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藝
摘要:信息時代的到來促使多媒體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雖然多媒體技術有生動形象性,可以生動直觀的展示知識,但無法促進學生思維的發散。此時教師可以考慮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應用思維導圖。借助多媒體技術下的思維導圖,展現抽象的知識內容,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小學語文;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圖形工具,具有發散學生思維的作用。新課程改革早就言明教師應該對思維導圖充分應用。在以往的語文教學中,少數教師雖然有應用思維導圖,但只是利用板書的方式繪制思維導圖。事實上,應用思維導圖的方式不僅只有這一種,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思維導圖。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應用思維導圖,簡化知識概念,突破教學難點,展示學習思路。促使學生發散思維,主動學習知識,理解抽象內容,提高學習效益。
一、課堂導入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
小學生具有顯著的學習特點,如注意力不集中、上課投入較慢。為了學生可以迅速投入小學語文課堂學習,完成課文學習要求,相關教師應該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借助多媒體技術繪制思維導圖,以課文整體為基礎構建思維導圖框架,促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層次進行研究,以思維導圖清晰認識到學習重點和課文結構。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火燒云》一課時,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課文的關鍵詞“火燒云”,以此繪制思維導圖。學生們需要根據關鍵詞啟發自身的思維,根據多媒體技術對火燒云的活動進行觀察,閱讀課文后完整化思維導圖的分支,如“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發生變化”、“火燒云下去了”等。以思維導圖為結合點展開思路,深刻理解課程內容。完整化分支后,學生又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延伸出不同的分支,并在這些子分支上明確關鍵詞。如“火燒云上來了”的子分支上為“小孩子的臉、大白狗、紅公雞、黑母雞”;“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發生變化”的子分支上“形狀變化、顏色變化”;“火燒云下去了”子分支上則要概述“恍惚、揉眼、沒有了”等等。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課文的整體結構,學生們借助思維導圖整體把握和分析課文內容,優化課文閱讀,為后續學習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
二、課文閱讀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
語文的特性是邏輯性強、比較深奧。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們要明白語文學科的特性,了解課文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部分,研究以往應試教育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應試教育不適于現如今課程教學后,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現階段思維能力、課文理解能力、知識面的不足。認知到培養學生自我認知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后以學生為主體,應用多媒體技術構建思維導圖,啟發學生,讓其在課文內容的自主學習中對自己的思維結構圖進行構建,從而理解課文,培養語文素養。如在《匆匆》教學中,第一步,指導學生自己閱讀課文,對該篇文章的思維導圖進行列舉。第二步,對學生提問,如“為什么作者要說日子一去不復返”“全文是如何寫出‘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等,通過解答問題,對自己列出的結構圖進行揭示。第三步,學生們以自己對該篇課文的理解,提取出本篇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之后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完整的思維導圖進行繪制,學生們根據展示的思維導圖討論整理,通過對“匆匆”二字含義的理解全面掌握課文。這種方式可以發揮多媒體技術和思維導圖的作用,深化學生記憶,培養學生獨立動手和繪制導圖能力,發散學生思維的同時使其自主解決問題。
三、語文寫作中應用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由此可見寫作教學的重要性。對學生而言,寫作教學既是對自身閱讀能力的考查和檢驗,也是對自身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調查發現,現階段許多學生畏懼語文寫作和抵觸寫作,多數學生盲目寫作,少數學生缺乏寫作素材。學生們普遍為了寫作而寫作,只在于應付教師完成任務,很少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情感。如此情況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該多方面應用多媒體技術,以多媒體技術為前提應用思維導圖。教師們借助多媒體,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不同類型文章的寫作要點和寫作思路,指導學生,幫助學生梳理寫作思路。學生們需要根據思維導圖,形象記憶不同類型文章的構思著力點。以寫景狀物類的文章為例。如果學生描寫的是植物,需要在思維導圖的寫作要點上書寫顏色、氣味、形狀、生長變化等,明確寫作順序,如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等。寫物品時,思維導圖的關鍵詞則為用途、來歷、形狀和性質。在語文寫作中借助多媒體技術構建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明確寫作要點和注意事項,發揮思維導圖作用,培養學生良好語文寫作能力,提升學生整體水平。
除此之外,作為小學語文教師還應該考慮在復習課上應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眾所周知,思維導圖的特點為簡單細化,若是在語文復習課上運用思維導圖,那么學生們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整理歸納知識,對圖文并茂的線狀結構圖進行制作,全面理解課文。如教師在開展《金色的魚鉤》教學時,運用多媒體圖文并茂的展現出思維導圖,以老班長為關鍵點,對重點知識內容進行拓展延伸。學生們對知識之間的關聯進行思索,理順課文線索,回顧課文重點,記憶關鍵內容。在復習課上運用多媒體技術下的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所學知識,在腦海中形成結構體系。
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的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思維的發散和能力的提高。針對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課程導入環節、復習環節,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中都以多媒體技術為基礎,應用思維導圖。發揮學生主體性,激發學生興趣,利用思維導圖展現出文章脈絡,幫助學生梳理思路。
參考文獻:
[1]張紅梅. 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學生·家長·社會:學校教育, 2020.
[2]朱圣容. 試析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古詩教學中的運用[J]. 課外語文, 2020(6):2.
[3]農意菲. 以"思"促教以"圖"促學——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語文課內外, 2020.
[4]胡金磊. 關于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思考[J]. 讀寫算, 2020, No.1160(13):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