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才俊 劉凱
摘要:隨著社會風俗和思想文化的變遷,倫理價值亦會出現時代性變化。影視藝術因為具有敘事功能而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相較于視覺藝術,能夠負載更多的倫理價值觀念。文章基于倫理價值的視角,通過對《哪吒鬧?!罚?979)、《哪吒傳奇》(2003)、《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新神榜:哪吒重生》(2021)等代表性影視動畫作品的線性梳理和分析,總結出哪吒IP系列動畫的倫理價值轉向,將其歸納為由“重理”向“表心”、由“悲”向“和”、由“宗法父權”向“人人平等”轉向的三對范疇。并且結合哪吒IP系列動畫倫理價值轉向的變化,解析這種變化背后的文化內涵與轉變成因,將其總結歸納為對外來文化的兼收并蓄、文化體制的現代化與傳統宗法等級觀念的式微三大范疇。這種價值轉向的變化之所以能反映在影視作品中,亦是我國經濟、文化發展與民族心理進步的必然結果。整體而言,哪吒IP系列動畫的倫理價值轉向反映出不同時期國家文化與民族心理的時代性特征與歷時性變遷。文章之所以從倫理價值的視角看待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與變遷,一方面在于能窺探我國動畫藝術所負載文化內涵的歷時性變遷,另一方面能在影視藝術與倫理建構之間尋找彼此溝通的可能空間,以便指出我國當代社會新型倫理關系的前進方向。
關鍵詞:哪吒IP動畫;倫理價值;文化內涵;忠孝;人本觀念
中圖分類號:J9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7-0-03
1 哪吒IP系列的倫理價值轉向
1.1 由“重理”向“表心”的轉向
哪吒IP系列動畫在倫理價值塑造上呈現出由前期“重理”向后期“表心”的時代性轉變。所謂“重理”,主要是儒家正統倫理觀念影響下的理性精神的集中體現,因為儒家注重政教倫常的規范而呈現出嚴苛理性色彩。所謂“表心”,則主要是對個體本我個性的重視與強調,體現在藝術作品中,就是更注重對人物內心真實自我情感的表現與表達。在前期哪吒IP系列動畫《哪吒鬧?!分?,“重理”主要是通過影片中哪吒對儒家理性倫理價值——忠、孝的被迫順從來加以表現的,并且該動畫基于哪吒反叛的性格,最終卻因為理性倫理價值的壓迫走向自我犧牲,這反而加強了影片塑造“重理”的倫理價值呈現。
在動畫《哪吒鬧?!分?,哪吒在懲惡揚善刺殺敖丙后,便出現了敖廣(東海龍王)對李靖(哪吒父親)的興師問罪。哪吒在面對敖廣的君權威逼與李靖的父權凌駕時,選擇揮刀自刎。自刎情節的設計體現了傳統忠孝倫理體制對個體性格的壓制甚至扼殺。在忠孝道義的宗法環境下,哪吒的個體人格讓位于儒家所塑造的父權倫理,當個體精神與父權倫理發生沖突時,《哪吒鬧海》選擇以父權理論來徹底壓制個體意識,由此導致哪吒的妥協與自刎行為,即使哪吒身上體現出一定的正義精神,但他也不可能憑借個人力量來反抗父權倫理。至此,影片深刻地體現出“仁恕孝悌”的倫理訓誡對這類底層大眾的絕對壓制,影片的“重理”意味也就得到彰顯。
忠孝體制的倫理壓迫使哪吒在特定社會機制內被抹殺了個體話語權,但隨著歷史與文化的動態發展,對本土文化的改造與西方主流價值觀的吸收,后續哪吒IP系列動畫展現出了新的倫理價值共識,反映在哪吒IP系列動畫由“重理”向“表心”的轉變過程中時,“表心”的倫理價值就主要體現在對哪吒永不認命的信念與個人價值認同的書寫之中。
在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個人價值認同的特質集中體現在哪吒“魔丸”天性的命運牽絆關系中。作品對哪吒性格的設定集中體現在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臺詞設計上。哪吒通過與“魔丸”天性的抗爭,終于喊出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從而完成了與宿命的抗爭,完成了對自我命運的把握。這既是對哪吒個體價值的認同與肯定,也是對哪吒主體精神的張揚。并且作品中多處情節設計都體現出父母對哪吒的關愛,如母親陪他踢毽子、父親陪他過生日等,這些情節與之前《哪吒鬧?!分心倪概c父親之間冷冰冰、缺乏親情關愛的情節設計相比發生了本質性的轉變。這已經不是帶有理性精神的父權倫理,而是更具人性關懷的世俗社會,甚至能感受到劇作對個體人格、個體精神的尊重。再有,在動畫《哪吒傳奇》中,哪吒深受李氏夫婦的維護與百姓的愛戴,也贏得了對手的尊重,這體現出對哪吒自我人格的重視。在動畫《新神榜:哪吒重生》中,李祥云(即哪吒)“勇于做自己,不被命運屈服”的臺詞設計,同樣詮釋了個體人物真實情感的主觀能動性。
1.2 由“悲”向“和”的轉向
哪吒IP系列動畫的倫理價值也呈現出了由“悲”向“和”的轉向?!氨笔莻鹘y忠孝綱常與哪吒性格沖突所釀造的悲劇主題和悲劇式的結尾;“和”則是經過對傳統倫理價值的重構,在融入西方倫理價值觀念之后,逐步形成的當代倫理觀念,在這種倫理觀念主導下影片呈現出團圓、溫情的主題與內容。
在動畫《哪吒鬧?!分?,哪吒自身率性、叛逆的性格特征與嚴苛的封建倫理環境所產生的矛盾沖突是造成動畫必然以悲劇結尾。具體而言,在這部動畫中,哪吒面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忠孝倫常,被迫選擇揮刀剔骨,這種忠孝倫理價值作為時代語境下國人群體的內在情感要求,本是對國民道德體系的善化與美化,但當其泛化至政治話語體系內時,便開始異化成為對階級大眾的扭曲與人性的壓抑。哪吒正是受此封建倫理環境的影響,才釀成了妥協赴死的歷史悲劇。同時,這反映出處于時代倫理悲劇下的哪吒對于個體命運的能動選擇充滿了無力感,在忠孝治國的政治話語體系下,政權與父權體制對于“小人物”的精神主體始終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即便哪吒作為正義的化身,但受傳統教化倫理環境的影響,其結局仍是剔骨還生后成為“名教”宣揚的犧牲品。由此不難看出,作為傳統的中國式“小人物”,哪吒悲的結局正是其個體人格與封建倫理環境格格不入的現實反映。
而在哪吒IP系列動畫倫理價值的當代轉向中,因受西方倫理觀念的影響,我國社會環境與文化體制在不斷進步,于是主體意識便在后續IP動畫中逐漸躍然于熒幕,這成為其劇作主題與內容逐漸走向團圓、溫情的主要成因。具體來看,首先,在動畫《哪吒傳奇》中,哪吒最終戰勝石磯,救還殷娘(哪吒母親),為故事迎來了溫馨的落幕。劇中哪吒面對誤解時,李靖和殷母都愿犧牲自己救出哪吒,這一現代情感與個體人格相圓融的表達,使該動畫的審美意義與倫理意義超出封建倫常的政教意義,也為當代哪吒故事注入了溫情、和諧的人文關懷。其次,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與《新神榜:哪吒重生》兩部作品中,哪吒均受心魔的影響,但父慈子孝的雙向奔赴使哪吒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家庭的包容與社會的理解幫助哪吒擺正心態,正視自我。這亦反映出忠孝和諧的當代倫理環境不再像過去只關注人的內在情感是否符合儒的綱常,而是更加強調個體人格與當代倫理觀念的和諧相融。
1.3 由“宗法父權”向“人人平等”的轉向
哪吒IP系列動畫所塑造的倫理價值也出現由“宗法父權”向“人人平等”轉向。這一轉向主要得益于對傳統父權體系的解構,而父權體系的解構又極大程度上促進了人本觀念下人人平等思想的傳播,因此這種變化成為其倫理價值轉向的重要因素。
我國傳統社會結構因受宗法制的影響,父系“家統一尊”的權力結構使龐大的父權體系合理合法。傳統“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孝經》)的倫理精神也為前期哪吒故事中恪守忠孝的行為準則提供了道德依據。在動畫《哪吒鬧?!分?,面對敖廣的尋釁,李靖說:“哼,逆子,父母骨肉養了你,你反而連累父母,留你何用……”該橋段李氏殺子的心理刻畫雖并非皆如心愿,但根植于宗法環境下父系至上的倫理要求,李氏理所當然地選擇了維護舊傳統,使小哪吒在傳統圣人以孝治民的宗法人倫世道中悲憤地選擇了以死孝悌,這正是宗法社會父權觀念下的“父為子綱”式倫理關系的熒幕再現。
在后續的哪吒IP動畫中,對父子關系的刻畫轉向了人人平等的當代倫理表達。受近現代民主觀念、平等主義思想等影響,父子間開放、平等的敘事表達愈發明顯。首先,在《哪吒傳奇》中,哪吒面對敖廣的問罪,李靖果斷選擇替兒贖罪,這即是對傳統“父為子綱”式父權體系的解構表現。其次,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因受“天劫咒”影響僅有三年生命時限,因此李靖上天尋求“換命符”,期望在雷劫到來之時,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哪吒的生命,這是一種新時代的父子關系。最后,在《新神榜:哪吒重生》中,李氏雖對李祥云(即哪吒)百般嚴苛,但也體現了父子間的相互尊重。這都呈現出父權體系解構后父子倫理關系的平等化態勢。
可以這樣總結,在倫理價值觀念觀照下,以哪吒IP系列為代表的動畫作品中,通過表現“重理與表心”“悲與和”“宗法父權與人人平等”等二元縮影,指涉古今倫理價值轉向的變勢,其最終表現都是不同時代語境下民族心理與文化內涵的生動寫照。
2 哪吒IP系列動畫倫理價值轉向的文化內涵
2.1 對外來文化的兼收并蓄
由“重理”向“表心”的倫理價值轉變得益于我國影視藝術對外來文化的兼收并蓄。自1979年起,經濟體制改革促進了意識形態的“解放”,在此期間,西方人本思想涌入我國,對我國當下的倫理價值觀念的建構與影視藝術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價值觀的變遷就是在全球化的文化開放過程中發生的[1]。西方人本思想由來已久,自古希臘智者學派“人是萬物的尺度”開始,到啟蒙運動時期“主權在民”思想等,西方個人主義倫理觀就使獨立、平等、自由等觀念遍及現實社會的方方面面。我國傳統社會倫理價值體系中也提倡過“人人平等”思想,如荀子提出的“人定勝天”思想、李贄倡導的“天之立君,本以為民”思想等,只不過因為受到儒家所塑造的君權父權倫理體系的壓制,一直沒能發展成為社會倫理價值體系的主流形態。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文化產業開始主動破壁單一“重理”的倫理形態,趨利避害,吸收外來文化中的優秀部分,從而形成了以我國本土倫理觀念為主導的,與西方個人主義倫理觀相滲透的多元一體格局。當人本思想融入影視藝術產業化發展之后,我國動畫藝術也開始不斷顯現出對個人意志、體驗、情感等“表心”傾向的表現與表達。
進入21世紀后,哪吒IP系列動畫因為受到中西文化的影響,開始在倫理價值的塑造上發生改變。動畫《哪吒鬧?!分行∪宋锏脑捳Z權被單一“重理”的倫理觀念遏制;《哪吒傳奇》展現出了哪吒英勇奮戰的奮斗歷程;《哪吒之魔童降世》展示了人定勝天的主題光輝;《哪吒重生》中重生后的哪吒,是一個完全自由的個體,不受制度約束,不服從權勢的驅使[2]??梢姡诮洑v經濟全球化與文化全球化等浪潮后,哪吒IP系列動畫中不斷出現“自由意志”“個體意志”等價值觀,“表心”傾向越發明顯。
2.2 文化體制的現代化
“文革”結束后,我國文藝領域百花齊放,國家層面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抓”,我國文化體制逐步邁向現代化?,F代文化體制對傳統倫理觀念的吸收與改造成為哪吒IP系列動畫倫理價值由“悲”轉“和”的主要動因。
文化體制的現代化使影視藝術與當下主流文化觀相得益彰,影視作品主題開始愈加溫情、和諧,故事結局愈加圓滿。反映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IP動畫上,合家歡式的動畫結局便使悲劇性的倫理色彩在現代文化體制下不斷揚棄,并向現代性轉變。在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我命由我不由天”也是20世紀90年代中葉前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加速改革過程中的典型時代情緒[3]。該動畫基于對個體價值功能的認同與肯定,表現出了對新時期主體意識與個體情緒的宣揚,也表達出對傳統以儒家文化體制為主導的“無我”“克己”“利他”等文化特質的批判與消解,營造出符合時代的和諧美好的生活愿景。正因如此,哪吒IP系列動畫在其倫理價值轉向中,基于新文化體制的進步,歷史性悲劇逐漸落幕。
可見,舊體制倫理糟粕的余威在批判繼承中逐漸消弭,新的社會倫理風尚與現代文化體制變化使“舊哪吒”迎來了迥然不同的新面孔。
2.3 傳統宗法等級觀念的式微
哪吒IP系列動畫在倫理價值上反映出的由“宗法父權”向“人人平等”的變化,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我國宗法等級觀念的式微。
等級觀念導致國民長期以來對權力高度崇拜,忽視了對個人主體意識的培育。等級觀念是宗法倫理的首要特征[4]。在等級觀念下,以父權為導向的宗法體制使人人平等思想無法在社會內部自然生成。因此,當這種現象反映在動畫《哪吒鬧海》中時,“親親父為首,尊尊君為首”(《周禮》)等一類的倫理訓誡便使君與臣、父與子等代際沖突在熒幕上活躍開來。
隨著歷史與文化的動態發展,尤其在新文化運動之后,傳統宗法等級觀念開始逐漸式微?,F代社會文明開始強調公民意識的主體性與公民權利的平等性,逐漸引導現代社會倫理建構立足于“人人平等”這樣的新思想。新建構的現代倫理關系要求廢棄傳統等級觀念下父權、君權等落后文化特質,以便將個體的人格權從宗法制下解放出來。所以,在后續哪吒IP動畫中便出現了對“父為子綱”式父權體系的解構表現?!赌倪競髌妗贰赌倪钢凳馈贰缎律癜瘢耗倪钢厣愤@三部哪吒IP作品,正是隨著宗法等級觀念的式微,才得以正面消解“絕對父權”的權力體系,沖擊嫡庶、主從、長幼等落后的倫理秩序,形成與當下社會國情相契合的人人平等式現代倫理關系。正因如此,這三部哪吒IP動畫才得以不斷煥發出人格至上的倫理價值光輝。
3 結語
不同的時代語境下,哪吒IP系列動畫的倫理價值轉向呈現出由“重理”向“表心”、由“悲”向“和”、由“宗法父權”向“人人平等”的歷史性變化??偨Y這些變化,主要是近代以來我國對外來文化的兼收并蓄、文化體制的現代化、傳統宗法等級觀念的式微等因素引起的。同時,這種價值轉向之所以能反映在影視作品中,亦是我國經濟、文化發展與民族心理進步的必然結果。從倫理價值視角看待我國動畫藝術的發展與變遷,一方面能窺見我國動畫藝術所負載文化內涵的歷時性變遷,另一方面能在影視藝術與倫理建構之間尋找彼此溝通的可能空間,以便指出我國當代社會新型倫理關系的前進方向。通過這一視角關系的剖析,可以明確動畫藝術創作更應當確立好創作主旨的倫理意義與社會使命。
參考文獻:
[1] 廖小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價值觀變遷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原因[J].科學社會主義,2006(1):64-67.
[2] 王海洲,張琳.《新神榜:哪吒重生》:傳統神話的當代闡釋與隱喻[J].當代動畫,2021(2):42-45.
[3] 孫佳山.“丑哪吒”的形象、類型與價值觀:《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光影邏輯[J].當代電影,2019(9):16-18,177-188.
[4] 楊麗娟.宗法倫理對現代中國法治社會建設的影響[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28-33.
作者簡介:邵才俊(1999—),男,安徽馬鞍山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動畫藝術理論與創作。
劉凱(1985—),男,山東泰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
向:動畫藝術理論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