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燚
摘要:近年來,我國教育部門越來越重視將新的教育理念引入課堂教學中。數學作為小學教育中的關鍵課程,其教學環節和學生發展都是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隨著小學數學教育理念的不斷充實,應用意識這一概念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培養小學生的應用意識也日漸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關鍵任務之一。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意識;培養策略
數學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小學生教學活動中的重要內容,對提升學生能力素質有著重要意義。故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期間借助系統化數學教育活動的開展,可以促使學生形成有效的數學知識。在教學活動開展期間,學生可以不斷提升自身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只有學生將數學理論知識充分掌握,才可以促使學生將其有效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期間、才可以實現數學教育的理想效果。對于小學生而言,在進行教學活動期間只有改變現有教學模式、加強對學生應用意識的培養,才可以促使學生形成完美的數學知識和問題解答構想。尤其對于學生來說,數學意識的培養可以為其一生的成長提供相應的幫助,因此革新數學教育直接關系到學生的發展。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傳統的教學觀念會嚴重阻礙對學生應用數學教學能力與意識的培養,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對傳統陳舊的教學觀念進行更新。數學本身具有較強的應用性,尤其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數學的應用價值和作用也越來越顯著。但從教育領域的發展來看,應用數學已經深入各個專業的學科教學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學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要與各個專業課程教學進行融合,這樣也有利于對學生應用數學能力與意識的培養。因此,數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水平,結合社會的發展情況,分析研究數學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掌握數學應用的新知識和新技術,為更好地實現對學生應用數學能力與意識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小學數學教學不是一門純理論知識的教學,要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了解數學學習的現實價值和意義,數學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生活背景,挖掘教學內容中與學生生活相契合的點,并以此促進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結合,為學生開展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使學生能夠通過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跟問題,更具體地掌握數學知識和相關概念,并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學生能夠有意識地采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問題。
二、精心創設生活化問題情境滲透數學應用意識
許多學生覺得數學既抽象又枯燥無味,脫離社會生活實際,沒什么用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其數學應用意識至關重要。教育家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設生活化數學問題情境,能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討論解決問題,在獲得知識方法的同時感受到數學的力量與價值,真正體會到“自然界這本書是用數學寫出來的”。
例如,教師可以積極根據學生的經歷設計有關數學的題目,幫助學生積累生活經驗。教師可以詢問學生生活中必要筆和紙等必需品的價格,指導學生計算每月的費用。學生通過計算自己的支出,逐漸增強自身數學應用意識,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實現抽象知識直觀化助力學生應用意識的養成
數學知識的抽象性使許多小學生對其望而生畏,而無法深入了解數學知識及其背后的含義,應用意識的培養可謂無源之水、空中樓閣。因而,教師要盡量將抽象的小學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具體,若能在此基礎上為其增添一絲生動性,那對于小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更大有裨益。多媒體技術能夠實現抽象知識的直觀化這一目標,教師也要利用好多媒體技術的這一點,為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養成創造良好的條件。想要用多媒體技術將復雜、難理解的小學數學知識變得直觀、容易理解,教師需要分兩步進行設計和處理。首先,教師要用多媒體技術實現數學教學的直觀化,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是十分關鍵的前提。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抽象的理論知識時,可以同時用多媒體演示相關理論的內涵,幫助學生同步理解。
例如在講解“比例”這個概念時,教師可以用視頻演示不同比例的物體,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比例的內涵。其次,只有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學生數學應用意識的養成還需要習題的鞏固。教師既然應用了多媒體技術將抽象變為直觀來幫助學生理解,也要在學生理解、掌握之后再由直觀回歸抽象,具體的做法就是通過習題對學生進行檢驗和鞏固。教師在設計習題時,也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實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設計的習題還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這樣一來學生的問題意識也能夠得到增強。有了問題意識后,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也會得到提升,應用數學知識的意識也會有質的提升。
四、營造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氛圍滲透數學應用意識
現代教育學認為,學習是一個以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的主動建構過程。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網絡,理解、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提升數學核心素養。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問題。這種以探究為基礎,讓學生自己發現規律、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的教學方式,無疑對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大有幫助。
五、搭建數學學習平臺增加應用意識的培養途徑
教師可以推薦給學生或家長相關的公眾號,讓他們及時關注并每天瀏覽。現在還有許多小學教師實現了作業布置和批改平臺的網絡化,運用“作業小管家”等小程序給學生布置作業或批改作業。這一點的好處是作業能夠以各種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而非僅僅局限于口語和書面文字。例如,數學教師布置與“生活中的百分數”相關的作業,可以在作業平臺上給學生組建小組進行角色扮演和交流討論。教師創設不同的關于購物的題目,將學生平均分成幾個小組,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然后解決自己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激發,百分數的現實生活意義還會在學生的心中變得更加鮮明。
結語:
總之,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它需要具備一定數學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教師有意識地挖掘大量的數學應用素材,采用生動、有趣的案例、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逐步引導、培養學生養成用數學眼光看待問題,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習慣,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參考文獻:
[1]康繼輝.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J].新課程,2021(51):213.
[2]王江.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的實踐思考[J].家長,2021(2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