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初中物理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物理知識,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態度,這能夠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初中物理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特點,創新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在物理課堂上活躍起來,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品質。
關鍵詞:初中物理;科學精神;培養策略
引言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以及素質的培養,從而讓學生實現全面發展、終身發展,其中培養科學精神就是十分重要的一點。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初中物理教師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滿足新課程改革要求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精神,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整體質量,更好地完成初中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1]。
一、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明確物理教學的目標,設計的教學內容應該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需求,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積累更多物理經驗,掌握物理學習規律。教師要做好備課,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能力水平,給不同水平的學生設計差異化的學習內容,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物理課堂上有所收獲。教師要把教學內容的安排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密切關注學生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新問題,使初中物理知識點構成一個條理清晰的知識網。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還要做到教學內容的多樣化,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2]。
二、應用現代教學技術
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豐富,為物理教學活動增添較強的趣味性,從而為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奠定良好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物理知識以圖片、文字、聲音、視頻和動畫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物理知識內容,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的進一步發展[3]。
例如,在學習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力與運動”這一單元時,慣性是其中的重點與難點,學生通過教師的講解很難深入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將這一難點輕松化解。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工具給學生進行知識演示,讓學生用心觀察這一現象:在小車上豎立一個木塊,小車前進的路上設置一個障礙,當小車快速行駛遇到障礙物時就會立即停止,雖然小車停下來了但是上面承載的木塊卻掉到前方。雖然這一現象看起來十分簡單,但是想要徹底解釋清楚較為困難,若是教師僅僅照本宣科對學生進行講解,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且由于知識十分抽象,所以學生也無法正確理解。為了解決這一現象,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分解性、可控性和再現性等特點,通過回放、畫面定格和慢鏡頭等方式分析和講解小車和木塊之間的關系,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加深對物理知識本質的理解,形成正確的物理概念。教師在物理知識教學過程中巧妙利用多媒體設備能夠促進課堂結構進一步優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物理知識是通過實驗探究出來的,教材中也蘊含著很多物理實驗,所以實驗在物理中是很重要的。在實驗過程中,能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來消除對物理教材內容的質疑,驗證自己的猜想,從而有利于學生科學精神的培養。
例如在教學《噪聲及其控制》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生活中控制噪音的例子進行列舉。比如為了使高速路上的車輛的噪音不吵到小區的居民,高速路的兩側會特地裝設防燥護欄;會議室會特意加裝一層海綿狀的防燥層。在列舉完后,學生可以對噪音的控制有一定的了解,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一個簡單的控制噪音的小實驗。實驗所需要的材料為:紙盒子(可以放入手機的)、衣服、剪刀。具體的操作步驟為:學生先拿起手機隨機播放一首音樂,然后將手機放在紙盒子里,聽一聽聲音是否有所減弱。隨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紙盒子拿衣服包裹起來,再聽一聽聲音是否有減弱。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拿剪刀在紙盒子上開幾個孔,聽一聽聲音有沒有變化。通過親自操作這個實驗,學生不僅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還可以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探究欲望,促使學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加深,還可以有效的將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高,有效的促進學生的思維的發展,讓學生的科學精神得到一定的培養。
四、評價融合物理學史,堅定科學信念
將物理學史引入到課堂評價中,不僅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還可堅定學生的學習信念,讓學生以物理學家為榜樣,學習他們身上的優秀品質,養成終身學習意識,消除學生對科學研究的神秘感。物理學史的滲透可幫助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建立起聯系的觀點,學會全面、客觀地分析問題,而不是迷信權威和標準答案,這樣有利于改變學生固有的思維習慣,容易接受新知識。物理學史的滲透可培養學生提出科學問題的能力,學生深刻地理解物理探究過程,使他們的思想更加開闊,積極地投入對科學的研究,使學生終身受益。物理學史的滲透還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變學生馬虎的習慣,能夠向物理學家一樣嚴謹地對待每一個物理問題,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錯誤,領悟科學探究的真諦。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必須要認清當前的教學形勢與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學生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符合個人發展與社會發展的關鍵品格與能力,其中科學精神的培養十分重要,初中物理教師應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從不同角度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為學生今后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江德如,林欽.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12):4.
[2]周金明.初中物理教學中科學精神的培養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43.
[3]陳懋.基于科學精神培養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與探索[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20,49(16):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