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堅明
摘要: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之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標要求數學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在這樣的高要求之下,情境教學應運而生,并為數學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將情境教學應用到數學教學課堂當中,以此不斷為數學教學帶來持久的生命力。
關鍵詞:高中數學;情境教學;直觀情境;生活情境;探究情境
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當中,情境教學是非常適合現代素質教育要求的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它在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創新創造能力等方面發揮著極大的作用,一直以來都深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睞。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重視情境教學在數學教學課堂當中的應用,以此可以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當中,從而使數學教學更具有活力。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對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情境教學的應用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依托媒體創設直觀情境
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當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效促進了直觀情境的創設,它可以將教材當中比價抽象的知識以更加直觀具體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出來,從而不斷降低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難度。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重視直觀情境的創設,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比較多的數學知識,還可以有效緩解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壓力。
例如,以“指數函數”為例,在講述教材當中的有關知識時,我先為學生出示了細胞進行分裂的圖片,并讓學生根據細胞分裂的規律,寫出了相關的函數表達式。然后,我結合學生寫出的函數表達式,為學生講述了指數函數的定義,并讓學生結合指數函數的定義,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為什么要規定a>0,并且a≠1呢?等等。之后,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函數表達式,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究,以此有效解決了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疑問。最后,讓學生結合指數函數的圖像,對指數函數的性質進行了探究,以此不斷提高了學生獲得本節課知識的效率。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直觀情境,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比較多的數學知識,還有效緩解了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壓力。
二、聯系實際創設生活情境
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當中,讓學生在一個比較熟悉的環境當中進行數學知識的探索,可以讓學生快速地調整好自己的學習狀態,并強化學生對教材當中的知識的理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聯系學生的實際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這樣,不僅可以讓數學教學與學生實際進行零距離接觸,還可以讓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例如,以“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為例,在講述教材當中的內容時,我先為學生出示了生活當中常見的物品,如足球、水杯等等,并結合上述物品,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上述物品有什么結構特征呢?你能對不同的物品進行分類嗎?你分類的依據是什么呢?以此為學生引出了本節課的有關知識。然后,我為學生出示了棱柱、棱錐、棱臺等常見幾何體的模型,并讓學生結合上述模型,對幾何體的定義以及特征等的有關知識進行了探究。在學生探究結束之后,我對學生的探究結果進行了補充,并詳細地為學生講述了教材當中的有關知識,以此不斷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理解。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不僅使數學教學與學生實際進行了零距離接觸,還使學生意識到了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三、借助問題創設探究情境
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當中,創設一個符合學生認知心理的探究情境可以讓學生成為數學教學課堂的主角,并讓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從而不斷提高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積極借助問題進行探究情境的創設,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解決有關數學問題的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素養。
例如,以“直線的交點坐標與距離公式”為例,在講述本節課的有關知識時,我先根據本節課將要講述的內容,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已知兩條直線相交,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利用直線的方程求出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坐標呢?并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直線方程,對上述問題進行了探索。之后,我讓學生推導了平面上兩點間的距離公式,并讓學生思考了以下問題:如何用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推導出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呢?如何利用點到直線的距離公式推導出兩平行線之間的距離公式呢?最后,我讓學生在小組內對,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了上述問題,并結合學生的探究結果,為學生講述了本節課的相關知識,以此不斷降低了學生掌握本節課知識的難度。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創設探究情境,不僅提高了學生解決有關數學問題的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探究素養。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能夠對情境教學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能將其當成進行灌輸教學的手段,而是要積極發揮情境教學的優勢,將其高效地應用到數學教學課堂當中,從而不斷促進高效數學教學課堂的構建。
參考文獻:
[1]周海軍. 淺析高中數學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 新課程(下),2018(12).
[2]葉禮騫. 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情境的意義與創設[J]. 現代職業教育,2017(15):65-65.ED38FE8A-F21C-44D5-AB38-7734EE5A08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