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榮
摘要:隨著時代地進步和發展,我國教育體系也迎來了新的改革階段,在新時代背景下,初中物理新課改地實施逐漸成為人們所關注地重點內容,在這一基礎上教師要注重物理高效課堂地構建,為此,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教師應當轉變以往地授課方式,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了解學生的想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以使得學生在更加舒適、自由的環境中展開學習。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高效課堂
現階段我國教育體制正在進行全面優化以及改革,為了更好地轉變課堂教學模式,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初中物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正在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思路,并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信息化背景下教師應當注重對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使得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物理知識,并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但是通過實際教學現狀分析,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探究新的教學思路。
1.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改明確指出了要在核心素養理念下展開核心素養教學,但是仍存存在一些問題,如:(1)從課堂教學來看,許多物理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過于落后,無法實現對學生的合理引導,降低了課堂教學質量。初中階段學生本身的思維有限,如果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教學引導,學生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則會較低。(2)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許多基礎的概念知識,這些知識是學生進行物理實驗以及物理深度知識學習的基礎所在,其中的一些概念知識理解起來難度較大。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無法掌握全部的概念內容,進而導致學生物理學習概念混亂,影響了學生物理概念的實際應用。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將主要的精力以及時間放置到理論知識講解上,卻忽視了基礎概念的講解,導致學生物理基礎薄弱,無法實現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3)教學方法落后。新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的革新為諸多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教育領域同樣也是如此,信息技術的作用下,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改革也隨之展開,并發揮其特有的價值和作用,同樣也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卻未能意識到先進教學方法應用的重要性,進而影響到高效課堂的構建。
2.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的方法
2.1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理念的作用下,使得初中物理教學陷入到一個非常尷尬的處境,進而影響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新課改背景下,為了使得初中物理教學擺脫原有“尷尬”的處境,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教學理念,借助新課改的思想和理念組織課堂活動。新課改的明確指出,在教育教學中要突出教學的全面性,所以,初中物理課堂改革應當這一方面入手,分析以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教學方法選擇上不恰當、教學模式落后等等,并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調整,圍繞學生實際情況展開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而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扎實掌握物理知識。
通過分析當前初中物理教學狀況可以得知,知識本身已經發生了轉型、升級,科學技術的作用下使信息的產生、傳遞、存儲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使得信息化的教育思維逐漸在教育體系中得到運用。信息化教育與傳統的教育手段差異較大,從形態上進行分析,傳統教育手段偏向于靜態的引導,所呈現出的知識面也更加片面,而信息化的教學引導,則更加系統、數字、多樣,所以,教學模式要想發生轉變,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轉變教學思想。
2.2以學生為中心,構建信息化物理教學情境
素質教育理念下,教育工作者應當樹立現代化的教育教學理念,根據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策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深入剖析學生物理知識掌握情況,從學生成績、興趣愛好等多方面入手,選擇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構建高效現代化課堂。
信息化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師可以嘗試運用情境教學法,即從學生興趣出發,借助信息技術來構建特殊情境,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以《分子熱運動》教學為例,為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之初教師應當嘗試運用多媒體來構建與其相關的情景,即一些物體,其中包括固態、液態、氣態相互接觸時總會彼此進入對方的擴散現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則是紅墨水在水中的擴散以及二氧化碳與空氣接觸擴散等動畫內容。在信息技術的作用下,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逼真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找到日常生活與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系。
2.3展開物理實驗,整合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方式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物理教師需要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將物理課程中的重點、難點內容以一種新的形式呈現出來,而非盲目運用信息技術展開教學。對于一些理解難度相對較小的物理概念,如噪聲、溫度、放熱等,如果學生已經掌握其概念含義,教師可以適當的減少對其的講解,或者不必再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又如,部分物理實驗操作本身并不復雜,如,驗證某個密閉容器的密閉性,教師可以將課堂主導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獨立完成,而非再投入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展開信息技術教學。信息化背景下,教師需要發揮其優勢,將整個教學用時縮短,并在保證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精煉整個教學過程,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以“電流表的正確使用方法”教學為例,在教學活動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進行一段視頻的觀看,并帶著問題去分析視頻內容,如“正確使用電流表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在使用過程中有哪些操作步驟?”微課本身針對性非常強,而整個教學時間也比較短,因此,通過微課的初步引導,再加上教師的課前問題提出,可以讓學生了解所學內容的基本使用方式。之后,教師結合傳統的說教教學模式,讓學生回答問題。如此一來,通過信息技術與傳統模式的有效整合,課堂教學的重點得以凸顯,課堂教學有效性也隨之提高。
3.結語
新課改理念下,運用信息技術構建高效課堂已經成為教育體系發展的主流趨勢。但是從整體的角度進行分析,高效課堂的構建是一個持續開展的過程,其需要教育工作者綜合分析多方面的因素,物理教學同樣也是如此。為此,初中教師要嘗試轉變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方法,從多方面入手構建高效課堂,完善教學體系,促進學生發展。
參考文獻:[1]唐金亮.初中物理教育教學中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C]//.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2021論文匯編(十).,2021:1656-1658.DOI:10.26914/c.cnkihy.2021.012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