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繼福
摘 要: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與掌握抽象的數學知識,并能夠利用所學數學知識綜合性地分析與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文章分析了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思維能力;應用策略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更好地發揮高中數學學科的教學作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越來越受重視,且成為了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因此,教師應明確數學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中應用的重要作用,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實際學習需求,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讓學生在積極參與學習與訓練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對知識的高質量掌握,并以此來促進學生數學綜合思維能力的穩步提升。
一、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提高教師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從多層面對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行培養,這不僅有利于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提高,而這些均與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求一致,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基。
(二)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高中生正處于學習壓力最大的階段,只有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才可以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并促進他們成績與素養的共同提升。顯然,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比較注重學生的聽課與題海練習,使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學習效率也不高。而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教師會將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重要位置,并在學習的各個環節進行訓練,這樣在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高的情況下,無論是面對抽象的理論知識,還是面對復雜的數學問題,都可以輕松面對,達到了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目的。
二、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雖然有諸多好處,但是培養難度卻比較大,對于教師帶來了較大的教學挑戰。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對數學思維能力進行深層次的研究,并結合教與學的實情科學設計教學方案,這樣才可以在科學培養下,提高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促進數學教與學水平的提升。
(一)聯系實際生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點不僅抽象性和邏輯性較強,而且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比較密切,學生要想進行成功的學習,并提高學科能力以及考試成績,就必須要具有多項思維能力,如邏輯思維、抽象轉化、逆向思維等。但對于大部分高中生來說,都存在數學思維能力不足的問題,使他們數學學習中總是會遇到各種難題。根據數學知識與生活關聯較大這一點,教師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學方式,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案例融入教學中,這樣復雜難懂的知識就成為了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不僅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還幫助學生在順利掌握了知識,得到了數學思維能力的訓練。
例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對生活化教學方案進行精心設計。首先,教師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是否能夠用六支完全一樣的筆擺出四個完全一樣的全等三角形?請積極驗證自己的想法。”學生都能夠給出自己的觀點,雖然在驗證環節不少學生都無法完成,但這一過程中學生會進行充分的思考。緊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正確的擺放思路,同時要求學生跟著自己的思路用手中的筆進行擺放,以七支筆完成了對立體幾何圖形的有效搭建。在完成這一學習環節之后,學生的思維就進入了空間立體幾何圖形中。以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用品帶領學生探究與思考,不僅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散與拓展,而且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也有了大幅度提升。
(二)鼓勵學生積極、勇敢質疑
無論是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中,大膽質疑、勇于提問都是不可或缺的良好學習習慣,數學學科的學習更深如此。但就大多數高中生的數學學習過程來看,他們通常缺乏質疑的意識與能力,這必然導致學生的數學思維不夠靈活,限制了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為此,教師應明確學生的學習現狀,應在課堂中多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獨特的看法,并要鼓勵他們大膽對教師、教材等進行質疑。在學生提出質疑之時,教師應認真聆聽,并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與肯定,在學生的觀點得到教師重視甚至是認可的情況下,學生的成就感會油然而生,后續質疑與提問的熱情更高,這些均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起到了積極作用。
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思維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滿足了學生數學綜合思維能力的發展需求,也滿足了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需求。因此,高中數學教師應從聯系生活、鼓勵學生質疑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效果,進而促進學生高質量的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 田肅安.淺談如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21,(9).79~80.
[2] 谷國東.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實踐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1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