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信息技術;有效教學
在科技、經濟和文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我國對于信息技術方面的人才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為適應這一背景,教育界對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大力提倡各年齡段學生具備一定的生活實踐能力,培養他們成為有創造性的高質量人才。該要求指出,核心素養不僅強調學生的學科能力,更重要的是注重學生的自我修養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核心素養應該包括牢固的愛國意識,勇于思辯和實踐的能力,基本的團隊合作能力,以及將自己所掌握的理論知識、實踐技能和價值觀念合理應用到現實生活的能力。在初中信息技術教育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能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促進我國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水平的整體提升。
一、 初中信息技術核心素養的有關概述
在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的核心素養非常重要。教師應該以“信息意識、計算思維、社會責任、數字化學習創新”為主要內容來制訂教學計劃,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和核心素養。信息意識是指學生在獲得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以后,應具備對信息化內容的敏感性以及對信息技術方面的基本實踐能力。具體來說,教師應該讓學生能夠有效地對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信息分析,以便為其決策提供合理的依據。
其中,信息思維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資源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采用數字信息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舒適愉悅的課堂環境,并積極引導學生運用信息化思想去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提升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是指學生在面對各種不同的互聯網資訊時,應根據所學的知識做出理性的判斷,合理運用科技手段,在不違背互聯網相關法律規定的情況下運用好信息技術這一工具。數字化學習創新,則是指教師要把“學科整合”思想滲透到教學中,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具備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對所學技術能夠從多種角度進行應用,建立起以計算機思維為核心的行為邏輯,從而體現出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廣泛適用性。
二、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強化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價值
當前,許多中學仍然輕視信息技術教育,隨著升學壓力的日趨嚴峻,越來越多的學校用文化課代替信息技術課程,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學習壓力,這對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造成了不利影響。另一方面,中學信息技術教師沒有主動采用創新的教學方法來適應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需求,也沒有將生活元素合理地融入課堂中,導致學生對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得不到有效提升,影響到以培育核心素養為目標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因此,通過各種合理的手段來提高教學效果是十分必要的,這對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強化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
在以往,由于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信息技術教育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改革,相關教師需要不斷改進理念和方法。在新課改的要求下,教師要積極探索創新實用的信息技術教育方法,營造出一個融洽、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團隊協作的能力和探究性學習的思維意識。這樣,學生才能夠對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掌握得更加全面和牢固,才能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實現初中學生核心素養和綜合水平的提升。
(二)有益于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如今,國家從政策層面鼓勵年輕人創業,社會急需具有高素質和高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因此,以培育核心素養為前提,開展初中信息技術教育,能促使教師突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并逐漸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和突破。這樣做不僅可以提升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方面的能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顯著提升中學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
三、如何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一)信息意識素養
在這個年代,每個人周圍都充斥著各種信息,包括新聞、社交內容和各種評論發言,這些內容對于初中生而言無法避免。由于初中生正處在人生發展的關鍵時期,思維和心理都還不夠成熟,三觀正在養成,在這個階段,很容易受到外部信息的干擾,從而影響到行為習慣的養成。因此,對初中生進行信息意識方面的教育與引導,能夠有效提高他們對于信息的辨識能力與思考能力,有利于保障其身心健康成長。隨著信息量的暴增和社會的不斷變化,學生不能完全依賴于學校中學到的知識。在初中教育階段,教師要注重為學生打好長期發展的基礎,讓他們掌握學習和應用知識的方法,并注重培養信息意識。一旦學生具備了足夠的信息意識,就能夠通過網絡搜集、處理、辨識和制造信息,從而真正具備長期發展的能力。然而在實踐中,由于受“應試”思想的影響,很多教師仍然存在著填鴨式的教學思想。甚至在信息技術這類較為新興的科目的教學中,也更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信息意識”的培養。從學生的視角來看,目前初中生所承受的學習壓力較大,大部分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知識的學習上,而忽視了素質的增長。在教師和學生的忽視下,目前初中生的信息意識素養還有待提高。
以與網絡有關的教學內容為例,學生主要通過互聯網搜索引擎獲取信息。然而,實際上很多學生并不了解如何正確運用搜索引擎和如何對信息進行分析判斷。在核心素養教育的指導下,教師應該以增強學生信息意識素養和讓學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為目標,設計信息技術教育課程,以“信息的搜索與識別”為核心。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再找出與小組目標相匹配的站點,例如利用百度進行信息檢索,利用淘寶進行購物等。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課本中的知識,尋找更好的精準搜索方式,比如使用“空格、星號”等實現關鍵詞搜索,以及使用雙引號進行精確搜索等等。而后,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特定的查詢需求,例如“找到設計班級網頁的辦法”,讓同學們運用相關的站點,并結合精準搜索的辦法,對信息進行篩選。此外,為了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相結合,使他們從信息處理能力中獲得真正的幫助,教師還可以運用跨學科教學的方法,讓他參考以上教學內容,搜索其他課程需要的課件、資料等,以培養他們利用信息技術在學習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二)計算思維素養
計算思維同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核心素養。它是一種思考方式,必須通過積極思考和實踐來發展,不能完全依賴被動接受課堂上的教育。然而,在實踐中,很多教師都沒有意識到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有的教師甚至采用讓學生模仿教師操作步驟的教育方式,導致信息技術教育僅是為了應對考試而存在。然而,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學生進行計算思維培養不僅可以促進其潛力的開發,還可以促進其對計算機原理和知識的理解,為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的持續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在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在計算思維能力的培養中進行信息探究能力的培養。信息技術是一種高新技術,在學習和應用過程中,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很可能會束縛學生的成長,不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教學方法,以探究式學習為主要手段,以增強學生信息探究能力為核心思想,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邏輯推理、信息處理等能力的充分培養。例如,在學習幀動畫制作的相關內容中,教師可以通過“手翻書”作為實例,讓學生對“手翻書”的制作過程有所了解,激發學生對動畫創作的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結合課本內容,向學生講解動畫的基本原理以及課程中幀、關鍵幀等重點概念,并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幀動畫作品鑒賞和學習。然后,讓學生按照課本上所說的幀動畫制作方法進行實踐。在創作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提出問題,并指導他們對技術進行深層次探索。例如,當一個學生做得太快時,教師可以問:“哪些因素決定了動畫的播放速度?”在學生完成作品后,教師還要針對他們的作品中存在的問題做出點評,讓他們在不斷的思考中獲得進步。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從多元角度考慮學生的思維需求,例如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相互學習和交流經驗,充分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
第二,運用生活情境進行教學,對計算思維中的搜集數據能力進行磨煉。初中信息技術課程除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信息資源的基本收集和使用技巧,使信息技術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例如,在幀動畫的制作中,很多學生都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情景中,找到動畫創作的靈感。在這個搜集信息與創意的過程中,學生學會思索、設計每個畫面的幀數、每一幀所需要的時間等因素,從而提高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使其得到良好的培養。
(三)社會責任素養
在信息技術得到大幅發展的同時,各種法律和道德相關的問題也隨之產生,為初中生認識社會責任造成了很大挑戰。首先,由于網絡上充斥著大量的不良信息,初中生的思維能力稍弱,很容易因為不能正確辨識信息而陷入網絡泥潭。其次,如今的互聯網環境在具備高包容性的同時,也讓很多學生在不具備相應的責任感和信息安全知識的情況下誤以為互聯網是“法外之地”,變成了“網絡暴徒”。此外,信息時代的“鍵盤俠”等問題也已經司空見慣,散布不實信息、侵犯他人隱私等問題在初中生這個階段也不少見。在這種情況下,重視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師應該向學生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以幫助學生了解在網絡上應該遵守的準則和規范。在此基礎上,教師也應該和同學們一起討論在信息時代處理各種問題的方法,并培養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以抵御網絡上錯誤思想的影響。例如,教師可以組織一個小型的課堂討論,討論“為什么要保護他人的隱私?”當你的個人信息被泄露到網上時,你應該如何維權?如何看待網絡上的一些不良現象?當身邊的人被網絡上的不良信息所感染時,你該如何去勸阻?通過深入分析這些問題,學生們可以初步建立網絡安全使用的基本思路。其次,在龐大的互聯網信息庫中,既有好的內容,也有不好的內容。為防止學生因為網絡流言而產生影響自身或社會的問題,單純地禁止學生上網是不現實的。因此,教師應該從源頭上提高學生的信息識別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分享不良信息對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向學生演示由于不良信息導致的各種后果,并指導學生如何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和選擇正確的應對方式。另一方面,面對當今社會許多初中生惡意散布謠言、不良信息等問題,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劇”的形式,讓學生了解網絡暴力等問題,從而預防網絡暴力事件的發生。同時,作為信息時代的公民,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讓他們勇敢地面對網絡暴力,讓正確的思想與行為邏輯能夠從線下延續到線上,為和諧社會的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這種教學方法下,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和利用正確的網絡信息,還可以進一步強化自己的信息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四)數字化學習與創新素養
“數字化學習”是由美國學者提出并初步實現的,它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在初中教育中應用廣泛。“數字化學習”傾向于學生自主學習,要求他們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主動探究,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結構。創新是指與傳統教學思維不同的概念,在信息化教學這個蓬勃發展的領域,創新是非常重要的。在信息技術教育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初中階段是思想發展的關鍵時期,把握好這個時期的思想培育,運用學校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是培養新一代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數字教學和創新意識素質教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新時代的教學和創新應該拓寬思路和眼界,吸取各方面的優秀經驗。因此,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協作與競爭中,尋找屬于自己的成長路徑,發掘潛在的能力。然而,目前的教育實踐表明,很多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學習觀念不夠深刻,經常出現模仿和僵化的現象。這就需要教師認真指導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主思考能力。通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引導他們走向創新的道路,幫助他們養成思考問題、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為了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字化學習效果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可以以“制作班級網頁”為主題,讓學生分組設計網頁并進行制作。然而,可能會出現許多學習小組所做網頁大同小異的現象。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該及時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通過信息搜索手段來搜集優秀的網頁創意案例,并對案例進行分析總結。然后結合課堂討論,對網頁上所要包括的內容進行規劃設計,運用集體智慧,實現內容與方法方面的創新。在此基礎上,同學們可以通過互聯網查詢的方式,學習到網頁的制作方法,從而使網站的設計感和內容更加新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通過數字學習的方式掌握信息技術的應用方法,還可以獲得初步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從而提升核心素養。
四、結束語
初中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培育需要長期的持續性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為了建立更符合初中生成長需求的教學模式,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實踐中的經驗,采用更多元、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找到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向。這樣,學生才能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真正學到知識的運用方法和信息素養的增長,實現真正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培養。
作者單位:張慶明 沂南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