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茜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學科,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可以有效滲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領域,在實際生活中可以有效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所以,數學學科具有廣泛意義上的實用性。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一定要切實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把數學的問題有效情境化、生活化,和生活實際有效聯(lián)系在一起,提升數學學科本身的興趣點,有效指導學生從興趣出發(fā),用數學的思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生發(fā)出數學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學習興趣;培養(yǎng)策略
數學課程作為一項實用性課程,其課程質量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當前眾多教師將主要的教學精力放在了學生的知識記憶能力上,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不足。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策略,希望能提升數學課程教學成效,為學生數學知識學習和應用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小學階段的學生無論是個人思維能力還是知識學習能力,都在快速發(fā)展。在這一時期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不僅能深化學生的數學理解,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學習數學知識的內在動力,實現數學課程質量的提升。但是在當前,眾多數學教師的主要關注點放在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上,忽略了學生興趣對其數學學習成效的重要影響。那么針對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學生應用不足、興趣缺乏等問題,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創(chuàng)新數學課程形式,提高數學教學成效。
一、課堂設計方面
以“實現課堂的有效性”為目標,根據當前不同小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學習掌握的整體水平,以激發(fā)、重視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覺意識,以不破壞小學生對數學的原有知識構建為界限,不斷更新改革小學數學教學內容、進度和環(huán)節(jié)設置。改變壓抑的數學教學方式和環(huán)境,將學生的思維吸引到課堂教學上來。
例如,開設數學情境課堂,可以是競拍會,也可以是菜市場。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設計一些符合小學生數學水平的數學問題,讓小學生在演示情境的過程中解析數學問題。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小學生積極認真地學習、鞏固數學理論知識,調動數學課堂的學習氣氛,將數學課堂的學習變?yōu)橛行W習,還有利于學生將數學邏輯思維帶到日常生活中,增強小學生數學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等,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加強基礎教學設施建設
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舒適、整潔的學習環(huán)境,利于學生全身心投入數學學習中去。例如在硬件設施方面,增加小學生數學活動中心的建設,從而增加課外小學生的數學相關趣味活動。修葺破舊老化的教室,不斷擴大、優(yōu)化學校的教學設施等,為小學生打造一個舒適、多樣化的學習空間;軟件設施方面,不斷引進教育人才,增加師資力量。創(chuàng)設學習氛圍濃厚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課堂,使小學生能夠在舒適的環(huán)境下學習數學知識。對于“有效課堂”目標的實現,學校方面的基礎教育教學設施的建設和改善起著“基石”的作用,只有先把基礎基石打好,才能夠更加穩(wěn)固地修建上層建筑。
三、家長方面
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尤為重要,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和行為方式。因此,家長應積極配合,用心引導,保護孩子的探索欲、求知欲與好奇心,對于孩子提出的問題,即使自認為非常簡單也要耐心解答,并且引導孩子以興趣和好奇為出發(fā)點進行自主探索、自主尋求問題的答案,然后舉一反三,對于孩子來說,探索答案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家長在為孩子解答問題的同時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孩子全面發(fā)展。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是多元化、多種多樣的。因此,除了在課堂上的數學學習之外,工作之余多關注孩子,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多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的實際運用并講述給孩子聽。讓孩子逐漸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激發(fā)孩子對于數學理論知識的興趣和探索的欲望。這個過程就是一個鞏固數學知識的過程,既能激發(fā)孩子對于數學知識的神奇感嘆、好勝心、興趣和成就感,又鍛煉了孩子的數學能力,一舉多得。家長積極配合對孩子進行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是有效課堂的另一種形式的體現,有利于小學生將所學習、掌握的小學數學理論知識親自運用到日常生活實踐中去,不僅對于小學生更進一步地鞏固數學知識有幫助,而且對于鍛煉與培養(yǎng)小學生健康的身心體魄,養(yǎng)成積極樂觀向上的價值觀、人生觀有長久的積極影響。
四、教師層面
積極主動地參加教科研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教學方式方法,認真負責,用心創(chuàng)設數學教學情境課堂,杜絕無效的數學知識傳授教學,構建整體的數學教學結構觀念。注重課堂上數學知識教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而不要單方面地關注數學知識教育教學的數量和速度。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內容,讓小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小學生主動地認識和學習數學知識,體驗獲得數學知識的成就感,激發(fā)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和新鮮感。摒棄學生坐在下面被動地接收老師所講的內容為主的教學方式,將“以教為主”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椤耙詫W為主”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探索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愿意進行數學學習,而不是被迫地成為數學成績的“奴隸”。同時,教師應以“強化鞏固自己”為基準,不斷進步提升,打磨自己的數學知識能力。利用數學學科的邏輯性、公式化、法則化的特點概括出一套應用性強的解題通用方法技巧教授學生,讓學生在掌握通用技巧后,逐漸理解數學知識的奧妙,其數學成績有明顯的進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增強學生在數學方面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這樣學生就會越來越愛學習數學知識,將成就感轉變?yōu)轵寗恿?,驅動學習數學成為興趣,成為習慣。
五、總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融入簡單、生動的生活情境,以真實情景的內涵促進學生的理解,同時隨著教學的深入,融入更為豐富的生活情境,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通過生活情境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新龍. 有效課堂,重在興趣——論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 新課程,2021(30):99.
[2]黃歡.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策略探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