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是獲取語文知識的關鍵途徑之一,而閱讀材料的廣泛性和復雜性對學習者的語文閱讀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的工具,它能夠連接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是改變學生閱讀方式的重要載體;它還能夠將語文閱讀的難題進行邏輯劃分,并運用關聯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以輕松的方式掌握語文學習的重點、難點,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文章對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進行探究,旨在使語文課堂更有層次感,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張玥(1992—),女,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華潤實驗小學。
新課改背景下,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可謂突飛猛進。語文是基礎性學科,也是學生學習進步的基石,因此,教育界對語文學科的關注度逐漸提高。思維導圖建立在提取、拆分、總結文章重點的基礎上,以圖像的形式呈現知識內容,便于學生理解、記憶。閱讀理解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將思維導圖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語文學習的重難點,提高學習質效。
一、思維導圖的應用要點
思維導圖是一種結合圖形和文字對一篇文章進行分析整合的學習模式,其將人的左腦邏輯條理、條例、文字、數字和右腦圖像、現象、顏色、空間、整體相結合作用于事物中,能夠提高學習者對事物的解讀力和理解力,增強學習者的思維能力、聯想能力和創造能力。思維導圖在表現形式上一般呈樹狀結構,由主體向各個分部延伸,各分支又串聯成網狀,能夠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整合概念,對語文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1]。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時,首先要明確主體原則。主體是思維導圖的關鍵部分,學生在明確主體的基礎上,將閱讀內容細分,利用思維導圖理清文章各個重點之間的關系,以此牢牢抓住核心部分,才能更好地開展后續的語文閱讀。同時,這可以提高學生對文章細節的把控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文章內容。其次,要保持知識內容的完整性。這要求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時不僅要熟悉全文內容,還要總結全文的知識點,避免以偏概全的解讀。最后,思維導圖的形式不是固定的,學生的思維天馬行空,教師應尊重學生,只要學生能抓住核心點知識,不偏題、不以偏概全就是合格的。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重要意義
(一)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小學生處于具象思維發展階段,由其思維和認知特點可知,他們對圖片信息的接受程度較高。思維導圖這種形象的、具體的學習模式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具體而言,小學語文教師可以使用不同的顏色、符號在思維導圖中呈現關鍵詞、課文主題、人物關系等,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思維方式繪制思維導圖,在自主思考與探究后理順文章的邏輯,并對文章進行系統分析,深入理解知識點[2]。
(二)創新學習的方式方法
思維導圖不僅可以幫助教師檢測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缺陷和難點,而且可以完善教學框架,進一步優化語文教學內容。語文教學注重思維引導,通過思維導圖的創新方式,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對語文教學的思路進行整體規劃,利用創新的教學方式、科學的教學計劃,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借助提問的技巧,指導和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整體水平,開拓新的語文教學視角。
(三)促進知識的銜接
學科思維導圖不僅能夠對語文閱讀教學起到促進作用,它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也具有承上啟下的銜接作用。思維導圖可以分析語文課程的整體結構,體現知識的廣泛性、復雜性,引導學生結合已學知識理解新知識,從而為語文整體知識的復習和回顧奠定基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而思維導圖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能動性,既有助于學生預習語文知識,也能促進學生串聯鞏固知識點,使學生對知識做到整體把握、融會貫通。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學生完成思維導圖繪制的基礎上,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晦澀難懂的知識點,幫助學生補充完善思維導圖,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推動語文教學高質量發展[3]。
三、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意識有待更新
傳統的教學思想下,“教什么”比“怎么教”更為重要,即強調內容比方法重要。在此影響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課程設計上存在一些誤區,即側重于知識教學,注重讓學生朗讀課文、抄寫字詞、背誦句段等,想要面面俱到,但實際上未能抓住教學的重點,導致學生找不準學習的方向,學習效率較低,效果不佳。
(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進行課程設計的時候,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沒有以學生為主體,而是從自己的教學行為出發,注重口頭講授,課堂內容空泛、籠統、抽象,缺乏與學生互動的環節,對于學生能不能聽懂,能聽懂多少,重、難點學生能否抓住等情況不了解,從而導致課堂效率低下[4]。
(三)教學方式方法單一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的狀態,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得課堂枯燥、乏味,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不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甚至導致學生產生消極、厭學的情緒。
(四)過度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設備可以生動形象地描述各種教學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因此深受小學生的喜愛。但部分教師本末倒置,在課堂中大量使用動畫、視頻等多媒體資源,使學生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小學生的思維還不成熟,受到教師的影響,回到家里也要求家長播放動畫、視頻。長此以往,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利,學生難以深刻地理解知識。
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有效路徑
(一)可視化教學,科學選擇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整合資源,展示教學的整體規劃,使學生直觀地了解教學的目標、教學的意圖、教學內容的整體框架,明確學習目標。例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教師可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展示本課的教學框架:一是認讀生字詞,要求學生掌握課文的重點詞語;二是通篇閱讀,總結文章大意;三是借助圖片,通過觀察小女孩的神情及其所處環境,猜測她的真實想法,體會她當時的心境,從而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四是小組討論,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五是根據教師給的框架,創編故事,給賣火柴的小女孩一個不一樣的結局。這樣的教學層層遞進,在此基礎上,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學習課文知識,對課文進行深入剖析,最后整合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掌握閱讀理解的方法和技巧。
(二)利用思維導圖掌握閱讀規則
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發散思維。教師可以根據文章的具體內容,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拓展延伸知識,使學生深入理解各類文章的相同點和差異性,豐富知識積累,掌握閱讀規則。例如,在講到古詩《贈劉景文》時,教師可以選擇引入同為秋天主題且意境相近的《秋涼晚步》,讓學生對比品讀。在講解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時,可以拓展李商隱的《贈荷花》中的“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讓學生從荷花的盛開中體會夏的生機勃勃,從荷花衰敗中體會秋的蕭瑟。在拓展閱讀中,學生深刻感受到不同季節的特點與詩歌的意蘊,從而能夠理解并總結閱讀材料所表達的核心思想和內涵[5]。
(三)繪制思維導圖,提升思維能力
思維導圖的優勢還在于讓大腦更快地接收、處理各種信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發揮好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思維導圖示例,輔以適當的講解和問題提示,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這樣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時,教師應先教授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基本方法,接著出示圖片,提問學生:“你知道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是什么樣的嗎?說一說你的依據。”“接下來,胡蘿卜先生因為這樣的胡子會遇到什么事呢?”在學生深入思考后,讓學生閱讀課文,并給出思維導圖示例,要求學生根據圖片提示繪制關于本課的思維導圖,使學生能夠完整掌握課文內容。
(四)組織小組閱讀,培養合作意識
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理分工,自主學習,在合作探究后力求構建完整的思維導圖。例如在學習《司馬光》一課時,小組內的學生可以分工合作,通過電子閱覽室或者其他網絡資源查詢司馬光的生平事跡,如司馬光小時候的一些故事等。學生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要將本組查到的背景資料與文章相結合,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教師要關注學生閱讀的進度,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自主閱讀環節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傳達的思想感情。最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思維導圖,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完善知識架構。另外,為了使小組閱讀更有針對性、靈活性,教師要對閱讀結構進行合理規劃,讓學生在掌握閱讀技巧、分清主次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理解與概括文章內容,提升閱讀能力。
結語
小學是學生積累知識和夯實基礎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身心成長和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語文閱讀不能生搬硬套經驗,也不能依賴機械記憶。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創新的思維模式和先進的教學方法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心理特點,借助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環境中拓展思維,打下堅實的學習基礎,進而能夠系統地展開語文閱讀深度學習。
[參考文獻]
龔夢媛.學科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實踐探究[J].數據,2022(11):70-72.
穆春燕.借“圖”發揮助力閱讀: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家長,2022(20):123-125.
李倩娜.鞏固基礎提升能力構建體系:學科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數據,2022(3):98-100.
杜曉娜.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C]//2021年教育創新網絡研討會論文集(一).北京: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597-599.
莫愛芳.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C]//.2020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昆明會場)論文集(上).昆明: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20:537-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