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娟
摘要: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學生語文素養提高的重要途徑。但在寫作教學中,部分學生的寫作能力較差,學生的作文內容質量較低,沒有切實的內容根據,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缺少寫作的靈感。因此,在小學語文高段寫作教學中,教師應通過采用多種多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進行 思考和探究,使學生形成多方面、多維度的思考模式,進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現狀及策略
引言:
小學語文中作文的分比較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多種模式的教學,讓學生針對文章中的各種修辭手法、語句等進行充分的分析和結合,積累相關的知識,同時,學生可以獨立總結課文中的單詞和句子,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1、學生對于作文缺少一定的寫作思路
在小學語文中,很多學生對于語文作文的寫作以及整體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框架缺少一定的思考,沒有對寫作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和綜合的考量,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不能較好的充分應用課本中的各種寫作模式以及寫作手法,導致學生的寫作能力難以得到較好的提升和發展。
2、忽視了寫作技巧的講解
在語文課堂中,學生以及教師往往會對理論知識,例如古詩、文言文等的背誦和記憶等,較為關注,對于寫作能力以及寫作意識的培養沒有一定的反思。除此以外,在語文作文課堂中,教師往往向學生布置相關的作文主題,讓學生直接進行寫作,對于寫作技巧的講解投入的精力較少,導致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能運用合理的寫作手法,導致出現了“混亂”的現象,這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提高而言十分不利[1]。
二、提高小學高段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策略
1、引導學生廣泛積累生活素材,豐富學生寫作內容
生活素材應用的前提,是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觀察,積累多樣的素材,這樣一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有著自身的敏銳度。因此,語文教師上課要注重指導每位學生認真學習觀察家庭生活,觀察自己周圍的一些人和自然事物,并對有意義事情的前因后果與影響有深刻的了解和感悟。日積月累就可收獲大量寫作素材且從這些素材中還可以闡述出自己對事件的情感態度,從這些積累的素材中,能夠激發出自身的寫作敏銳度,對于提高寫作質量有一定的幫助。
例如學生在節假日外出旅游時,沿途的風景、人物、故事等,都可以作為生活中的素材,運用到語文的寫作當中;學生日常放學回家路上的趣聞,可以在書寫“趣聞”主題作文時,加以引用,用生活中發生的故事,提高學生作文的主題情感。小學語文作文主題千變萬化,但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的理解與感悟,去闡述作文主題,表達自我的世界。廣泛的素材積累,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文題目,對于提高學生的作文層次大有益處。
2、高度重視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的培養
隨著現代教育方式的不斷革新,知識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還要延伸至課堂外的學習。在現代信息化產品的廣泛應用,家長和教師利用電子產品可以給學生推送簡短的、感興趣的的閱讀素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提升學生認識理解水平。同時,學校和家庭要高度重視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的培養問題,需要共同努力為學生構建和諧的閱讀環境。在和諧的閱讀環境中,學校為學生提供可以進行自主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如開設圖書館閱覽室、圖書角、校刊、讀書欄等形式的宣傳平臺,還可以成立文學社、讀書社團等組織的方式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這些培養途徑都可以有效滿足學生閱讀的不同層次的需求。其次,學生們在閱讀中可以組織合作交流、互相學習、分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閱讀中找到學習的快樂。同時,教師和家長可以在學生閱讀的同時檢驗閱讀效果。最后,教師和父母對學生閱讀量要到天、周、月的量化考核,通過組織查看筆記心得、演講、交流會等形式,激發學生閱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從而不斷提升寫作水平。
3、閱讀結構的細讀,進行模仿練習
在語文習作教學中,要想充分發揮教學的價值,應先讓學生對單元的文章內容進行仔細地閱讀,找出文章中類似的寫作手法以及作者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這樣一來,對于學生之后寫作訓練中的思想表達也有一定的幫助。事實上,教師應該準確把握文本節奏與旋律的平衡,這樣既能協調相關的閱讀節奏,又能整合情感。因此,在閱讀文本的過程中,學生應該對閱讀的節奏和情感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以確保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情感不會偏離,會正確地總結文本的內容,避免出現片面性的理解和文章分析。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五年級語文《四時田園雜興》時,除了給學生傳遞一些教學目標的任務之外,還要讓學生了解詩詞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這首古詩是詩人退居家鄉后寫的一首古詩,描繪了農村一年四季的景象和農民的生活,與此同時,詩人也在故事中反映出農民受到了嚴重的剝削以及生活的苦難。這首詩描繪了農村初夏時農民忙碌的生活,用一種趣味化的方式進行表述,使學生讀起來十分有趣。這時老師可以選擇一些課外與教學內容表達的主題相似的文章進行閱讀,讓學生體會這些詩詞中作者表達情感的方式有什么不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對相關語文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2]。
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究,分析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薄弱環節,制定教學策略,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黃桂梅. 關注孩子,”寫”出精彩——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淺探[J]. 求知導刊, 2022(10).
[2]顧海鷹. 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問題與提高策略[J]. 新智慧, 20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