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婧毓
【摘? 要】音樂作為一種可高雅可通俗的藝術形式,在調節情緒、陶冶情操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小學教育中開設音樂課程,是提高審美教育效果的重要渠道,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想要充分發揮音樂課程的教育效果并非易事,在翻轉課堂的大背景下,音樂教師應將微課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借助微課切入主題、設計游戲及創設情境等,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音樂學習的熱情,使音樂教學效果更上一層樓。
【關鍵詞】微課教學;小學音樂;音樂教學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還促進了教育的發展與變革,時至今日,信息技術已經融入中小學教育中,在創新教師教學模式、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微課便是信息技術運用于教育領域的具體表現。作為一種信息化教學模式,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等特點,不僅有助于改善枯燥沉悶的課堂氛圍,還有助于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使教學變得更活躍和有趣,并讓學生獲得更多前所未有的學習體驗。因此,小學音樂教師應與時俱進,將微課運用于音樂教學中,通過精準施“微”優化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
一、微課教學的具體效用
(一)提高課程預效果
預習是求知的重要開端,在課堂學習之前先進行課前預習,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知識和內容有大概的了解與認識,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為課堂教學的高效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時能夠盡快抓住重難點,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與質量。音樂雖然是小學的基礎與必設課程,但并不列入考試范圍,因而很多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過于隨意,只是簡單引導學生唱唱歌、聽聽曲,即便給學生布置音樂預習作業,也只是要求學生課前看看音樂教學,提前熟悉將要學習的曲目,僅此而已。可以看到,傳統的音樂預習更像是走過場,并不會對教學有太大的幫助。但在微課模式下,音樂教師可以一改傳統的音樂預習方式,提前制作一些視聽結合的微課視頻,通過視頻直接展示學習的重點,讓學生在觀看微課過程中逐漸厘清預習重點、把握學習方向,甚至找到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為課堂學習做好充分準備。除此之外,學生在借助微課進行預習時,更容易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將這些問題作為課堂重點學習內容,如此一來,課堂學習自然具有高效性。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般而言,微課視頻不會超過10分鐘,也正是因為時間較短,教師在設計微課時需要突出主題、抓住重難點,過濾掉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除此之外,微課還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具體表現在微課視頻中會穿插一些有趣的動畫、圖片及聲音等,使學生容易被微課內容所吸引。在此種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效果必然會得到提升。雖然音樂課程不需要考試,但這并不意味著該門課程不重要,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仍然要借助前沿的微課模式進行課堂教學,在豐富學生音樂學習體驗時,提升審美教育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授《采蘑菇的小姑娘》這首歌曲時,便可以借助微課視頻進行課堂導入,讓小學生近距離地觀看小姑娘采蘑菇的整個過程,并從中感受到勞動的快樂和收獲的幸福。可以發現,微課視頻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始終將心思集中在課堂學習上,還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將歌曲中的內容轉化為直觀的視頻,讓學生近距離了解歌曲內容,并體會到歌曲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深化學生對歌詞、節奏的把握效果。除此之外,如果教師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解完所有的內容,可以根據教學主題設計微課視頻,讓學生課后通過視頻方式進行知識學習與鞏固,以此保證音樂教學效果。
由此可見,從預習到學習再到復習,將微課貫穿其中,可以讓學生的音樂學習實現由淺入深,并逐步達到登堂入室的效果。此外,微課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認知,讓其深入感受音樂背后所蘊含的魅力與價值,進而愛上學習、愛上音樂,學會用音樂抒發情緒和表達情感,并在不斷學習中形成良好的音樂素養。
二、微課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一)微課導入,激活學生審美
古語有言,“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音樂教學也不外如是,良好的課堂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迅速將注意力放在課堂學習上,并跟隨教師的指導進行音樂學習與探索。而微課視頻則是提高課堂導入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師通過微課進行舊知識回顧與新知識導入,可使課堂導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為激活學生審美意識奠定堅實基礎。
例如教授《新疆是個好地方》這首歌曲時,教師并沒有直接切入歌曲進行教學,而是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微課視頻,視頻展示了一些新疆的特色美食美景,如羊肉串、烤馕、葡萄、天池、可可托海等,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被視頻中的美食、美景所吸引,因此,對新疆產生了強烈的喜愛與向往之情,緊接著,教師再引入《新疆是個好地方》歌曲教學,整個課堂導入行云流水、毫不突兀,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歌曲也有諸多期待,并好奇歌唱家會通過什么樣的曲調和方式展現新疆之美,學生對教學有了好奇與期待,教學質量自然也就有了保障。由此可見,借助微課進行課堂導入,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也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讓學生順理成章地融入音樂學習中,并主動跟隨教師的腳步感受音樂之美,體會音樂無與倫比的魅力。
(二)微課游戲,開展課堂互動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對游戲有天然的喜愛與強烈的興趣,在音樂課堂上借助微課創設有趣的課堂游戲,可以達到激發學生興趣、學生課堂參與欲的效果。因此,音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微課開展課堂游戲,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充分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興趣與熱情。值得注意的是,小學生畢竟年紀尚小,沒有辦法完成太復雜的游戲,教師在進行微課制作時,應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特點,并據此設計契合學生心智與興趣的微課視頻,以確保微課游戲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火車開啦》這首歌曲時,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展示火車運動的過程與發出的聲音,還可以借助微課創設有趣的游戲。具體而言,教師先用微課播放《火車開啦》的歌曲,再讓學生走出座位,站成一列,然后手拉手在教室中穿梭,一邊穿梭一邊跟著音樂旋律唱歌,站在最前面的學生則將自己當作火車駕駛員,一邊往前走一邊模擬轉動手中的方向盤。在這個過程中,擔任火車駕駛員的學生可以邊開車邊給后面的學生介紹沿途的風景,如“現在我們正行駛在華北平原上,秋天到了,平原上的麥子黃了,大雁南飛,農民伯伯正忙著收麥子……”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教師甚至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唱歌的方式展示自己內心的所感所想,或者跟著《火車開啦》的旋律哼唱。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興奮和激動,因為在他們的觀念里,音樂就應該像游戲一樣,讓人感到無限歡快和愉悅,他們學習音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借助微課在課堂上開展“猜歌”游戲,教師用微課播放一些學生學習或聽過的音樂,然后讓學生進行搶答,說出歌曲的名稱,或哼出歌曲的高潮部分,當微課游戲進行到高潮時,教師甚至可以加入游戲中,與學生一起盡情沉浸在音樂的海洋中,在游戲中感受音樂無處不在的生命力與表現力,在強化課堂師生、生生互動的同時,提升音樂教學的整體效果。
(三)微課情境,體會歌曲情感
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情境教學在中小學教育中得到廣泛運用,但想要創設優質的教學情境并非易事,音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創設教學情境,營造契合教學內容的環境氛圍,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引導其深入體會和感受歌曲的內涵與情感,讓學生對歌曲內容有更為深入的認識與理解。在微課情境的渲染下,人的情緒是很容易受到影響和觸動的,學生會不自覺走進歌曲作者所創設的情感世界,并體會歌詞與曲調蘊含的情感,其音樂鑒賞力也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培養與提升。
例如教授《哦,十分鐘》這首歌曲時,教師一邊播放歌曲,營造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一邊讓學生回想自己在課間十分鐘一般會做哪些事情,做游戲,看課外書,還是聊天。緊接著通過微課視頻展示小學生課間活動的一些片段,并讓學生跟著音樂節奏打節拍,在打節拍過程中享受那種課間活動的自在感與舒適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微課內容為出發點對學生進行詢問,并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知識引導,使他們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音樂課堂上,由于課堂情境太過真實生動,且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故而學生完全沉浸其中,主動跟隨教師的節奏和腳步進行音樂學習。由此可見,微課在營造教學情境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和價值,在微課的輔助下,教師輕而易舉便可以營造出契合學生興趣與心智的教學情境,并通過情境靈活調動學生的感官,使他們完全沉浸在情境中,盡情感受音樂世界的美好,并切身體會到歌曲蘊含的思想情感,甚至與歌曲作者產生思想共鳴,從而提升音樂學習效果。
(四)對比體驗,增強節奏意識
微課在豐富人的情感體驗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故而小學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將相似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幫助學生厘清不同音樂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與區別,并鼓勵學生主動探究、發現,在不斷探究分析中深化對音樂節奏的認知,并從中獲得豐富的音樂體驗,使學生的節奏意識得到進一步增強。
例如教授“十六分音符”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如果只是口頭進行知識講解,學生可能會覺得不知所云,鑒于此,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視頻開展對比教學,將“全音符” “二分音符”以及“四分音符”等知識點匯集在一個視頻中,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進行知識對比,厘清不同音符之間的區別,如學生總結與分析有不到位之處,教師再進行補充和完善。除此之外,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介紹音符的時值,引導學生在腦海中搭建音符框架,并通過拍打節奏的方式體會不同的音符節奏,從而使其節奏意識在潛移默化間得到增強。由此可見,微課教學具有較強的適用性,能夠輕松勝任各種教學模式,在減輕教師教學壓力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學質量。
總而言之,微課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較高的運用價值,音樂教師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用心制作微課視頻,并將微課視頻貫穿音樂教學全過程,通過微課導入、微課游戲以及微課情境豐富學生的音樂學習體驗,使其音樂感知力得到充分調動與培養,并在微課教學感染下愛上學習、愛上音樂,在提高學生音樂素養的同時促進其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姜奕.音樂課堂教學的“中心位”角色——微探小學音樂課堂中的“節奏教學”[J].新課程導學,2021(Z1):124-125.
[2]劉煒.音樂教育新體系在小學音樂歌唱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究[J].新課程,2021(4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