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

摘? 要:信息化教學指在信息化環境中,教育者與學習者借助教育媒體、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方法進行的雙邊活動。信息化教學形式單一、信息化資源應用程度淺顯、跨信息化教學平臺應用意識薄弱、向課下學習活動的延伸不足是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為著力解決這些問題,充分發揮信息化教學優勢,提高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教師應該采取豐富信息化教學形式,深挖信息化教學深度,提高跨平臺應用意識,做好課下學習活動的延伸等針對性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教育技術
初中數學教學如何與時俱進、提高質量,一直是教師關注和討論的熱點。隨著社會發展,教育技術不斷革新,信息化給初中數學教學提供了一個新思路。教師應該積極擁抱新技術,深刻認識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既要進行教學觀念的轉變,又要敢于面對并解決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總結實踐經驗,挖掘信息化教學潛力,為初中數學教學活動增添光彩。
一、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實現信息化教學,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是教師討論的熱點話題。信息化教學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其具備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熟練掌握教學中常用的教育媒體、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方法,提高應用意識,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實踐表明,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以下問題較為突出,導致數學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1. 信息化教學形式單一
初中數學重知識理解、數學思維和邏輯推理的學科特點,使學生在學習時容易產生枯燥感,影響數學學習體驗。開展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和內在學習動力,激活數學課堂氛圍,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信息化教學形式單一的問題也隨之顯現。這里的“單一”主要表現為:教師習慣于使用單一媒體、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方法,如多媒體技術、電子文檔等。這樣做雖然教師自認為在課堂上更為得心應手,但卻降低了教育媒體、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方法的利用率。從長遠來看,這對調動學生的持久學習熱情、保持高漲的學習情緒是不利的。
2. 信息化資源應用程度淺顯
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明顯區別在于其對數學資源的展現更為豐富、靈活、直觀,能更好地深化學生對抽象知識的全面認識。然而,部分教師受自身教學觀念的影響和對信息化教學認識的局限,導致對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停留在表面,無法更好地觸及數學知識本質。部分教師實施信息化教學,僅獲得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樂趣的淺層次效果。如何拓展信息化教學深度,借助信息化教學引導學生在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探尋數學知識本質,是一個值得深思并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3. 跨信息化教學平臺應用意識薄弱
信息化教學平臺為教學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資源。在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中,各種信息化產品和高效傳輸信息的網絡技術為信息化教學跨平臺應用提供了可能。信息化教學跨平臺應用,有助于初中數學各教學環節的自由切換和無縫對接。然而,部分教師因將更多的時間投入教學、教研活動中,在學習信息化教學平臺上分配的時間少,掌握的知識不系統、不深入,對信息化教學平臺的作用和優勢認識不深刻。受傳統教學觀念和方法的影響,應用跨信息化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活動的意識薄弱。
4. 向課下學習活動的延伸不足
信息化教學方便課堂向課下延伸,能夠實現課堂教學與課下輔導的有機融合。教師基于信息化教學平臺,既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指點迷津,又方便學生之間討論問題,及時夯實所學,彌補認識及理解上的不足。而實踐中多數教師受教學習慣的影響,仍將課堂作為授課主陣地,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將課堂教學內容向課下延伸的意識不強,較少應用信息化教學平臺輔導學生。另外,部分教師受信息化教學平臺中一些硬件的限制,難以應用其有效開展課下輔導活動,導致課堂教學與課下輔導融合不充分,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未能被有效挖掘。
二、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
教育媒體、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場景多種多樣。當前,隨著越來越多教師逐漸認識到信息化教學的潛力,并積極付諸實踐,探尋信息化教學問題的解決策略,可以很好地打開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的新局面。
1. 豐富信息化教學形式
當前能用于開展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活動的方法非常多,如多媒體技術、電子白板,以及在信息技術支撐下發展而來的各種信息化教學平臺、網絡課堂等,其在功能上存在一些差異。教師應該提高綜合應用教育媒體、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的意識,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把握信息化教學的特點與優勢。同時,積極付諸實踐,結合初中數學知識內容,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創設多樣化教學情境,創新初中數學知識的展現形式,給學生帶來全新的聽課體驗。尤其借助希沃白板的建模、圖形展示功能將抽象數學知識可視化呈現,幫助學生建立抽象知識與具體情境的對應關系,加深其理解,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厘清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與此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應用各種教育信息資源積極進行學習討論和學習效果反饋,當堂解答學生疑惑,防止學生出現遺留問題。
例如,計算“平面中兩點之間的距離”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以下統稱“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章“位置與坐標”中較為重要的延伸知識點,是建立數與形之間聯系的關鍵內容,在解題中有著廣泛應用。在教學該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借助希沃白板教學平臺上展示圖1,并提出問題:在平面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A,B兩點的坐標,怎么計算線段AB的長度?隨后,教師進行教學演示:過線段AB兩端點分別作兩條相互垂直的輔助線,構造直角三角形(如圖2),并要求學生運用勾股定理進行推導。同時,要求學生反饋推導結果,并在希沃白板教學平臺上相互分享推導經驗,討論推導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形成最終結論。
初中生好奇心強,對白板教學興趣濃厚。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積極開展信息化教學,迎合學生的興趣。同時,積極豐富信息化教學形式,借助希沃白板教學平臺化抽象為直觀,幫助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其深刻體會數學結論推導過程,在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活力的同時,使學生真正理解所學,為其靈活解決數學問題奠定堅實基礎。
2. 深挖信息化教學深度
信息化教學打開了傳統初中數學教學新局面,具有激活課堂活力、增強教學靈活性等諸多優點。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不能滿足于其帶來的淺層效果,應將其作為深化數學教學的工具。一方面,創設趣味性探究情境。探究是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在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上作用明顯。教師應該立足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探究問題,應用信息化教學實現探究問題之間的平滑過渡,逐漸引導學生深層次思考問題,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本質。另一方面,展示一題多變情境。信息化教學為充分挖掘數學資源提供了較大便利。數學資源中數學習題尤為重要。教師既要應用信息化教學做好母題的展示、講解,又要積極開展一題多變活動,動態展示變式結果,使學生清晰看到改變的內容,更全面地認識問題,理解解題思路,實現有深度的教學,激活學生思維,實現“會一題,通一類”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教學教材九年級下冊“二次函數的圖象與性質”時,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借助其強大的圖象展示功能進行一題多變教學,鞏固學生所學的同時,更好地拓寬學生視野。教師可以在多媒體屏幕上展示以下習題:畫出二次函數[y=][x2-4x+2]的圖象,指出其對稱軸,求出其最低點坐標,并用數學語言描述該二次函數圖象的特點。
該習題難度較小,旨在鞏固學生所學,鍛煉學生分析二次函數圖象與性質的能力。學生很容易畫出相關圖象并根據圖象正確回答問題。課堂上,教師應用多媒體技術繼續為學生展示如下變式:在同一直角坐標系中分別畫出函數[y=x2-4x+2]和[y=x2-4x+2]的圖象,觀察其與[y=x2-4x+2]的圖象之間的內在聯系。教師為學生預留一定的思考時間后,展示函數圖象,通過動態變換使學生清晰地看到函數[y=x2-4x+2]的圖象是由[y=x2-4x+2]的圖象在x軸下方的部分向上翻折得到的。而[y=x2-4x+2]的圖象則由兩段二次函數圖象構成。教師借助信息化教學的優勢進行一題多變,既夯實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又幫助學生深層次理解了所學知識。
3. 提高跨平臺應用意識
在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中,教師應該提高跨信息化教學平臺開展教學活動的意識,認識到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作用及必要性,實現平臺之間的優勢互補,借助立體式交互場景的構建,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做好各信息化教學平臺功能的分析,找到各平臺之間的銜接點,總結應用經驗,做好教學環節的合理劃分,運用不同教學平臺呈現不同教學環節。教師可以運用學科網篩選教學資源,保證教學資源質量,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運用即時通訊軟件構建在線教學情境,包括在線教學、教學視頻播放、課堂討論等。與此同時,運用希沃白板開展數學實驗,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的跨平臺應用實現教學各個環節的全面覆蓋。另外,教師還要積極參與信息化教學平臺的跨平臺應用教研活動,分享跨平臺應用經驗,與其他教師共同討論跨平臺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探尋有效的解決辦法,提高跨平臺應用水平。
例如,在教學教材七年級上冊“絕對值”時,為使學生理解絕對值含義,提高其解答含有絕對值數學問題的靈活性,積累相關的解題經驗,教師可以通過跨信息化教學平臺的應用,提高授課效果。學科網上有豐富的絕對值數學問題的資源,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習題難度和習題類型等進行習題的橫縱向對比,選擇代表性強、難度適中的習題。
(1)若x表示一個有理數,則[x-1]+[x+3]的最小值為? ? ? ? 。
(2)若x表示一個有理數,且[x-1]+[x+3] > 4,則x的取值范圍為? ? ? ? 。
同時,借助釘釘平臺進行線上教學,并播放微課視頻,探析絕對值問題的求解突破口,運用希沃白板展示動點x的運動,使學生清晰看到在動點x的運動過程中數學表達式值的變化情況,掌握相關規律的同時,使學生對絕對值含義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4. 做好課下學習的延伸
課下學習是課堂學習的延伸與補充。在“雙減”背景下,教師應該借助信息化教學提高學生的課下學習質量,實現提質增效的教學目標。教師要強化教學活動向課下延伸的意識,明確教學向課下延伸的常見形式,提前做好規劃與設計。其中,運用釘釘平臺引導學生結合自身實際開展復習活動及運用即時通訊軟件給學生提供輔導是兩種常見的延伸方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課堂表現,制訂課下鞏固目標,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同時,借助即時通訊軟件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在日常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結合學生反饋及時給予針對性輔導,以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另外,依托信息技術建立學生交流平臺,鼓勵學生交流學習經驗、解題方法,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
例如,“將軍飲馬”問題是教材七年級下冊“簡單的軸對稱圖形”中的習題,也是解決初中數學最值問題的重要模型之一。為使學生盡可能多地了解“將軍飲馬”模型的不同情形,提高運用“將軍飲馬”模型解題的靈活性,借助信息化教學實現課堂向課下的延伸,將“將軍飲馬”模型整理成兩點在一條直線同側、兩點在一條直線異側兩種情形,結合圖形制作成電子文檔,上傳至即時通訊軟件中的學習群上,要求學生課下學習,推導相關結論,把握兩種情形的異同。尤其鼓勵學生運用即時通訊軟件討論:如何作出輔助線?推導結論的過程中運用到了哪些已學知識?通過討論使學生更為全面地認識“將軍飲馬”模型,為其在解題過程中的靈活應用奠定牢固基礎。
課下學習是初中數學學習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應該認識到信息化教學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優勢,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好課下學習資料整理并借助信息化教學平臺提供給學生,及時接收學生反饋,對其提供針對性指導。
在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實踐中,因應用的教育媒體、信息資源和教育技術多種多樣,部分內容較為前沿,教師缺乏經驗,遇到問題在所難免,關鍵在于要基于對問題產生原因的深入分析,樹立解決的信心。教師應該及時找到信息化教學的短板,采用“簡單問題自己突破、難題共同討論”的思路,扎實掌握信息化教學的方法,采取有效舉措促進其與初中數學教學活動的深度融合,高效完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周麗芳. 基于微課的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 文理導航(中旬),2021(5).
[2]江敏. 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實踐策略探究[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