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華
摘 要:文中深入探討了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及實踐路徑,介紹了新高考政策及其對高中數學教學帶來的改革和挑戰,強調了教學理念、教材選用、課堂實施、評估反饋以及教師角色的轉變。通過具體教學案例,如解析幾何在建筑學中的應用、函數極限的實際模型以及概率論在遺傳學的應用,展示了創新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中的重要性。同時,指出了教育技術在豐富教學手段和資源方面的作用,強調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性,旨在助力高中數學教學發展。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教學策略;蘇教版
隨著新高考改革的深入,高中數學教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新高考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要求教育者轉變教學理念,更新教學策略。本文旨在分析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實踐,通過理論和案例結合的方式,探討提升高中數學教學質量的優化策略,以期為高中數學教學提供參考和啟示。
一、新高考改革與數學教學發展
新高考政策作為中國教育改革的里程碑,旨在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國家人才培養的需求。這一改革不僅是對考試內容和形式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一次深刻變革。在新高考制度下,考試模式的變化尤為顯著,特別是引入了選考和必考科目的概念,使得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未來發展方向來選擇考試科目。這種靈活性的增加,提升了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可能性。在數學教學方面,新高考政策的實施使得數學成了一個更加重要的科目。考試不再僅僅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更加強調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這就要求考試內容必須更加貼近實際,增加更多應用題和綜合性問題。這種轉變不僅提高了數學學習的實用性,也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新高考政策為高中數學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教學實踐中,傳統的數學教學可能更側重于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但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需要更多地關注對學生能力的培養。這不僅包括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更包括創新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需要轉變教學觀念,設計更加開放和靈活的教學活動,鼓勵學生探究學習和自主思考。面對挑戰,高中數學教師的角色也在發生變化。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師不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高中數學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和更新教學方法,以更好地適應新的教學要求[2]。
二、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的理論基礎
(一)基于新高考的教學理念
新高考視域下,教學理念的轉變是推動教育發展的關鍵。探究性學習和應用能力的培養成為新時代教育的核心。例如,在進行蘇教版高中數學“導數”的概念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不再僅僅從定義和計算規則講起,而是引導學生通過研究物體的運動變化率,自然引入導數的概念。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數學概念,培養了他們的獨立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同時,跨學科融合教學在數學教學中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例如,在研究拋物線運動時,可以將數學與物理結合,學生不僅學習到二次函數的知識,還能理解其在物理學中的應用,如何通過數學模型來預測和計算物體的運動。這種跨學科的學習方式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并增強了他們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育心理學與學習理論
教育心理學與學習理論的發展為教學策略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了解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和個體差異,可以幫助教師更有效地設計教學活動。例如,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在介紹復雜的概念時,往往引入具體的實例和生動的故事。這是基于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和興趣點設計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生動和容易理
解[3]。此外,教師的角色也在發生轉變。在新的教學理念下,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合適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學習,同時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例如,當學生在學習數列的收斂性時,教師可以提供多種思考路徑和解決方案,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在教授指數函數和對數函數時,可以結合真實情境,如人口增長模型、銀行利息計算等,讓學生了解和探究這些數學模型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不僅能夠理解數學知識,還能激發他們解決現實問題的興趣和能力。
(三)教育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數學教學的手段和資源。在線教育工具和個性化學習系統的應用,為教學和學習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平臺布置個性化的作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進度和理解完成學習任務,并及時獲得反饋。這種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習的靈活性,也使得教學更加符合學生個體的需求。在實際教學中,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也積極融入了現代教育技術。例如,在學習“函數的圖象和性質”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使用計算機軟件幫助學生直觀地觀察和分析函數圖象的變化,深入理解函數的性質[4]。通過在線教育平臺,學生還可以觀看視頻講解,進行線上互動和討論,極大地提高學習的效率和趣味性。在學習空間幾何體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利用3D打印技術或其他模型制作工具,引導學生自己制作立體模型。通過觀察和操作實體模型,學生可以更直觀地理解空間圖形的性質,如體積、表面積等,并通過實際操作提高空間想象能力。
在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正朝著更加開放、探究和應用的方向發展。教師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資源,設計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和應用能力。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的要求,也能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三、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的原則
在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創新需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探究與合作互動,并注重教學持續創新與反思。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可以有效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為學生的未來學習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原則
在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要求教師將學生的需求、興趣和發展放在首位,通過個性化和差異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風格和興趣愛好,設計符合學生實際需要的教學活動和資源。例如,在教授“數列與級數”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引入股市投資、環境保護等現實問題,讓學生通過研究數列的變化規律來預測股票趨勢或評估資源消耗。這種關聯現實生活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他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需要另外注意的是,教學設計還需要教師不斷反思和調整教學方法,確保教學活動能夠適應學生的變化。通過課堂觀察、學生反饋和同行交流,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需求,調整教學策略,使之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5]。
(二)堅持探究與合作的教學互動原則
探究與合作對于提升高中生數學素養具有重要意義,強調通過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交流來促進深入學習。在高中數學課堂當中,教師不再是單向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伙伴。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和項目,鼓勵學生自主探究。例如,在研究函數的性質時,教師可以提出一個實際問題,如何設計一個過山車的軌跡,然后讓學生通過團隊合作來探討和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深入理解函數的知識,還能培養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高中數學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同伴評價和團隊展示等活動,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策略,從同伴那里獲得反饋和啟發,促進學生對高中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應用。
(三)堅持持續創新與反思的教學發展原則
持續創新與反思對于高中數學教學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求教師保持對教學實踐的持續關注和反思,不斷探索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技術,以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學生的發展需要。為了實現持續創新,高中數學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知識,積極參加專業培訓和學術交流。通過閱讀最新的教育研究、參與教學研討和實踐活動,教師可以了解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獲取創新的靈感和策略。同時,高中教師還需要培養反思性思維,定期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和評價。通過日志記錄、同伴觀察和學生反饋等方式,教師可以深入分析自己的教學實踐,識別問題和不足,制訂改進措施。通過反思和改進,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還能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四、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教學優化策略
(一)優化教學資源利用
在新高考視域下,教學資源的利用對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蘇教版高中數學教材以其系統的知識結構和豐富的實例應用而廣受歡迎。教材的更新要緊跟新高考的趨勢,注重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思維。例如,通過引入實際問題,如統計學在市場分析中的應用,讓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同時,理解和掌握統計學的方法和原理。此外,教師應積極開發和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網絡資源可以提供最新的數學發展動態和豐富的輔助教學材料,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概念和原理。這些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大幅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和效果。例如,在教授平面直線和空間平面的方程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與建筑學相關的項目,讓學生計算在不同斜率和高度下,樓房的陽光照射時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不僅能夠深刻理解幾何知識,還能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創新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例如,在教授微積分的最大值最小值問題時,可以引入實際的工程問題,如設計最經濟的容器形狀,讓學生通過實際問題,探索和發現數學原理。合作學習和小組討論也是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小組合作解決問題,學生可以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在探究復數的幾何表示時,學生可以分組探討復數的加法和乘法在幾何上的意義,通過討論和交流,深入理解復數的性質。
(三)建立評估與反饋機制
評估和反饋是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效的評估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除了傳統的筆試和口試,更多形式的評估,如項目作業和學生表現記錄,可以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的反饋對教學改進同樣重要。教師應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并根據反饋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例如,在教授概率論和數理統計時,教師可以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情況和興趣,據此調整教學重點和難度。比如,在講授概率論基礎時,教師可以設計關于遺傳學的項目,讓學生計算特定基因在下一代中出現的概率。通過這個實際案例,學生不僅能學習到概率論的基礎知識,還能理解概率論在生物學中的應用。
(四)轉變教師角色
在新高考視域下,教師的角色和職責正在發生變化。教師不僅要傳授數學知識,更要引導學生探究和創新。因此,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培訓變得尤為重要。教師應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同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提高教學效果也至關重要。教師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和支持者。在教授難度較大的數列極限時,教師可以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學生克服學習難關。例如,在探究函數極限時,可以引入實際問題,探討手機信號強度隨距離變化的模型。學生通過實驗和數據分析,理解極限的概念,并掌握如何求解極限問題。這種結合實際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應用能力。
因此,在新高考視域下,高中數學的教學策略正在朝著更加靈活、實用和學生為中心的方向發展。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設計符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創新。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新高考的要求,也能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束語
綜上所述,面對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高中數學教學必須采取創新的教學策略來適應時代的發展。通過優化教材和教學資源的選擇,實施基于探究和應用的教學設計,建立有效的評估與反饋機制,以及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師生關系的建立,可以顯著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未來,高中數學教學應繼續探索和實踐更多符合新高考要求的教學方法,為培養適應21世紀社會發展的創新人才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靜.新高考視角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研究[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3):47-49.
[2]胡元彬,李丹洋,薛露等.新高考背景下重慶市高中數學教師專業素養調查[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48(2):98-104.
[3]陳美蘭.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推理素養的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3(21):8-10.
[4]李俊元.新高考導向下高中數學教學改革新探[J].新課程研究,2023(17):90-92.
[5]李東陽.新高考改革下的高中數學教與學初探[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1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