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華
【摘要】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往往會產生一個困惑,那就是為什么教師在上面講得激情飛揚,學生卻在底下無精打采呢?究竟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出了問題,還是學生的學習態度出了問題?這就需要教師進行課堂反思,進而打造出高效課堂。但是部分教師可能由于教學觀念的不同,總是忽視這一環節的思考,導致課堂效果不佳。為此,本文也將結合個人教學經驗與大量的資料進行打造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探索,淺析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的教學反思。
【關鍵詞】初中英語? 高效課堂? 教學反思? 打造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07-0061-03
一線初中英語教師難以打造高效課堂的原因,其實主要可以歸結為三點:首先,學生的注意力是沒有辦法完全集中的,如果教師講的知識很無聊的話,則會加劇這一局面的發生;其次,如果學生全程都沒有參與感,教師采取滿堂灌的方式,學生就沒有辦法進入學習狀態;最后,教師可能沒有積極利用多種教育手段增強課堂趣味,而導致課堂效果整體不佳。為了改善和優化這一局面,教師應當勤于做課后反思,善于總結問題所在,做到對癥下藥,方能打造高效課堂。
一、課前準備很重要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引導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這一切的基礎則會建立在對于學生的了解和對于教材的熟悉程度之上[1]。因此,教師必須在上課之前做好課前準備,不可以小看任何一次上課內容,方能提高課堂效率,引發學生思考學習。教師應當對于教材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并且能夠從中提煉升華,總結重難點,形成脈絡,方便學生理解學習。除此之外,還需要實時掌握學生的學情,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習進展以及不理解的地方等等。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從根本上解答學生的難題,幫助學生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效率。比如,筆者在“Welcome to our school!”這一節的教學中,往往會事先了解它的主要教學內容是什么,并且不僅限于此,筆者同樣會去理解編者設置這一章節的整體意圖是什么。比如這一單元的話題是學校,那么這會是基于什么進行設置的呢?面對剛從小學升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他們還面臨著不熟悉環境的難題,因此編者在設置單元的時候會考慮到這些問題。從書本第一單元的介紹自己、認識同學到第二單元的談論體育運動,再到第三單元的介紹自己學校。這種編排是符合學生心理,并且貼近學生生活的,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把編者的意圖融合到教學中,幫助學生緩解剛入學的壓力感,使他們能夠快樂學習。再如,筆者在“This is me”這一節的教學中,往往會傾向于先了解學生,而非單純地熟悉文本,因此筆者會在課前準備的設置中,多設置方便自己了解學生的環節,而非單純地進行輸出,而忽視學生的想法與看法。例如筆者會在課前準備中多設置問句,引導學生進行回答,了解不同學生的性格以及學習情況,并且將這些情況進行記錄,最終形成適合不同學生的教學方案,而不僅僅是局限于書本內容的準備。
二、課堂提問應具有啟發性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懂得區分什么是好的提問,什么是不好的提問。好的提問應當是發人深省,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學習內容的深化理解與記憶,而不是單純地去記憶知識。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當在考慮學生學習基礎的情況下,提出合理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來解決疑難,提升學習效率。并且這種形式還可以拓展學生的發散思維,激發他們的求知欲。通常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將學生引入問題中進行思考[2]。比如,筆者在“My friend”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往往喜歡采用學生熟悉的有情感的人、事物進行提問,來喚起學生的溝通欲望,進而在交流中發現學生的問題,并引發學生思考。例如筆者通常會以“方便介紹介紹你的朋友嗎”進行引入,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整體參與度,進而在這個交談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去使用課堂上學過的句式,并且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句式等。
三、少一些常規訓練,多一些問題解決
對于如何解決課堂效率的問題,其實大可以刪掉一些不必要的常規訓練。這些常規訓練不僅會浪費學生時間,還容易讓學生形成固化思維,甚至產生厭倦情緒,這種方式是極其不利于教學的。因此教師應當少布置一些常規訓練,而多設置一些問題解決,盡量課堂的問題在課堂中解決,提升課堂效率。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素質,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并且要了解學生,發揮學生在課堂的主體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創新教材,靈活處理教材;必須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教師不論是在傳統模式下,還是在如今的新課標背景下,都擁有著絕對的主導作用,但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如何發揮,卻一直是一個疑問。在傳統模式下,教師往往喜歡采取滿堂灌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教師辛苦,學生聽得也很辛苦,可最終學生卻不一定能夠理解知識,這就是沒有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把主導當權威,給學生形成壓迫感,進而無法進行高效率的學習。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很多教師選擇讓步給學生,卻也沒有形成良好的主導作用,究其原因是教師在此過程中忘記了自身的引導屬性。為了改善優化這一狀況,教師必須提升自身素質,以應對新課標背景下的新需求,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3]。例如,教師上課應當充滿激情,有激情的課堂有利于帶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讓學生沉浸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中,因此,充滿激情,用全部心血進行教育值得成為每位教育人的座右銘。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具有幽默感。適當的幽默感可以拉近學生與教師的距離,幫助學生融入課堂。并且教師也可以通過幽默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難以理解的知識點,以此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消化。不僅如此,幽默感還可以消除學生的逆反心理,進而幫助學生激發學習興趣。還有一點特別重要,就是教師應當學會傾聽,傾聽孩子們的聲音,了解學情,傾聽同行的聲音,促進自身進步,還有就是傾聽自己的聲音,學會做好課后總結與反思以提升教學技能等等。教師還應當學會表揚,學會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利用恰當的語言表揚他們的優點,給予學生學習的正向反饋,激發學生的學習樂趣。最后教師應當是有智慧的,利用簡練明白的語言將學生引入課堂內容進行學習,而不讓學生產生任何被灌輸學習的想法,甚至看不出任何人為的引入痕跡,始終保持英語課堂干凈清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沉浸在學習思考的狀態中。通過這種方式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而提升課堂效率。
(二)了解學生,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是主體,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該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需要教師進行思考的問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削弱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往往會扮演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角色,那么這就會很大程度地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而在新課標的背景下,部分教師則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可能沒有完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進而影響課堂效率。為此,教師首先要積極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英語基礎以及學習動力等等,這才能根據學情來選擇教法。并且基于此,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法,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比如利用小組合作的模式,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學會合作創新的意識[4]。比如在“Dream homes”這一章節的教學過程中,它的主要內容是需要學生掌握介詞和數詞的用法。但是教師對于教材教學內容的挖掘卻不能僅僅局限于此,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學情甚至是學習性格等來展開教學。例如,筆者會在教學開展之前,回顧學生的性格、學習情況、學習基礎等狀況來安排教學內容,并且會在教學過程中多多引導學生進行答題,以此了解他們的掌握情況和理解程度,以便于后續教學方案的調整以及對于學生學習重難點的把握。除此之外,教師不僅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還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發揮自身主體作用,可采取小組合作的模式。比如,在“Finding your way”這一章節的教學中,它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需要學生通過會話和短文閱讀實現對問路和指路的詞匯和句子的掌握。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教師完全可以通過小組學習的模式強化他們的口語能力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理解能力。首先,筆者在開展課程之前,會依據學生的意愿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分組,而后筆者會在課程開始時設置情境,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索。學生們進入熱烈討論的階段,這一階段筆者主要采取引導小組思考的方式,但更多地會放開手讓學生自己進行學習。在課程的最后,筆者則會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總結。這樣的話,學生也會更加容易理解并且更加有成就感,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以及課堂效率。
(三)要靈活處理教材,創新教材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學生可接觸的知識面越來越廣,那么這時候教材的內容可能就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了,但是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不具備篩選知識和學習廣泛知識的能力?;谶@種狀況,教師就應當順應學生需求,靈活處理教材內容,并對教材內容進行創新,這樣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并且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5]。運用創新模式,教師可以有效地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充滿激情與熱情地進入學習狀態,提升課堂效率。比如,在“Amazing things”這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的重難點是需要學生記住“Amazing things”相關的詞匯以及用形容詞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那在這一章節的教學中,筆者通常會采取動畫的方式來進行引入,具象的動畫形象不僅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而且可以深化學生的記憶,幫助學生在輕松的氛圍里消化理解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延伸環節去進行一個教學拓展。因為學生在這一時期往往會更加傾向于理性知識的探索,而不再拘泥于感性知識的認知。因此,教師可以抓住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進行知識的進一步拓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還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并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大提升課堂效率。例如,教師可以選取學生喜歡觀看的外國電影的片段,講述自己的感受,不僅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匯量,也會使得學習更加生活化,也可以方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使用。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拓展的知識,這樣不僅會促進學生形成自我學習的能力,還會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教材創新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一項必不可少的舉動。
(四)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新課標下課堂教學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英語知識的學習它不單單是語言的學習,也是文化的學習,教師必須重視對于學生的文化傳播以及思想教育,避免學生出現忘本的情況。并且新課標對于英語教學提出的要求也是需要將教育性融在課堂知識的教學中,應當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優良品質的人才。為此,筆者會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開展各種活動,將教育性和知識性融于一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比如,在“The world around us”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通過設置文化活動或者戲劇活動,來讓學生感受文化的魅力,掌握語言的使用能力。筆者通常會在課程開始之前去布置現場,讓學生沉浸在文化氛圍之中,并且通過學生自由組織進行對話表演,自己感受文化魅力。這樣的話,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課本的知識,而且還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文化知識,在此過程中感悟文化的多姿多彩。并且教師可以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悟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也讓課堂充滿真實性、趣味性、有效性和形象性,并且可以把零散的知識系統化,書本知識交際化,課堂活動生活化。這種模式也會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并且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到這種思維,培養自身的各種優良品質。
四、總結
針對課堂效果不佳的問題,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應當多做課后反思,總結問題,逐個攻破。初中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學生必須在課堂學習中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才能打下夯實的學習基礎。為此,教師應當在課堂前多做準備,在課堂中多做引導,把自己當作一個引導者而非主導者,把課堂真正做到讓步給學生。并且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多做少說,多實踐,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倩.如何在反思中構建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知識文庫,2021(23):118-120.
[2]周淑英.論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新課程,2022(34):176-177.
[3]劉重.論如何打造初中英語教學的高效課堂[J].科幻畫報,2022(7):27-28.
[4]馬春梅.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策略探討[J].讀寫算,2022(14):25-27.
[5]史飛.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探討[J].中學生英語,2022(8):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