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
摘要:支架式教學是重要的教學方法,教師在運用支架式教學模式過程,要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結合具體區域活動,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設計,優化支架式教學方法,全面的以培養幼兒綜合素質為主,構建高效的區域活動課堂。通過實踐分析,總結了支架式教學方法運用的特點,探索了具體的運用環節與運用措施。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幼兒;區域活動;運用
引言
現如今,隨著幼兒園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在幼兒園教學課堂,教師要根據區域活動內容,全面地引入支架式教學方式,通過加強支架式教學實踐研究,制定了良好的教學對策,希望分析能全面提高區域活動教學質量,進一步加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能力。
1支架教學法在區域活動中的運用特點
1.1有效觀察,搭建合理支架
支架教學法最主要的部分是教師的指導,意味著教師的干預是關鍵,是不能缺少的支持。在區域活動當中,主要倡導的是幼兒的自主性,兩者之間存在矛盾沖突。因此,支架創設的過程中,先要對幼兒區域活動加以觀察,充分了解發展的現狀,并創設出合理化的支架,有效激發幼兒活動興趣,促使幼兒能夠愿意積極參與,并自主對材料進行操作。
1.2整合設計,打破區域界線
區域活動通常是利用不同板塊進行,界線較為明顯化,尤其是區域性差別大的區域隔離明顯,需要安靜的閱讀區和有創意的建構區。但是,實施支架教學法時發現,支架創設原來可以跨領域。
比如,廚師經常操作的“荷葉雞”活動,可以幫助幼兒練習打蝴蝶結。還可以作為支架活動引入到益智區來操作。
2關于探究式活動實施的環節
2.1腳手架的搭建
進行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時,可以搭建腳手架,并圍繞著實際很舒服,根據最近發展區要求對教學活動框架實施搭建。比如,在“中國筷子”活動中,先要讓幼兒了解筷子的外部結構,筷子的基本特征以及花紋。引導幼兒的環節,主要就是完成腳手架的初步搭建,從而讓幼兒在腳手架的幫助下將剩余部分完成。另外,教師可以運用提問的方法,由淺入深搭建腳手架,進一步讓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發揮。
2.2支架式教學中的情境
關于幼兒園的集體教學活動,教師要中運用現代化的設備對聲音進行模擬,這里搭建腳手架的方法是設定情境。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比如中秋節可以設置中秋場景,懸掛燈籠猜燈謎,以此讓幼兒能夠在興趣的帶動下愿意參與其中。
2.3對幼兒獨立探索的培養
作為幼兒教師要實施啟發引導,確定探索的基本目標,實施適當干預,再讓幼兒能夠自主進入思考和分析中。以科學實驗為例,幼兒會依據步驟提醒來實施操作,當進入創新玩法時,幼兒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思考。
2.4幼兒團隊協作的培養
開展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教師注重幼兒團隊協作能力的有效培養。比如組織跳繩,拋接球活動,先要講解游戲的基本規則,為幼兒制定游戲范圍再實施分組,從而更好地展開游戲活動。另外,幼兒與同組伙伴協作容易產生依賴感,有利于幼兒團隊意識的培養。
2.5構建多種評價模式
為幼兒搭建腳手架,能夠讓幼兒配合老師將教學的任務完成,之后再摔掉腳手架,而腳手架程序撤掉就需要對幼兒學習效果展開評估。根據學習效果的評價和評估,主要包括幼兒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對個人的評價部分。
3支架式教學在幼兒區域活動中的運用方法
3.1保障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支架式教學的效率
幼兒園區域活動是環環相扣的,其思路清晰的保障主要應該把握好以下方面。第一,圍繞幼兒園區域活動主題展開,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來建立腳手架,保證幼兒能夠共同在區域活動中互相促進,能夠將角色扮演完成,還能完成科學觀察實驗等活動內容。第二,將幼兒帶入到區域活動中,并從腳手架底部入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主題設計,為幼兒之間在合作中互相支持開展區域活動打下基礎。第三,圍繞區域活動問題和主題給幼兒思考,分析的空間,同時給予相應的幫助,讓幼兒能夠獨立攀登腳手架,進一步在活動中獲得成長。第四,教師要引導幼兒學會分享區域少支的收獲,促使幼兒能夠強化活動的印象,并能夠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到和同位一起解問題的方法,助力支架教學區域活動的升華。除此之外,教師要歸納區域活動中觀察到的信息,不斷調整腳手架的構成,確保幼兒協作效率的增強。
3.2豐富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的支架式教學實踐渠道
在幼兒園區域活動當中,運用支架教學法是教學融合創新的經驗,可以幫助幼兒樹立創新意識,有利于支架式教學區域活動的開展。比如,教師組織美工區的幼兒,使用小木棒,彩紙等物品做手工,可以指引幼兒協作分工,積極動手實踐,運用電子白板展示制作需要的組圖,進一步引導幼兒的觀察和思考。整個過程中還可以融入幼兒的奇思妙想,促使手工活動變得生動有趣,對幼兒溝通能力,創造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的培養都有幫助。同教師直接告訴幼兒怎樣做來比,組圖制作更能夠對幼兒產生啟發任何用,促使幼兒區域活動的清晰化。比如,在美工區域開始前,教師可以利用電子板播放泥土動畫短片,充分吸引幼兒使用多種物品做手工,促使在支架式教學區域活動的支持下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總體而言,為讓幼兒能夠依托活動主題互相幫助,教師需要在活動任務難度上適當提高,促使幼兒能夠在活動中創建并運用“腳手架”,同時也讓幼兒們的綜合素養得到增強。
結束語:
總之,通過以上分析,根據幼兒園區域活動開展實際,研究了借助支架式教學模式進行有效教學的途徑,希望分析能不斷加強幼兒實踐水平,進一步為幼兒學習質量與能力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參考文獻:
[1]田春霞.幼兒園區域活動游戲化的實踐研究[J].文學教育(下),2020(08):150-151.
[2]楊婧.基于支架式教學的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研究[J].才智,2020(08):149.
[3]劉金虎,施燕飛.農村幼兒園“支架式”微教研的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19(05):63-67.
[4]馬麗娜,楊燕霞.以益智玩具為中介的支架式教學探究[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2):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