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偉堅
摘? 要:我們的國家目前正處于各領域不斷發展的時代,國家和有關的教育部門也針對當今的教學工作出現的學生壓力和負擔過于沉重的現象等問題提出了以減輕學生的作業數量和完成作業時長的“雙減”政策,各個學校為了落實這一政策,對各科的教師做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以及開展教學課堂的時候從學生主體出發,積極地將“雙減”政策落到實處,具體到初中數學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就需要數學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更加注重這一問題,迫切需要進行改善課堂。
關鍵詞:“雙減”政策;數學課堂;減負增效
初中數學和其他學科相比,一個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對學生的邏輯性以及練習的次數要求很高,這就使得數學作業成為學生作業負擔的很大一部分,而且學生由于數學題難度大也會使得數學課堂的效率低下。故而如何有效實現數學課堂的減負增效就變成了一個廣受熱議的話題。數學教師必須結合學科特點對課堂進行改善,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基礎之上實現課堂的有效開展。
一、教師要樹立正確的“雙減”觀念,更好地做好備課工作
國家目前提出的“雙減”政策并不意味著教師要不考慮其他因素只是一味地減少學生的作業數量以及縮短完成的時長,而是要求教師能夠從學生角度入手將教學的內容、方法以及作業的布置都作出改變。故而教師要正確地認識“雙減”政策,從發展的觀點入手,從備課開始就體現學生的個性,從而不斷地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基礎之上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比如教師在進行《二元一次方程組》一節課的備課時就可以從學生之前學過的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尋找兩個知識點之間的相同與不同之處,然后從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入手,讓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順便與舊知識融會貫通,同時將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容易混淆的知識進行著重備課,建立起學生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脈絡,從而促使學生自己利用知識對練習題舉一反三,這樣就可以使學生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
二、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更好的開展教學課堂
由于初中數學的知識所包含的專業性知識更強,體現出來的抽象性與邏輯性與之前相比更強。故而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的時候過于死板,經常就是用枯燥的數學課堂講解完抽象性的知識,然后讓學生在課下通過不斷地題型練習從而掌握和應用數學知識,這樣就會使得學生的作業過多而且完成的時間過長,會不斷地增加學生的負擔與壓力,在“雙減”的大背景之下,教師就可以將數學課堂利用多媒體以及把學生放在首位等方式,將以往的課堂進行改善,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就將數學知識熟練掌握,這樣就能使得課堂效率提高并且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
比如教師在進行《畫軸對稱圖形》一節知識講解的時候,由于之前課堂的內容,學生已經對于軸對稱有了清晰的界定。故而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當中的軸對稱圖形,從生活中的實例引入新課,用直觀的視角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各小組一起合作在規定的時間內畫軸對稱圖形,最后小組互評,畫得正確最多的小組可以給予適當的獎勵。利用生動有趣的互動課堂,可以促使學生將課堂知識掌握得更牢固,自然也就會減少學生的課后作業負擔。
三、教師要改善學生作業的布置,更好地激發學生興趣
現在的數學教學工作一般都是以教師在課堂上將方法傳授給學生,然后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大量習題訓練來開展,這使得學生在大量的作業面前對學習失去興趣,導致學生的壓力過大,最終學習效率不斷下降。故而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之下,教師應當突破以往給學生布置大量效率不高的習題以提高學生掌握知識水平的認知,應該從學生本身入手,建立作業分層設計的理念,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自己制定或者選擇作業,這樣就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
比如教師在進行《勾股定理》的習題設計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根據課上所學的知識,自己在課后設計作業,自己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想要完成的作業,這樣就可以使得數學作業在學生參與。目標明確的情況下減少很多不必要的作業。而且這樣進行作業的布置,完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體現他們自己完成作業的興趣,最終促使他們在完成作業過程中體會到樂趣,激發他們對于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四、教師要注重作業的評價機制,更好地激發學生信心
教師傳統的作業批改方式,經常就是以對錯為標準,然后對學生進行打分評價,這樣會導致差生逐漸喪失學習的數學動力與興趣,所以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之下,教師可以改變以往的作業批改標準,通過對不同學生采取不同評價方式的方法,運用多種多樣的評價機制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
比如教師在進行《圖案設計》這類比較開放性的作業批改時,就可以根據學生交回來的作業,進行針對性的評價并給出評語,不必根據固定的評分標準進行作業評價,對于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生在評語里面可以多給予鼓勵,這樣就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學習數學的信心。
結語
在“雙減”政策的大背景之下,數學教師利用數學學科特點,從備課、講課、再到最后的布置作業都從為學生減負增效的角度入手,將教學工作進行轉化,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教師的教學效果提升,同時也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思維參與到數學課堂中,將枯燥的課堂變得生動起來,不斷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多種多樣的數學作業模式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馬淑麗.“五項管理”和“雙減”政策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探究[J].新課程,2022(2):6.
[2]林文靜.“雙減”背景下初中生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J].教育界,2021(49):34-35、54.
[3]何正花.雙減背景下中學數學前置作業的量與設計的研究[J].新課程,2021(4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