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麗
摘要:新時代的素質教育理念下,強調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包括學習基礎薄弱的學困生。作為初中班主任,應尊重學困生的自尊心,正確認識學困生,結合學困生的特殊性,采取有效的轉化方法,彌補學困生在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有效培養學困生的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從而促進班級內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新時代學困生的現狀,探究初中班主任對學困生的有效轉化方法。
關鍵詞:新時代;初中班主任;學困生;有效轉化方法
學困生是指學習成績暫時比較落后的學生群體,在初中的每一個班級內,均存在著部分學困生,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困生在班級內的表現主要為:上課期間分散注意力,作業不能及時完成,對學習不感興趣,導致學習成績較差。面對學困生,教師應從多個維度剖析學困生的問題,分析學生的家庭環境和性格特征,優化學困生的學習和成長,從而實現優質的班級管理工作。
一、傾聽學困生心聲,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迅速發展的關鍵期,在與他人進行交流時,能夠坦誠自身的想法。初中班主任應積極與學困生進行交流,傾聽學困生的心聲,利用多元化的通訊設備,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從而探查學困生的內心想法。談話是班主任了解班級內學生想法的重要方法,教師在談話過程中,順應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循循善誘,引導學生分析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的解決問題,糾正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錯誤和思想,從而轉變學生的學習觀念,正視自己的問題,并積極尋求教師和家長的幫助,努力的實現自身學困生身份的轉化[1]。
例如,班主任應對學困生進行階段性的談話,在談話過程中應注意細節,通過傾聽學生內心的想法,觀察學生的肢體語言和微表情,并針對學生的問題,教導個性化的解決方法。在談話過程中,教師應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自尊心,采取鼓勵教育的方式,學會傾聽。部分班主任在與學困生進行交談時,會打斷學生的說話,這種行為會扼殺學生在談話過程中的主動性,導致對教師的談話存有戒心,對班主任自身持懷疑態度,成為師生良好關系的阻力。初中階段的學困生均希望得到班主任的關注,渴求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班主任應積極與學困生進行交流,除日常的談話外,還應利用微信、QQ等通訊手段,與學困生實現線上線下的無障礙交流,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能夠隨時隨地的尋求教師的幫助,在一次次的交流合作中,更加的信任班主任、依賴班主任。
二、合理評價學困生,構建全方位的考核機制
學困生僅僅是指在學習方面欠缺能力的學生,但不能因學習基礎薄弱,而對學困生進行全面的否定。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思維方式和能力,部分學困生有著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因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合理評價學困生,對學困生的德、智、體、美、勞等素質進行全面的評價和考核,從而激起學困生的自信心,讓學困生發揚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并借助班主任的幫助,努力改善自身的學習現狀,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2]。
例如,班主任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挖掘學困生身上的閃光點,組織乒乓球、京劇、繪畫、音樂等多種班級社團,讓學生自主選擇社團,并定期開展社團活動比賽,讓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特長,發揮自己擅長的優點,從而找到自己在班級活動中的定位。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時,除考查學生的成績外,還應合理評價學生在課堂中的行為表現,結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評價,考核學生在社團、活動和實踐中的表現,讓學生在班級考核和評價中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有效彌補學習缺陷的基礎上,轉變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心理狀態,讓學生在評價結果中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驅動學生自主學習,并積極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根本上改善學生當前的學習效果。因此,在轉化學困生時,班主任應采取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方法,并結合多元化的內容進行評價,從而調動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利用全方位的考核機制,發揮評價的教育助力作用。
三、進行家校合作,實現學困生轉化的一致性和連貫性
學困生的學習問題不僅僅局限于班級管理內部,還涉及到家長的家庭教育。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著重大的影響。針對學困生出現的學習問題,班主任應尋求家長的幫助,開展有效的家校合作,促使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一致、連貫。部分學困生的家長忽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忙碌于工作,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和心理成長,導致學困生群體極度缺乏關心和關注。因此,班主任應積極尋求家長的幫助和配合,加強與家長的溝通[3]。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家校互助平臺或者常用的通訊設備,聯系學困生的家長,針對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探討,從而促使學困生在學習方面的進步。在中考壓力下,部分家長對孩子的期待過高,讓學生參加大量的課外輔導,導致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學習成績不能通過大量的練題提升。班主任應結合每一位學困生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的規勸學生,在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基礎上,減少不必要的課后輔導,讓學生能夠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利用課堂時間掌握學習重難點,從而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率,有效改善學困生的現狀。因此,家校合作是轉化尋困生的必要方法,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是提升學困生學習水平,改善學困生現狀的有效手段,教師應積極與家長溝通,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機制,促進學困生的全面發展。
結束語:
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素質教育理念在我國大中小學普及并貫徹落實,新課程改革強調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面對初中階段的學困生,班主任教師應正確面對,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用愛心、耐心和信息,使用有效的教學方法,積極傾聽學困生心聲,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以鼓勵教育的方式,合理評價學困生,構建全方位的考核機制,進行家校合作,實現學困生轉化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努力提升班主任的學困生轉化水平,調動學困生群體的效能,將學困生轉化為學優生,為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京偉. 談談初中班主任對學困生轉化的有效方法[J]. 青春歲月,2019(23):265.
[2] 馮凱. 走出困境點燃激情——初中班級管理中學困生產生的原因及分析[J]. 中外交流,2020,27(8):145.
[3] 楊世睿. 精準幫扶在初中學困生轉化中的作用分析[J]. 新課程,2021(33):80-81.8A15BC7D-4C80-43F3-837E-904FA4F9E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