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小鑾
【摘? 要】語文教師面對“雙減”政策,在調整作業布置方式的同時,也要在教學中做出改變,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寫作是語文學科的核心內容,教師在微作文寫作教學中,可以通過增強寫作主動性、糾正寫作中的錯誤等方面,指導學生完成微作文的寫作任務。
【關鍵詞】“雙減”背景;小學語文;微作文;寫作
指導
“雙減”政策提倡減輕處于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與過重的作業負擔。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按照“雙減”政策要求,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方法,讓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微作文是文字少,但是表達準確,具有清晰邏輯與完整結構的作文。現基于當前的“雙減”背景,探討如何開展微作文寫作指導工作。
一、培養興趣,激發寫作意識
“雙減”政策給教師提出全新的要求,教師必須對小學生的作業時長與作業總量進行控制,避免因作業給學生帶來過多的壓力,要讓學生更自由地支配課外時間。微作文具有靈活多變的寫作形式,篇幅短小,能夠滿足小學生及時表達的需求。教師在布置微作文任務時,應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通過設置貼近學生生活的寫作主題,來提升作文寫作的趣味性,從而使學生更輕松、主動地完成寫作。
比如學生在完成《去年的樹》《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塊奶酪》等課文的學習后,對童話有了一定的了解。大部分學生都對童話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教師借此可以圍繞童話主題,布置微作文寫作任務。教師可給學生提供一些關鍵詞,如國王、玫瑰花、啄木鳥等,讓學生自己選擇關鍵詞來發揮想象力,創作屬于自己的童話,學生對這類作業的接受度較高,能夠主動完成作業,微作文往往在150字左右,篇幅短小,符合“雙減”政策對作業的要求。更為重要的是,這種寫作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自己了解的童話故事進行改寫、續寫與擴寫,除童話故事之外,也可以深受小學生喜愛的動畫片、音樂、電影為主題,布置寫作任務,將作業與小學生的愛好相結合。學生完成微寫作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與其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同時也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興趣,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望。
寫作是學生在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需要掌握的重要能力,很多學生面對寫作時存在畏難心理,寫作意愿并不強烈。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在興趣的引領下進行寫作,選擇寫作主題時,應更多地結合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當學生產生寫作興趣后,往往能更主動地進行寫作,甚至將寫作轉變為自己的愛好,寫作的過程也變得相對輕松,不再是學生的學習負擔。
二、養成習慣,提升寫作能力
語文教師應培養學生養成寫作的好習慣,通過更多的寫作練筆來強化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將微作文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以此避免增加作業壓力,同時還能實現寫作練習的目標。
比如,學習《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能了解作者眼中的秋日景色,體會作者對秋天以及水泥道的喜愛與贊美,用文字捕捉美、保留美。教師可借此引導學生向作者學習,嘗試寫日記,記錄自己喜愛的事物或者生活中較為特別的事件。學生可通過微作文的方式來寫日記,與其他的寫作練習活動不同,學生的日記寫作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更為自由,學生可以自行安排,除了記錄自己的生活瑣事,還可以將想要與家長或者老師說的話寫到日記中,通過文字與他人進行交流。教師收取日記后,可借此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狀態,更有針對性地對其展開教育工作,并在日記中對小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回復。通過日記來改善師生關系,同時也能促進小學生在寫作方面取得進步。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后,寫作就不再只是一項任務,觀看電影、電視劇、新聞,發生熱點事件后,小學生均可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感受,長此以往,其邏輯思維系統將更清晰,寫作水平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小學生除了通過寫日記來記錄自己的日常感受、心情與事務之外,還可以通過其他的寫作習慣來獲取練筆的機會。比如寫解說詞、頒獎詞等,教師可以讓家長配合小學生,將小學生寫的微作文發表到社交平臺上,以此來增強寫作帶給學生的成就感與自信心。
三、及時指導,糾正寫作問題
微作文雖然篇幅短小,但是仍舊對作文的基本要素有一定的要求。寫作前期,教師需要強調重要的寫作事項,使學生正確理解寫作要求,把握寫作方向;在學生完成寫作之后,應及時進行指導,及時發現與糾正學生在寫作中的錯誤,包括錯別字、邏輯錯誤、語病等方面的問題,以此保障小學生的寫作質量。
比如,圍繞“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這一主題進行微作文的寫作時,教師在寫作前期需要指導學生根據寫作要求來確定寫作的方向。這一作文的寫作主體應為人,并且是具有特點的人,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熟悉的人進行寫作,可以是同學、老師等,強調寫作主體,避免有學生將寫作側重點偏移為記錄事情,同時選取熟悉的人是為了避免寫作內容過于空洞,確保寫出更具體真實的內容。選取人物特點時,可從性格、愛好以及特長等方面進行選擇。完成寫作前期的指導后,可讓學生獨立完成微作文的創作,考慮到微作文的篇幅有限,應盡量讓學生在作文中呈現重點信息,更為清晰地進行表達。學生完成寫作后,教師可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專門的指導,并提出寫作建議,同時在作文講評課中提出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可對較為優秀的作文進行展示,供其他學生效仿與學習。
指導是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環節。語文教師在進行微作文指導時,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個性化指導,既要剖析學生寫作中的共性問題,又要及時發現學生的個體問題。在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應有耐心,更多地采用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能在寫作中取得更大進步。
四、日積月累,獲取寫作素材
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有限,語文知識儲備不足,導致他們在作文寫作中存在無從下筆的情況,即使進行微作文的寫作,也需要大量的思考時間,導致寫作效率較低。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樹立積累寫作素材的意識,建立自己的素材庫,從而加快寫作節奏,避免浪費時間,同時也可以通過素材強化文字表達效果。
比如,在講解《四季之美》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學習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來描寫景物的方式,作者采用春、夏、秋、冬的季節轉換順序,學生按照這個思路,無論是敘事還是寫景的作文都可以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寫作,從而使作文更富有邏輯性與層次性,不會出現結構混亂的情況,學生在記日記時也要多按照時間順序進行寫作。這篇課文對四個季節中較為典型的風景進行描述,運用了一些修辭手法,生動地展現了景色的特點,比如在形容春天的黎明時,運用了“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這些較為生動形象的描寫,形成了極強的畫面感,文中的詞語也十分優美,如翩翩起舞、急急匆匆、心曠神怡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選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并說明喜歡的原因,在課后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將其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學習古詩之后,也可以對古詩句進行摘錄,如“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等,結合作文的寫作情境進行運用。除通過課內閱讀進行積累之外,教師還須引導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注重積累與摘錄,比如在讀課外書、觀看電影時,也可將自己喜歡的內容摘錄下來,擴充素材庫。
積累寫作素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而是需要學生長時間堅持,才能在寫作中展現出這項工作的成果。當學生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后,其作文質量也將隨之提升。積累并非只局限于優美或者富有哲理的詞句,還包括他人的寫作方式與描寫技巧,積累本身也是一項學習活動。在“雙減”政策下,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讀書,這也有利于學生積累素材。
五、重視評價,給予寫作反饋
作文評價是微作文寫作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若教師沒有對學生寫的微作文進行評價,學生可能因沒有獲得反饋而喪失寫作熱情,因此,語文教師必須重視作文的評講環節。
如學生圍繞“那次玩得真高興”這一主題進行微作文創作時,教師可先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自己印象深刻的游玩經歷,確定寫作內容;然后學生即可開始寫作,完成寫作后,先自我檢查,找出語句不通或錯別字、錯用標點符號的問題;而后教師可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檢查,逐一寫好評語;最后讓學生進行互評,同樣要寫下評語。教師在評價環節要更多地對學生進行正強化,發現學生的寫作亮點,同時也指出存在的寫作問題,包括內容空洞、重復性詞語多等,并提出調整建議,如增加閱讀量、注重日常積累等,幫助學生改善寫作中的問題。在互評環節中,學生通過閱讀他人的作文來學習其他學生的寫作方法,通過發現他人作文中的問題來避免自己出現同樣的錯誤。
寫作是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時必須面對的難度較高的學習任務,尤其是在寫作初期,因為缺少寫作經驗、知識基礎薄弱,微作文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幫助糾正。若教師只列舉學生的錯誤,學生很容易受到打擊,寫作積極性也會隨之減弱。因此,教師要綜合采用正向評價與反向評價的方式,幫助學生總結問題,同時要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逐步提升寫作水平。
六、創新方法,豐富寫作形式
語文教師應與時俱進地調整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寫作教學方面同樣要注重創新,以此強化寫作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寫作帶來的樂趣,從而積極地完成寫作任務,借此打造快樂學習模式。
如針對“我有一個想法”這一主題進行寫作時,教師可讓學生結合班級建設以微作文的形式提出自己的想法,首先讓學生進行討論,探討班級中現存的問題,然后學生寫出自己發現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法,完成課堂寫作后,教師可用PPT來展示學生的微作文,呈現出學生對班級建設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班級應該建設植物角,每個人都可以參與植物種植的活動,通過植物來裝飾教室,使大家的學習環境更有生機;有的學生認為班級應該開設圖書角,大家可以將自己喜歡的圖書放到圖書角中,與其他人分享。教師與學生可以從中選出合理的建議,在班級建設中加以實現。
將微作文寫作與班級建設工作相聯系,既鍛煉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也讓學生在班級中樹立主人翁意識,更好地建設班級。教師還可通過其他的創新化教學方式來完成寫作教學任務,比如開展寫作競賽,評選出最佳微作文;或者將寫作與演講相結合,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以演講的方式呈現,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下,語文教師應重視微作文的寫作活動,通過微作文寫作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逐步養成寫作記錄的良好習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郭衛東.雙減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模式探究[J].電腦校園,2021(10):370-371.
(基金項目:本文系將樂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2020年度立項課題《農村小學生習作自主評改能力提升的策略與研究》的研究成果,立項批準號:JYKT—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