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琪
【摘要】很多時候在生活中都能體現出數學元素,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利用生活情景。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我們首先要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的能力。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認為內容枯燥無趣,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對數學核心素養進行深入的研究,之后設計教學情景。這樣才能在教學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并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構成要素
在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還要讓學生對數學這門科目感興趣,并擁有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樣,學生才能形成數學素養,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反思自己,積累學習經驗。
一、數學素養的內涵
所謂“數學素養”,指的是人們通過數學教育以及通過自己的實踐,獲取的數學知識、技能和修養等。如果一個人的數學素養高,那么這個人就善于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和審視問題,并且在不斷觀察的過程中,常常帶有鮮明的特色。同時,數學素養的內涵具有非常強烈的時代性,比如,在過去只要能夠熟練掌握運算技能,就被認為有數學素養,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們重新將具有數學素養定義為不僅具有熟練的運算技能,同時還具備對信息的收集、處理、運算能力,并且能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二、如何培育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1.以情為題,培養數學意識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培育學生的數學意識。學生只有擁有數學意識才能提高自己的數學核心素養。有一些學生對數字比較敏感,其實說的就是其數學意識比較強,感知能力好。他們在生活中會下意識地關注和數學相關的東西,對事物數據進行分析,關注空間和數量。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有意識地以情為題,要根據數學內容融入一些生活情景,把現實生活和數學知識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數學意識。
2.有效估算,培養數學直覺
學生的感官知覺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在第一時間對看到的事物進行宏觀的把握。我們也把這種感官知覺稱作估算能力。良好的估算能力離不開對事物結構的認知。通過對事物的估算,學生能提高自己的直覺意識,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3.動手實踐,培養數學探究能力
在教學數學的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動手實踐,積極主動探索,并和其他學生合作交流,這也是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而這些都是建立在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掌握解題技能、擁有數學思想的基礎之上的。所以必須提高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數學探究能力,也就是提高實踐能力。衡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標準就是實踐能力的強弱。而且,如果學生多參加實踐活動,并在這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他們就會對數學這門學科更感興趣,也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快地接受數學知識。
三、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們對于數學素養這個概念還沒有完善的界定標準,但是人們已經認識到了數學素養的重要性。不同的國家關注點不同,但有共通性,也就是說,學生能否學好數學,最直接的影響因素就是數學素養,這也直接決定了一個學生數學素質的高低,甚至影響到了未來的國民素質。我們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得知,在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最容易培養他們的數學核心素養,也就是說,要讓學生掌握數學思維,了解數學文化,即人文數學意識和數學意識。
1.數學人文
在研究數學人文的過程中,關注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主動了,是否是自愿的。如果學生對這門科目感興趣,那么即使遇到再多的困難,再難解決的問題,也能夠堅持下去。并在這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樂趣、發現數學知識的美。教育工作者要創設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人文素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我們在學習面積單位這個知識點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具體內容創設故事情景。以《阿凡提的故事》為例,阿凡提和巴依老爺共同簽訂了契約,契約內容是“將自己的院子的60米,以10元錢賣給巴依老爺,明日就將院子的60米交給巴依老爺,永不反悔。特此證明!”但當阿凡提得到10元錢之后卻不承認這個契約了。這個時候,人們才發現其中的陷阱所在,那么,學生能否發現其中的陷阱呢?
這樣的故事情節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進入到了故事情景中。學生為了探究其中的真相,就會跟隨教育工作者的腳步,學習更多的知識點。這個過程中,既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發現了數學的趣味性。
2.數學意識
數學意識包含多個方面,如,數學的空間概念和符號意識,等等。如果一個學生有較強的數學意識,那么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就會更加輕松,而且會有意識地把數學問題和生活問題結合在一起,根據自己的解題思路,舉一反三,快速找出正確的答案。如果在課堂中進行教學,我們就要鼓勵學生把數學問題和實際生活聯合在一起,在思考的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
例如,我們在學習“條形統計圖”相關知識點的時候,教育工作者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把自己家的電費統計下來,做成表格,并計算平均每個月的電費是多少”。之后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探討,每個學生都可以和同學進行電費的對比。在這過程中,學生的數學意識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以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也會自覺地把問題和現實生活結合在一起。
3.數學思想
數學思想是學生在自愿學習的基礎上產生的,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讓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方法,成為一個會學、善學的人。也就是說,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遇到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會利用自己掌握的數學知識進行推算,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抽象的問題現實化,并建立數學模型。教育工作者在這過程中起到引導的作用,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問題,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學會利用數學思想。這樣,學生既能理解相關的知識點,又能掌握這個知識點。
四、結語
為了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教育工作者要在教學過程中增加生活元素,并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積極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調動自己的思維,解決問題,并在這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周麗萍.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研究[J].成才之路,2017(2):28.
[2]范鋒紅.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教育:文摘版,2016(8):137.
[3]劉曉萍,陳六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成要素分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6(4):42-45.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