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解決高校中輔導員開展育人工作時存在的相關問題,本文以高校輔導員育人工作規范路徑為例,結合我國目前高校輔導員育人工作的現狀,對育人工作的重要性予以深入分析,并在過程中調查得到影響育人工作開展的主要原因,并給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輔導員在開展育人工作時能夠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自我思想教育,建立相對完善的自我思想理念。因此,在開展育人工作時需要提升輔導員的參與性,指導并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與思想觀念,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社會壓力。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育人工作,規范化路徑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12.038
0 引 言
近些年,國家對教育事業的發展予以大力支持,社會高等院校教學狀況的關注度顯著提升,在發展過程中,高校在保證優質教學質量的同時,強化了自身政治教育水平,實現了高校學生全方位發展。輔導員是高校教學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集較多,主要負責對學生的思想政治、就業方向、心理健康等進行統一教育和指導,其中,育人工作是高校內輔導員教育中的主要任務。
1 高校內輔導員育人工作規范化的重要性
開展育人教育可有效建立安定、和諧的校園環境,對于高校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顯著成效,同時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的主要措施,因此,各大高校在開展教育時要重視育人工作的價值[1]。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生活、學習中接觸最多的教師,同樣也對學生的心理狀態、生活概況最為了解,應該成為開展育人工作的主力軍,而隨著社會變化,學生的主觀思維意識發生波動,加上日趨增加的就業壓力,沿用原有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取得預期效果,輔導員需要重新思考工作方向,轉變育人工作的整體理念,讓該工作更具規范性、有效性,能夠滿足現階段高校內學生對于育人工作的預期,因此,可以說提高育人工作規范性是輔導員工作優化中的研究方向。
2 高校內輔導員育人工作現狀及存在的相關問題
2.1 工作現狀
我國的經濟實力、科技水平等在近年來顯著提高,人們也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活,大學生對于生活方式的選擇也逐年變多,思想觀念也會發生變化,不再將自身想法限制在一個統一領域內,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等成為了新時代大學生的標簽。但在調查和分析中指出,學生這些思想上的變化給輔導員的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且工作中涉及到的相關內容增多,此前,輔導員所負責的育人工作主要以政治引導為主,目前,將該工作內容劃分為就業指導、心理疏導、校園文化討論等,其教育理念涵蓋學生的情感生活、學習等,隨著輔導員工作壓力、工作任務的增多,高校內認為提高輔導員的崗位要求十分必要,要求輔導員不僅要擔任教師的角色,同時在課堂上要監管學生的聽課情況,結合學校制定的任務對學生予以管理等。各種各樣的繁雜工作分散了輔導員的大量精力,忽視了對學生的育人工作,從而導致了相關問題的產生。
2.2 育人工作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2.2.1 缺乏思想意識和服務意識
思想意識和服務意識是衡量育人工作有效性的主要依據,在現有調查和分析中顯示,多數高校內輔導員未具備兩種能力,且該問題主要體現在服務意識中。研究結果表明,當輔導員的思想意識、服務意識均達到相關標準,則在工作中更能有效應對潛在風險,做好預防和控制,在與學生交流中能夠充分站在學生角度考慮問題,了解到學生生活概況后可主動去解決學生的困難,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執行工作時不管面對任何學生均能夠保持公平公正的態度,構建了和諧的教育環境。
2.2.2 文化素質參差不齊
輔導員的文化素質在其工作中起著關鍵性作用,該作用主要體現在與學生的溝通中,具備不同文化素質的輔導員在溝通中所展現出的涵養和知識底蘊有較大差異性,對于交流結果會造成一定影響。若輔導員的文化素質較高,則學生在與之溝通時不僅可以將遇到的問題很輕松地表達出來,而且可以直觀感受到輔導員樂意解決自己煩惱的態度,有助于師生關系的提高,并在此過程中對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形成指導作用,讓學生對輔導員產生由衷的欽佩之情。若輔導員的文化素質較低,則學生在與之溝通時很難將問題清晰表述,而且在不理解學生的情況下無法有效解決問題,甚至以主觀想法為主,帶入到家長角色中,采取一味說教的方式進行溝通,很容易引發學生的反感。
3 強化高校內輔導員育人工作規范化的策略
3.1 規范輔導員的思想意識、服務意識
輔導員思想意識、服務意識的相關調查中顯示,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應的思想認識度,因此,高校可從加強輔導員的思想教育入手。讓輔導員明確崗位職責,并能夠帶入到崗位角色中,了解輔導員的具體作用和價值。與學生溝通時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和麻煩。輔導員是學生在大學校園里聯系最為緊密的人,做好這些工作不僅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能力提高,同時也影響著學院的和諧建設及自身的事業發展。只有輔導員充分意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將提高思想覺悟與服務意識落實到實踐,真正地做到為學生服務,辦事公平公正[2]。
3.2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可對輔導員的育人工作進行約束,該措施的含義可從兩部分進行闡述:(1)建立事先培訓制度。主要作用是在執行學校分配的任務時,降低其他因素導致的工作偏差,利用預見性理念,讓輔導員在工作前接受培訓,可依據具體流程展開工作,并明確各個環節內的主要訴求,對于工作效率的提高有顯著成效;(2)建立良好的監督制度。在該制度下輔導員的工作均會受到專業監管,可確保學生在與輔導員交流時不會出現利益受損的情況。
3.3 用文化規范輔導員的工作層次
輔導員要結合工作需要對自身文化水平進行提升,比如當年長的輔導員面對先進的工作設備時,需要從改變自身觀念做起,跟上社會進步的節奏,了解年輕人的工作模式,及時調整自身的工作狀態。在學習過程中,輔導員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學習,改變已經過時的工作觀念,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對于文化層次高,但工作經驗不足的輔導員要增加對學生就業知識與政策的學習,同時可以向工作經驗豐富的輔導員請教,保證能根據不同學生的就業需要做出恰當合理的就業指導意見。除此之外,輔導員還需要多學習學生心理健康相關的書籍與資料,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在當今社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輔導員也在其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要時常了解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對有需要的學生及時提供幫助,讓學生感受到校園的溫暖[3]。
4 結 語
綜上所述,育人工作是高校教育的主要任務,由于輔導員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交集較多,因此,該項工作通常由輔導員負責。隨著高校教育環境變化,對輔導員崗位任職條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輔導員在工作中由于工作量的增加而忽視了育人工作,且思想意識、服務意識、文化水平、工作能力等差異性較大,導致總體教育質量較低。通過建立完善的監管和教育體系,讓輔導員可以認識到自身價值和崗位職責,可隨著社會發展而不斷提高自身能力,為育人工作的未來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劉光斌,夏雨軒.習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論述的三重內涵—— 基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視角[ J ] .大學教育科學,2022(5):39-47.
佘雙好,馬桂馨.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成就、基本經驗與發展趨勢[J].思想理論教育,2022(2):33-39.
周賽君.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和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協調發展的機理與機制[J].思想理論教育,2021(10):95-100.
作者簡介
向濤,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網絡安全與學生管理。
(責任編輯:高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