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大單元主題教學應用于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能起到優化課程結構、凸顯主題意義、落實核心素養等作用。開展大單元主題視域下的英語寫作課程教學時,教師要注重語用情境、實踐契機與例文資源的選擇與運用,以高品質課程資源強化課程的育人功能。基于此,文章以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質量為目標,淺談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優勢、應用要點和應用策略。
【關鍵詞】大單元主題;初中英語;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何沙沙(1988—),女,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大關中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中提出“以主題為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這一重要教學指導意見。初中英語教材常以特定情境或人文主題為切入點,圍繞一個單元主題組織單元學習內容,以不同類型的語言學習材料為依托,形成集文化、語言知識技能、學習策略于一體的單元式學習集群。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的應用既符合《課程標準》的指導意見,又符合教材的設計理念,能使初中英語課程教學更具針對性。
一、以大單元主題教學指導初中生英語寫作的優勢
(一)優化單元教學結構,挖掘單元寫作教學資源
將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能加強單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教學結構的聯系,促使單元內部教學資源得以進一步被挖掘和利用。教師應立足于單元整體視角和階段性寫作教學目標,綜合設計單元寫作教學計劃,抓住單元中蘊含的寫作教學契機,將之整合、排序、重構,使寫作教學化整為零,滲透到整體單元教學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單元內部的寫作資源能得到合理利用,單元教學結構也能實現統整性優化。
(二)聚焦單元主題意義,挖掘單元人文主題內涵
將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開展單元主題探究活動,能夠促使學生重視單元主題意義。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主題意義探究融合了語言知識技能、文化常識、寫作策略等元素。學生能在探究主題意義內涵的同時深度培養多元寫作能力。同時,人文主題內涵是學生形成文化意識、生發文化感悟的重要基礎,學生對單元人文主題內涵的理解越深刻,則寫作內容越具有可讀性,越能提高寫作質量。二者呈相輔相成的關系。
(三)積累英語語用經驗,落實英語核心素養目標
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四個發展維度。應用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能創造充分的實踐訓練契機,為學生發展英語核心素養提供更多的機會。學生能在探究單元主題的過程中發散思維,提升思維品質與學習能力,在解讀大單元信息的過程中落實文化意識培養目標。也就是說,立足單元整體的寫作教學設計,能使課程兼顧寫作教學目標和核心素養發展目標,促使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獲得提升。
二、大單元主題視域下初中寫作課堂的教學要點
(一)創設豐富的語用情境,拓寬學生語用思路
在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下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情境的多樣性設計是不可忽視的教學設計要點。多重情境的創設和應用能助力學生了解同題異構作文的應用路徑和差異化體裁作文的寫作思路,從而啟發學生的寫作思路。學生能在不同主題的多樣化情境中獲得實用性寫作啟示,豐富寫作策略與經驗。
(二)創造豐富的實踐契機,積累有益寫作經驗
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需要提供豐富的實踐契機,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實戰中取得進步和發展。在大單元主題教學視域下,教師可以從教材中提煉寫作元素,開展豐富的寫作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持續寫作和修正的過程中自主歸納有益的寫作策略,積累大量語言經驗[1]。
(三)梳理統整性主題脈絡,深化寫作主題內涵
教師需將主題意義的探究作為單元教學的線索和主脈。學生對單元主題的探究深度決定了其作文的可讀性和深度。教師可以從單元整體角度出發,開辟出貫穿單元教學全過程的主題意義探究路徑,為寫作教學提質增效。
(四)提供豐富的例文資源,塑造高雅審美情趣
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優秀的寫作資源能為學生發散寫作思路、構建優秀標準提供有力支撐。因此,在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中,教師可以依托教材內容、單元主題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供高質量、內容豐富的例文資源。通過學習優秀例文,學生更容易寫出有思想、深層次的作文。
三、初中英語大單元主題寫作教學策略
(一)依托大單元寫作教學目標,制訂教學計劃
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學情出發,結合單元內容和教材中寫作模塊的具體要求,制訂寫作教學總目標。其次,教師可以將總目標分化為語言組織目標、寫作構思目標、體裁掌握目標等多個層面的子目標。最后,教師再尋找上述寫作目標在教材教學中的契合點,將目標分別融入單元中多個模塊的教學中,形成完整、連貫的單元寫作教學計劃[2]。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9“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為例。教師通過解讀單元教學內容和單元主題意義可知,本單元主題圍繞“喜愛的科目”展開。圍繞這一人文主題,教材設計了“Section A”和“Section B”兩大教學模塊。其中“Section A”包含語法教學、情境對話教學等重要內容,重在語言積累與建構;“Section B”則包含聽力、口語交際、書面表達、閱讀等主要模塊,重在語言實踐與應用。教師可以將大單元寫作教學目標設計為“培養學生的話題寫作能力,讓學生掌握書信體、散文體作文的撰寫方法,體會觀點類作文的邏輯結構和語言風格”。接著,教師可以將子目標分層融入教學模塊中。以“培養學生的話題寫作能力”這一子目標為例,這一目標適合融入單元“Section A”的“1a、2a、2c、2d”等模塊中。這些模塊既包含情境又包含與“喜愛的科目”有關的重要句式。教師可以在落實語言知識目標的同時滲透話題寫作指導意見,以兼顧寫作目標的落實。
(二)依托大單元理論知識結構,統整寫作素材
確立大單元寫作教學目標后,教師可以從寫作的語言要素入手,幫助學生積累話題寫作所需的語言素材,讓學生“有話可寫”。在大單元主題統領下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單元主題作為語言知識的統整依據,圍繞單元主題編排語言知識(詞、句、段)結構,使單元語言知識結構更符合學生的寫作需求,方便學生在寫作時能從中汲取有用的部分加以應用和改編,從而充實寫作內容,提高寫作質量[3]。
以Unit 9“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寫作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按照由小到大的順序,統整單元語言知識結構,如下所示。
(1)單詞:科目類單詞(Chinese、English、music、
math、history等),關聯類單詞(but、because、why、when等),觀點類單詞(favorite、like、love、hate、dislike);
(2)句式: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My favorite
subject is...;
(3)句段:Why do you like...(subject) ?, I like (subject)because...;
(4)話題:Favorite subject, reasons for liking the su-
bject, views on the subject, views on learning, etc.。
結合上述語言知識素材,學生能初步掌握與本單元話題有關的語言表達要點,依托情節或情境需要較為迅速地構思寫作內容,完成話題作文的撰寫。
(三)依托大單元寫作培養方向,創設寫作情境
情境是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必要構成部分。在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寫作思路以具體情境為發散依據。為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創設存在共性與差異性的情境,作為學生寫作的輔助性材料。從人稱角度出發,教師可以結合單元寫作主題,稍微修改情境信息,創設以對話形式、獨白形式、第三人稱形式為主的寫作活動,為學生發散寫作思維提供具體方向;從體裁角度出發,教師可以調整情境內容和寫作意圖,為學生設計書信體、散文體、詩歌體、通知文件、倡議書等多元體裁寫作任務,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經驗。差異化寫作情境能將教學目標指向不同的寫作培養方向,促使學生提升寫作能力[4]。
例如,在教學Unit 9“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
“Section A”的“2a”模塊時,教師可以結合該模塊內容,創設班級對話討論情境,為學生布置微寫作任務:“Write a dialogue about your subject preferences using a two-person dialogue as the language model.”。再如,在“Section B”的“1c”模塊,教材出示了某學校的課程表,教師可以依托該課程表創設教學情境,請學生完成以下微課程任務的寫作:“Take the first person monologue as the writing point of view,take the prose style as the writing style, write a composition, introduce to the studen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and the in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in the study of the week.”。
上述寫作情境、寫作任務與單元教學內容深度契合,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多元寫作能力,為學生提供寫作訓練機會。
(四)依托大單元主題意義元素,組織寫作活動
開展大單元主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從主題意義的角度出發,將實踐寫作與主題探究相結合,組織實踐類寫作教學活動。對主題意義的深度挖掘能從寫作內容、寫作思想、寫作情感、寫作觀點等角度優化整體作文質量。教師可以從單元主題的文化拓展內容、生活實際意義、觀點思想等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在深探單元主題意義的同時,將對單元主題的理解融入寫作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拓展材料并配套設計寫作任務,使學生在單元主題的基礎上了解相關中外文化,深化對主題內涵的覺知;組織學生進行生活化討論,引導學生共同探究單元主題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情境或實際意義,據此布置觀點類作文。豐富的實踐活動和主題意義探究活動,能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5]。
以Unit 9“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寫作教學為例,本單元旨在引發學生對各門科目的討論。從“favorite subject”出發,教師可以進一步拓展單元寫作主題意義。
(1)Set up a correct learning concept, objectively look 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ubjects.
(2)Set up a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explore the interesting points of the learning contents of various subjects.
(3)Chinese and foreign students'learning subjects.
(4)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ubject culture.
在學生深化對主題意義的認知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寫作任務,讓學生在寫作中融入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增強習作的思想性。
(五)依托大單元主題學情,指導寫作思路
寫作指導與寫作修改,是寫作教學的必要構成部分。在大單元主題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習作成果和具體學情,為學生提供適宜的指導意見。教師可以將寫作修正指導分為糾錯指導、結構指導、觀點指導、語句指導等階段。開展習作指導時,教師可以指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統一指導;學生完成糾錯后,教師可以從寫作結構的角度出發,指導學生的寫作邏輯,助力學生優化作文結構;教師還可以從作文觀點出發,指導學生雕琢寫作細節,融入好詞好句,使學生的作文質量獲得質的提高。
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將寫作指導教學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教師可以結合學生作文中的問題,對學生進行指導,如“This composition is well written, but there are a few deficiencies in the following areas. My revision is...”;學生初步修改作文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優化作文結構,提供“Total score structure、opening point structure、story development structure”等作文結構思路;最后,教師可以滲透英語俚語、名言警句,如“Knowledge makes humble,ignorance makes proud.”“There is no end to learning.”,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提高學生的作文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寫作教學是重要的語言學習任務和教學模塊。在寫作教學中應用大單元主題教學模式,能有效提高初中英語寫作教學質量,為學生發展寫作能力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教師可從大單元教學的目標、理論知識結構、寫作培養方向、主題意義元素、學生學情表現等角度出發,進行寫作教學計劃、寫作素材整理、寫作情境創設、寫作任務設計和寫作思路指導等教學規劃,使寫作教學更具實效性,更符合教材的設計初衷。
【參考文獻】
[1]李萍.基于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的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實踐研究[J].校園英語,2022(33):72-74.
[2]鄒莉敏.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英語單元主題寫作教學實踐[J].新課程研究,2022(22):22-24.
[3]楊彩琴.淺說大單元理念下的初中英語以讀促寫[J].新智慧,2022(12):90-92.
[4]施燕容.大觀念視角下主題意義引領的初中英語單元復習教學實踐:以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 7“Food Festival”單元復習為例[J].校園英語,2022(1):100-102.
[5]繆媛媛.初中英語單元主題寫作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學生英語,2021(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