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姝
摘要: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之所以可以走進人們的心中,就是因為音樂傳達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歌唱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點部分,在平時的教學中經常性的發現一些學生嗓音的條件非常好,但是歌唱出來的歌曲就是無法打動人心,就是因為在歌唱的過程中缺少了“情感”。農村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和認知的原因,對樂感的理解比較低。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音樂老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逐漸的增加學生對樂感的體驗,和音樂中的情感產生共鳴,最終達到審美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有感情
引言:
有效的開展小學音樂教學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音樂審美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農村小學音樂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等原因,疏于對學生情感歌唱的教學。因此,在平時音樂的教學中,可以將情感的教學放在首位,突出學生情感的體驗。本文主要闡述了怎樣在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真摯的表達歌曲,逐步的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
1有感情的朗讀歌詞,逐漸的把握歌詞的情感
歌唱就是一個將音樂和語言融合加表達的過程,一首優美的歌曲需要具備悠揚的旋律和妙筆生花的歌詞,歌詞的創作中需要融入作者的情感。因此歌詞的學習是學生學好情感歌唱的第一步。音樂老師需要將學生不同的歌詞進行重點的講解,為了促進學生理解的能力,可以和學生的生活進行掛鉤,借助生動的生活場景啟發學生對歌詞的認知,接下來老師可以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豐富的想象,將自己理解的情感有感情的歌唱出來。學生對歌詞的理解越徹底,歌唱的情感就會越飽滿。學生在反復的進行歌唱的過程中,就會體會到語氣和語調的重要性,逐漸的明白歌詞中蘊含的情感。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老師首要的教學任務就是讓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歌詞的理解和歌唱。
比如:在教學《大雨和小雨》中,首先,老師讓學生將這首音樂的歌詞有感情的朗讀一遍,每位同學將其中不理解的字詞進行勾畫。然后,老師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四人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談論,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和詞典的形式了解這些字詞。最后,老師在讓學生在講臺上進行講述,有效的進行補充和點評。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通過深入的學習,可以加深對字詞的理解。老師就可以嘗試著讓學生進行歌唱,在歌唱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作者想要傳達的情感,在歌唱的過程中,老師一定不可以打斷學生。當學生結束整首歌曲的歌唱老師在針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1]。
2運用多媒體,直觀體驗情感
隨著網絡時代的來臨,多媒體技術已經滲透到平時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可以通過直接的展示,刺激學生對歌曲的理解,逐漸的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這種教學手段可以刺激學生參與到音樂教學中,逐漸的對音樂產生興趣。尤其的歌唱音樂的教學中,老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創建合適的音樂情景,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真情實感,方便后期對歌曲情感的理解。
比如:在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這是我們的國歌里面充滿了激昂的情感和歌詞。在教學中老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播放有關聶耳的見解,這首國歌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進行創作,當初處在什么樣的背景,將學生帶入到作者當初所處的環境中,更好的理解作者內心的感想。同時,要讓學生明白國歌就如同我們國家的國徽一樣,是我們國家的象征。在歌唱的過程中一定要帶有自己的情感,表達出對自己國家的熱愛之情。并且,老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展示有關國歌創作的視頻,視覺上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生觀看了視頻必然心情澎湃,油然而生一種愛國情感。在這個時候學生進行歌唱自然會很好的表達出作者的情感,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可以讓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歌唱,最終達到一箭雙雕的教學效果[2]。
3老師有感情的進行演唱,激發學生的情感
在小學教學中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經常對老師的行為和表演進行模仿。尤其是小學音樂的教學,老師一定要有感情的進行演唱,可以很好的給學生起到表率的作用,對培養學生的有感情歌唱具有重要的教學作用。老師在進行歌曲示范中,可以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進行演唱,通過有感情的演唱加上合適的表演增加學生對歌曲情感的感知。這種教學方式可以直擊學生的內心,喚起學生內心情感的共鳴。同時,學生在觀看老師演唱的過程中。老師的聲音、動作、神態、眼神等都會影響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學生從中可以摘取有用的信息進行吸收和內化,逐漸的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技能。并且這種老師有感情的歌唱,對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還可以提升學生對這首歌曲的興趣。
比如:在教學《好朋友》中,首先,老師要進行有感情的示范,在示范的過程中自己的語調、表情、神態、都要和歌曲的情感進行貼合,有效的影響學生對歌曲的認知。為了有效的提升學生對歌曲情感的認知,老師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進行教學。如,你們是否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在你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是否有好朋友出來安慰你?這樣的提問可以引起學生的共鳴,學生會主動的將自己和好朋友之間發生的故事講出來,很好的和歌曲中的情感進行掛鉤,幫助后期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歌唱。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中想要讓學生有感情的進行歌唱,需要老師結合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進行創新新教學。通過以上有感情的朗讀歌詞、善用多媒體、老師有感情的進行歌唱等形式,逐漸的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養成一定的樂感,為今后音樂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艷羽.怎樣讓小學生帶著感情去唱歌[J].快樂閱讀,2016(12):128.
[2]車領娣.怎樣培養農村小學生有感情的唱歌[J].中國體衛藝教育,2008(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