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艷
摘 要:近期,校園突發事件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高校輔導員預警能力的提升是避免校園危機發生的關鍵。本文借助可視化文獻計量分析,以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中2006—2022年的64篇期刊論文為研究樣本,系統梳理了輔導員預警能力研究領域的文獻時間分布、學科分布、研究熱點和前沿趨勢。在當前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大數據的應用、心理危機干預和突發事件應對是研究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 預警能力 文獻計量分析
所謂“預警”,即“預先警示”,通過預先發出警報,以利于預警主體做出相應的對策性決定。[1] 輔導員的預警能力主要體現在事發之前,是輔導員通過各方面信息的甄別、研判,預測危機發生的可能性,在危機事件發生前及時采取對策化解危機的能力。本文以CNKI(中國知網)數據庫中2006—2022年的相關中文期刊文獻為研究樣本,運用計量分析軟件VOSviewer,進一步理清高校輔導員預警能力研究的時間脈絡、領域分布、研究熱點與研究趨勢,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參考,助推此類研究不斷向前發展。
一、數據來源處理和研究工具
繪制知識圖譜就是運用計量軟件對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的一種計量方法,知識圖譜中的學科分布、資源類型分布、關鍵詞共現等可以直觀地展現知識間的相互關系和發展趨勢。本文采用可視化分析的方法,基于CNKI數據庫,以“輔導員”和“預警”為主題詞進行檢索,共得到文獻64篇。運用CNKI“文獻導出”選項中的Refworks格式,將文獻導入Endnote軟件中創建數據庫,選中所有數據進行關鍵詞統計,使用VOSviewer軟件導入數據庫中的數據,對意思相近的主題詞進行合并處理。
文獻計量分析以數理統計方法為基礎,反映了科學知識的發展過程和結構關系。近年來,文獻計量分析已經成為一種探討某個領域發展的常用方法。VOSviewer是一個被開發用于構建基于文獻數據統計的軟件工具,并將文獻計量圖可視化,已成為國內外文獻計量分析的重要工具。
二、結果分析
(一)高被引文獻統計
文獻的高被引是衡量文獻研究水平和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指標。高被引文獻對于所在的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引領作用。表1是國內輔導員預警能力研究排名前10的參考文獻。
從表1可以看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社會心理、大數據應用和危機管理等幾個學科,或者是這幾項的交叉研究領域。其中,蘇霍姆林斯基無疑是對中國教育影響較大的教育家,他獨特的教育視野和教育理想吸引了很多高校教師和學者的目光。輔導員預警能力研究最先開始于高等教育領域的探索,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者不再滿足于書本的見聞,他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把教育的模仿變成了自我的創新,形成了獨立的教育思想,內化于學校的管理和實踐中,開辟了輔導員預警心理學方向的探索。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諸多學者發現了信息化時代大數據的預警功能,對危機管理法制化或者多者交叉運用方面的研究同時進行。
(二)學科分布分析
對CNKI導出的64篇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75%的文獻研究分布在高等教育方面,說明對輔導員預警能力的研究始終是此項研究的主要陣地,因為輔導員預警能力的研究與高校的安全穩定和未來的發展息息相關;18.75%的文獻研究分布在教育理論和教育管理方面,說明輔導員預警能力在形成理論方面在不斷探索,在提高教育管理方面做出了一定貢獻;7.81%的文獻研究分布在職業教育方面,說明面對社會轉型和教育的大變革,職業教育面臨著需要輔導員提高預警能力的問題;6.25%的文獻研究分布在心理學方面,說明輔導員預警能力往往和學生心理問題聯系在一起,是不可忽視的方面。
(三)研究熱點分析
關鍵詞共現分析可以反映出該研究領域的熱點和趨勢。本文從輔導員預警能力相關的64篇文獻中提取出199個關鍵詞,以每個關鍵詞出現2次為最低閾值,選出的熱點關鍵詞如圖1所示。在該視圖中,圓點面積越大,越靠近中心,說明該關鍵詞的熱度和重要程度越高。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高校輔導員、輔導員、大學生、預警機制、預警、大數據、突發事件等幾個詞所占的圓點面積都比較大,說明對輔導員,特別是高校輔導員針對大學生所開展的突發事件的預警是研究的重點,強調大數據的運用對于突發事件的預警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過VOSviewer軟件導出的排名前10的關鍵詞也印證了這一點,如表2所示。
結合圖1和表2可知,圍繞輔導員預警能力研究的潛在熱點問題可以分為四個方面: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大數據在預警中的應用、心理危機干預、突發事件的應對。
1. 建立健全預警機制
未雨綢繆,防微杜漸。建立健全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已經是眾多高校的共識。“高校突發事件預警機制的建立是一個關涉高校內多個部門的工作部署,它的建立需要學校多部門的重視和通力合作,必須形成一個由各相關部門和院系領導牽頭,協調多方力量,包括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干部在內的一個能充分發動一切積極因素統籌協調的團隊。”[2]健全的突發事件預警機制可以讓輔導員有章可循,渠道暢通才可能有效溝通,從而及時化解危機,充分發揮輔導員預警能力,避免事件的發生。
2. 大數據在預警中的應用
所謂大數據,泛指巨量的數據集,因可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信息而受到重視。[3]大數據的主要功能就是通過數學算法來分析海量的數據,最終預測出事情發生的可能性。[4]正因為大數據的預測功能,輔導員可以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對學生海量數據進行分析,預測未來趨勢并輔助決策,提高預警能力。現在高校不同部門間建立了不少系統,它們大都委托給第三方進行開發,可是未對系統進行頂層設計以及各子系統間信息交互性差、融合度低,導致系統查詢效率很低。[5]因此,高校要有大數據戰略意識,加強數字化建設,暢通網絡通道,搜集整合信息,共享數據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的預測功能達到有效預警的效果。
3. 心理危機干預
心理問題是發生校園危機的一個重要誘因。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普及心理學健康知識,樹立心理健康意識,才能使學生學會早期發現、早期識別心理問題與心理障礙,才能從根本上預防心理危機的發生。[6]首先,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要關注學生學業、身體、情感、消費等方面帶來的思想困惑,重視心理健康知識和實踐的結合,合理應對,對癥施策。其次,培養具有心理健康常識的骨干,作為預警“前哨”,協助輔導員掌握學生思想動向;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的系列宣講,開辟多種渠道,運用多種方法,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再次,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要正確處理普及性、預防性、發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與針對性、應急性、排障性的心理危機干預之間的關系。[7]最后,高校要完善學生心理健康預警機制,便于輔導員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觸發聯動,及時預警。
4. 突發事件的應對
高校突發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為的或社會政治原因所引發的,在高校內部忽然發生的以大學生起主導作用的,不以高校管理者的意志為轉移的,對學校的教學、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響、沖擊或危害的事件。[8]輔導員在工作中應盡量發揮預警作用,避免校園突發事件,一旦事件發生就要為合理解決籌劃方案。輔導員對于處置流程要做到心中有數,首先,及時到場是必要的,要做好穩定安撫工作,準確快速了解信息,厘清事件的發生經過和現場情況,為妥善處理贏得時間;其次,參與處置環節,做好調查取證和當事人情緒安撫工作,及時聯系家長或監護人,及時澄清事實;再次,做好善后工作,只有把突發事件的善后工作做好,才算把突發事件可能造成的損害性后果降到最低[9];最后,配合心理教師做好學生心理疏導,使其盡快恢復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三、結語
近20年來,對高校輔導員預警能力的相關研究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不斷探索并逐步深入,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升級。制度保障是研究的依托,國家政策的頒布和實施對該領域的研究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從學科分布上看,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教育理論和管理、心理學等方面,高校是研究的主要陣地;研究熱點體現在建立健全預警機制、大數據在預警中的應用、心理危機干預、突發事件的應對四個方面。
對于輔導員預警能力研究,第一,應加強跨部門、跨專業、跨院校的交流與持續合作,用更加廣泛的學術視野,采用不同的學科研究方法,拓展輔導員預警能力的深度和廣度。第二,在預警機制方面,要制定輔導員預警工作具體可行的實施辦法和相應的實施細則;健全應急預警組織體系,形成統籌、規劃、協調、實施的有效鏈條,在具體實踐中能夠聯動、互動、多方響應。第三,在有效提高輔導員對大數據的應用,信息捕捉、整合和研判,對軟件的應用和信息的處理能力方面,需進一步加強。第四,努力完善心理工作的運行機制,建立危機干預模式,建立健全各種相關制度。
參考文獻:
[1] 潘雯.大學生學業預警機制的工作方法研究——以Y大學為例[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1(6):204-205.
[2] 羅曉茜. 論輔導員在高校突發事件預警機制中的作用[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94-95.
[3] 鄔賀銓.大數據時代的機遇與挑戰[J].求是,2013(4):47-49.
[4] 吳志龍.大數據時代下高校輔導員預警能力研究[J].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5(4):62-66.
[5] 單耀軍.大數據背景下職業院校學生管理工作信息化重構[J].職教論壇,2013(30):15-18.
[6] 韓立偉.輔導員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現狀與對策研究 [J].遼寧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遼寧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2(1):71-73,97.
[7] 李靖環. 對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幾點認識[J].石家莊學院學報,2006(6):108-110 .
[8] 張平,尹躍進.高校突發事件與輔導員工作[J]. 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8(5):397-399.
[9] 楊小菲. 論高職院校突發事件中輔導員的作用[J].新西部(理論版),2012(17):117,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