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玲
摘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生活化教學成了各個學科的主要教學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數學這一學科特點與生活化教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生活化教學的開展便成為其首先的方案。要想深入地將生活化教學融入小學數學的課堂中,就必須從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數學學科的特點出發開展生活化教學,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此,本文將探討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構建生活化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教學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的迫切需求,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的培養僅依賴傳統的教學方式是無法實現的,如果不進一步探討課堂教學的結構,則無法使學生應對未來復雜的社會環境。教學工作應當是科學的,要本著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以及學生未來的發展需求開展教學工作,因此,在提升教學質量的同時,應改善目前教學工作中的各項弊端,充分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化的理念,將一些生活案例變成指引課堂教學的關鍵。
一、構建生活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原則
(一)堅持科學性原則
遵循科學性的原則是構建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核心原則,在構建生活化教學時,首先應當從學生的各項需求出發,充分了解學生的課堂學習需求。小學生大多缺乏自制能力,而且對新奇的東西充滿好奇,但又缺乏強大的認知能力,這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為小學生構建獨特的課堂,才能使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也才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當然,這也極大地限制了課堂教學的開展,必須進一步提升生活化教學內容的科學性,一旦教學內容超出學生認知或是所選擇的案例與現實案例不符,很容易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混亂,不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二)堅持學生的發展需求
堅持學生發展需求是構建生活化教學的另一個出發點,這也是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我們必須了解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哪些,才能夠在生活化教學中融入這些要素,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解決所遇到的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忽略了學生的發展需求,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學生的成績作為唯一的考核標準,這樣的教學模式往往無法進一步提高效率,更無法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這便是現代教學改革所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堅持高效的教學策略
追求高效應當是生活化教學的另一個目的,也必須融入構建生活化教學的整個過程中。目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所缺乏的便是高效的課堂教學,很多時候學生在課堂中無法完全地吸收知識、理解知識。這導致學生在課后需要大量的作業來進一步提升自己,這也極大地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也不利于學生發展多樣化的技能。在這樣的背景下尋求生活化教學的同時,也要注重如何借助這一策略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學生在生活化教學中提高各項能力的同時可以為學生達到增效減負的最終目的。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滿足學生需求
我們在認真分析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數學這一學科的特點后,可以明確學生目前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兩點。一是要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在更加生動、形象的課堂中學習數學知識。另一方面便是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善于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此,我們便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堂中的知識。在情境中,學生擁有沉浸式的體驗,不僅能夠加速對知識的吸收和理解,使生活化教學可以達到高效增效、減壓的目的,還能夠鼓勵學生將這些教學知識運用到生活案例中,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也就是學生的需求。例如,在“乘法”的教學,教學內容相對較為枯燥,此時我們便可以引入一些生活化的情境來幫助學生更快地學習乘法的知識。為此,我們可以呈現一個學生陪同父母前往菜市場的場景,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批發商和購買者,以創設完善的生活情境。這些生活情境必須是學生在生活中聽到或見到的,即從學生熟知的角度出發創設生活情境,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合理地運用這些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問題。這樣學生通過進貨和賣貨的方式便能夠將計算過程中的一些算式融入生活案例中,課堂也就沒那么枯燥,也能夠使學生在沉浸式的體驗中提高學習效率。
(二)從學生的生活出發尋找案例
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想使生活化教學更富有教學意義,使學生從生活化的案例中理解知識,就必須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范圍內尋找案例,也要從學生所熟悉的地方去找尋案例。因此,教師在構建生活化教學時所做的第一步,便是深入學生的生活中,尋找哪些案例能夠融入課堂教學,拉近學生與知識之間的關系,這樣也就能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當然也便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各項能力。例如,在“認識分數”的教學過程中,如果直接引入分數這一概念,學生可能難以理解,但是如果從學生生活中常見的內容著手,一定會加快學生對分數的認知。此時我們可以引入學生常玩的拼接類玩具作為生活化案例開展教學,如學生都喜愛的樂高拼接玩具(高達玩具),我們可以將其拿到課堂上進行展示,然后詢問學生這一高達由多少個零件組成。學生在了解的同時便知道這些組成部分都是高達的身體部位之一,進而引入分數教學。假如高達一共由20個部分組成,在課堂中便可以告訴學生高達身體的每一部分都是高達的,是由這20個部位共同組成這一個高達的,缺一部分都是不完整的。這樣將枯燥的數字轉變為學生最喜愛的高達玩具,也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使學生能夠在探索知識的同時活躍思維。
三、結束語
總的來說,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有著十分重要的教學意義,在這樣的前提下,必須深入了解數學這一學科的育人價值以及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迫切需求,從兩者出發構建合理的生活化課堂,積極地借助學生生活中的案例和生活情景來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然后借助問題驅動的方式引發學生對生活問題的思考,構建更加合理、科學的生活化課堂。
參考文獻:
[1]白紅麗.基于生活化誤區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構建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1(94)
[2]岳會生.創造生活化的小學數學課堂[J].中國新通信.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