求和年齡特點不符,課堂效率低下。而在有關教學情境的加持下,小學生能夠依托自身的學習興趣積極地融入到教學內容當中,跟隨教師的思路進行思考和學習,這對于其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教材中《秋天》這篇課文的時候,為學生設計了收麥子、摘蘋果等不同的教學情境,同時還可以帶領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游戲。這種方式十分契合小學生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其對于語文課堂的熱情和參與程度也就得到了大大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課堂的創設策略
(一)借助多媒體,構建教學情境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將課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融合起來成為新時期素質教育的一項新的趨勢。為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來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教師就必須深入挖掘廣泛的互聯網教學資源,注重音頻、視頻等內容的融合,以喚醒學生的求知欲望。舉例來說,教師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小蝌蚪找媽媽”的有關視頻片段,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小學生對于多媒體設備有著天然的親近性,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小學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當中,在不知不覺中提高自己的課堂學習效率。
(二)聯系生活實際,巧設教學情境
素質教育理念下,理論聯系實際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原則。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思考課堂與生活的關系,從而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因此,教師需要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案例來構建教學情境,使該情境能夠為學生所熟知,從而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此外,在生活情境的建構下,學生的生活應用能力也可以得到加強,這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有很大的幫助。例如,在進行《尋找春天》課文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問學生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問題,讓學生說出他們對春天的了解。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主動回憶生活中與春天有關的事情。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再次解釋這篇文章,讓學生進一步欣賞春天的美麗,提高學習效果。
(三)開展游戲活動,創設教學情境
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其思維方式和學習特點都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創設教學情境之前,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性格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并且將這些因素融入到游戲情境的建立當中,以此來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對學生思維的發展和主動性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值得注意的是,在構建游戲時,教師需要明確游戲目標,避免盲目開展游戲活動,避免影響課堂秩序。教師需要深入解讀教材,使游戲活動與教學知識緊密結合,從而構建有效的課堂。例如,在教授《我是一只小蟲子》這篇課文時,為了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教師可以采用游戲教學法,利用猜謎語或編打油詩的形式加深學生對“蟲子世界”的記憶,提高學生學習的樂趣。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當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都必須與時俱進,將教學重心從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轉移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深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有關要求,把握好“因材施教”和“以生為本”的教育原則,綜合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小學生營造一個良好、有趣、輕松的課堂氛圍,從而為小學生的高效學習以及自我提升做好保障。
參考文獻:
[1] 倪中華. 巧設教學情境,打造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 新課程(教育學術), 2019, 000(005):167.
[2] 戴亞清. 巧用情境教學助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 語文課內外, 2019, 000(033):104.
[3] 陳曉穎. 巧設生活情境,構建小學語文梯度作文教學[J]. 文淵(高中版), 2019, 000(004):51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