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康
摘要:地理作為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的學科,對學生的實踐力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實踐力就顯得格外重要。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許多地理教師對高中地理實踐能力的理解并不深刻,且仍然沿用著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影響了整個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提升。為此,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解決這些遺留的問題,積極推動實踐力培養教學的開展。
關鍵詞: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策略
前言
地理學是一門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學科,它以其獨特的視野和洞察力,充分體現了其學科教育的價值意義。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高中地理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主動轉變教學觀念,探索行之有效的促進學生實踐參與積極性和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以保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造性得到有效提升,最終為學生建構高中地理知識體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分析:地理實踐力的意義初探
地理實踐力是指學生在參與地理實地考察、試驗和調查等教學活動過程中所具有的學科基本素質和能力。從概念上可以看出,地理實踐能力既包括學生的地理知識,又關系著學生的學科技能和素養。地理知識是指學生在地理實踐和探索的基礎,即學生需要掌握的地理基本理論知識;學科技能是指學生在地理實踐活動中,要熟練掌握并應用(促進實踐的順利開展)的技能,這是“地理實踐力”的外在核心;素養是指學科內核層面要求學生掌握的實踐能力,這是“地理實踐力”的內在核心。掌握了這三個層次的地理實踐力,就可以把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方法充分運用于具體的實踐中,然后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將課本知識內化成學生對環境的適應力、對問題的理解和探索力以及對自我的發展能力,讓他們經過地理實踐的錘煉,逐漸樹立自信心和創造力,為他們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有效推進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促進地理教學發展的策略研究
2.1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強抓理論學習
隨著高考制度和高考考題立意的轉變,高中地理教學也要有所調整和優化。在高中地理教學中,要強化和加深學生深度學習,還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當前我國高中地理教學要面臨的重要任務。首先,高中地理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管理思路,創新當前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創造性地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參與地理教學的積極性;還要通過更加生活性的情景模擬來賦予地理知識鮮活性,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識,加深他們對地理知識的理解,以此改變原有傳統課堂出現的問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完善。在此過程中,學校、教師都應從教學思想上重視 實踐能力培養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并積極主動地開展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工作。
2.2利用地理模型進行演示實驗
地理模型具有直觀性和形象性,能夠在地理課上起到示范演示的作用,從而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認識和了解。通過地理模型的示范展示,我們能夠直接感知到地理運動變化的豐富多彩,也能夠深入認識地理知識的原理,還能夠通過了解地理現象的形成過程,掌握地理分布和發展的趨勢。在地理模型演示實驗教學中,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學科觀察力、課堂專注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使他們對地理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樣一來,他們學習地理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的提高。地理模型的構建和其他理科學科模型的構建存在著巨大的差別,在地理教學中,演示模型的構建主要是針對地域的地理學特征,基于教材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和總結,但是許多學生喜歡機械地死記硬背,這樣的做法是違反了地理學科的規律的,也就是說,有些教師會把某些重點的地理知識用文字的形式“灌輸”給學生,讓學生牢記,以應付考試。
2.3引導、鼓勵學生制作地理模型
地理模型的制作也是高中地理實驗課的必修課程。在具體的教學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組隊(3-4人一組),然后按照老師所傳授的地理知識,自行設計和制作地理模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在充分掌握地理知識的同時,還促進了動手能力、創造性思維和協作精神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三圈環流”的知識后,學生們自由組隊制作三圈環流的地理模型。首先準備制作材料:充氣地球儀一個、三個白色紙環、一卷粉紅紙條、一卷深綠色紙條、六個紅色箭頭、剪刀一把、雙面膠若干。然后按照過程制作模型,用三個白色紙環當作三圈環流將貼在球體上,然后用筆畫出箭頭標明每個環流圈的大氣流動方向;再用粉紅色紙條做成三個環狀貼在球體上,表示低氣壓帶,另外用三個深綠色紙條環狀表示高氣壓帶;最后用用六根紅色箭頭標明六條風帶,貼在充氣的地球儀上。這樣一來,一個三圈環流的模型就完成了。
2.4組織室外地理探查和調研
在地理學習中,除了課堂上要注重理論學習和動手實踐外,教師也要組織學生們走出課堂,去課外探查和調研中拓寬眼界和培養動手能力。組織課外地理探查和調研,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地理知識,另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充分認識地理知識的實用價值的同時,將地理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以促進學生動手能力和協作精神的提升。
此外,還要組織課外的地理調研。就像我們建造房屋,必須要先測試和測量,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地理調研亦是如此。只有到實地考察、親身體驗,才能充分了解當地的人文氣候和自然風貌,才能將課本知識內化于心,這樣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視野,又可以加深對地理知識的了解,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例如,在學習“工業區位因素”的內容之前,教師可以組織同學利用地圖對本地某些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并對其地理位置和優劣勢進行分析,為五種導向型產業的學習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師應該重視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的重要基礎。實踐表明,要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提升,需要地理教師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運用學科技能,提高其實際運用能力,并使其核心素養得到持續發展。這有這樣,高中地理教學才能朝著正確的方向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東.高中地理實踐力培養初探[J].中外交流,2021,28(3):232-233.
[2]朱冬.淺析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20(2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