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存
摘要:新課改的實施使教學目標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學數學的教學效果,成為當前中學數學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很多教師仍然是以“應試”為主導,在課堂上,學生只有被動地接受。為改變這一情況,在中學數學教育實踐中,應從“生本論”的角度,綜合運用各種創新的教學方式,以提高中學數學的有效性,保證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式
在中學數學教學中,有效教學是眾多教師工作的重要追求,而課堂作為教師進行教學、學生進行學習發展的重要場所,是教學探究的重要內容。在該場所中,教師一方面是教授學生基礎數學知識,另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兩者缺一不可。在現代教育實踐中,高效教學課堂已經被證明有著諸多益處。通過高效課堂的構建,能夠使得課堂氛圍得到好轉,一改以往沉悶的氛圍,讓學生可以在這一環境中,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中。同時高效課堂,也能緩解教師的教學壓力,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有序的學習和接受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在中學數學的學習中不斷地取得進步。
一、融入信息技術,促進課堂直觀數學
中學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在傳統教師的講解和單方面知識灌輸中,學生很難對其進行直觀的認識。而以多媒體為代表的現代科技教育裝備,由于其直觀性、即時性等優點和特點,能更具體、更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數學知識,優化學生體驗,加快學生的學習。因此,中學數學教師可以通過運用現代的多媒體手段,如圖像展示、動畫、視頻等,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直觀,豐富學生的感官知識,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
比如,在教學“角的比較”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所學到的關于角的知識進行回顧,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了角的形成,并介紹了本課程的學習主題—“角的比較”。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們回想一下直線段的大小比較方式,再由學生們去尋找比較角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地得出兩種比較角度的方法:一種是用量角儀,另一種是用疊加法。在此基礎上,運用多媒體技術向同學們演示 Flash動畫,介紹角平分線的概念,運用練習對學生進行測試,并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及時的修正。最后由教師對本課程的內容進行總結。通過利用多媒體技術,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角的大小比較”的探究意識。
二、創設生活場景,幫助學生學以致用
構建高效數學教學課堂,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氛圍感。然后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忽視了這部分內容,只是一味的注意應試,這對學生發展來說是十分不利的。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教師如果能夠將生活情景與教學實際結合起來,一方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是可以引導學生將自身所學,積極的運用于生活中,這對促進學生的學以致用有著重要的意義。
比如,在教學“概率”這一課程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出一種超市里常見的促銷活動,讓學生們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從指定的區域里抽一張優惠券。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產生興奮感,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又如,在教學“圓”的相關知識中,教師可以用一些比較普通的東西,例如汽車的輪胎,來詢問學生,為什么汽車的輪胎都是圓的?為什么不是正的,長方形的,或是其他的?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學生也會留意到車輪是圓的,藉此將相關知識教學引入課堂,可以有效的帶動學生學習好奇心。這樣既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學主體,又可以加速新舊知識的結合,使學生更快地融入到教學當中。
三、開展小組合作,深化學生學習體驗
在新課改背景下,眾多教師都在尋求有效的教學方式,其中小組合作,便是一種非常好的選擇。在實踐中,開展小組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在實踐中,教師應學會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使他們了解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并運用不同的思維方式,促使學生進行團隊協作,一起解決難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對他們進行分組,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不同學習潛力。
比如,在“簡單的軸對稱圖形”這一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根據學生的學習實際,組織構建科學的探究小組,然后給每個小組分發任務,像是尋找教室或校園中的軸對稱圖形,將其記錄下來,并結合自身所畫圖形標記出其中的對稱軸,通過分組合作,讓學生對相關的內容進行歸納和分析。再由各組指派一人進行講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課堂的內容。同時,開展小學合作學習,也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更好地運用于實際生活,從而有效地改善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構建高效教學課堂是必不可少的。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在進行教學時,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新發展,并對教學進行反思。同時,通過不斷拓寬數學教學途徑,豐富課程教學內容,從而促進有效的課堂建設。
參考文獻:
[1]李玉梅.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對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影響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1,5(04):66-68.
[2]唐從貴.優化課堂激發學習——淺談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2020(4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