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潤斌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與深入人心,初中化學拓展性實驗教學的方法和策略也得到了重要變革。基于項目為載體的新型項目式實驗教學發揮了其獨有的教育特色,更好地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開發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這不僅是對以往優秀教學經驗的總結,還是對未來新教育模式的奠基。文章以項目為載體,對初中化學拓展性實驗教學策略進行探究。
關鍵詞:初中化學;拓展性實驗;項目教學
一、開展拓展性實驗教學的意義
1.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化學因為其引人入勝的神秘感、層層嚴密的邏輯體系,以及探索其中對人求知欲望的滿足感而擁有了巨大的魅力。而開展拓展性實驗教學恰好可以發揮化學的學科魅力,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使得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更加高效。拓展性實驗不僅是基于理論知識的實際操作,還是一種化學活動,能夠把“學”和“玩”在一定程度上結合起來,滿足處于青春期學生的多方面興致,寓教于樂,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充分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研究能力。
2. 激發實驗研究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初中化學課堂若只進行理論教學,難免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但是,基于拓展性實驗和項目研究的化學課堂則不同,它能夠讓學生在觀察、描述、分析、調整、記錄、思考、提問、質疑、操作、測量、計算、歸納總結、得出結論和創新的一系列實驗過程中全身心地融入其中,集中注意力,激發學生對于實驗研究的興趣。
3. 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拓展性實驗是一種偏向新式的教學實踐,與傳統的黑板教學有較大區別,但是完全符合《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發展導向。因此,開展拓展性實驗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師全方位地進行化學教學綜合能力的鍛煉和專業素養的培養,并且能夠加強實驗教學的經驗積累,還能夠在實驗教學中積累足夠多的備用方案。
二、基于項目的拓展性實驗教學的特點
1. 以完成項目為主線進行教學活動的計劃與實施
在以項目為載體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任務都是以項目的完成和滿足項目需求作為最終目標,學生的所有操作都是基于項目展開的,項目的進展也是可操控的,項目結束時則是相關教學的結束時間。因此,學生需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完成屬于自己的項目作品,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和成績。
2.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指導者、監督者和管理者
在項目實驗教學中,教師并不是主宰整個過程的裁決者,而是學生操作的指導者,應當以輔助為主,重點指導學生方法和步驟,而不是手把手去地教學生;應當以技巧教學為主,不應當以機械式的方式向學生大量灌輸化學知識。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管理者和監督者,而不是直接參與者。因此,教師要在做好教學管理、維護秩序并實施規則的前提下,把更多主動參與的機會讓給學生。
3.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項目的執行者和開發者
在項目實驗教學中,學生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會有更多機會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是項目的執行者和開發者,能夠為了自己項目的優秀成果而獨立自主地承擔責任與義務,會更加地投入和謹慎。學生會通過小組合作區分責任,并由組長進行組織、管理、協調,在教師的引導下達成教學目標。
4. 實驗室及其資源開放須有的放矢
以項目為載體的實驗教學,實驗室的開放和使用必須有的放矢,不做無用功。一旦確定了項目的計劃和目標,教師會按照各小組的項目實際進展合理安排時間和分配資源,做到張弛有度、不浪費、不空缺,讓實驗室及其器材、設備能夠更加合理地運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每個階段都能夠更好地規劃。
三、初中化學拓展性實驗教學的策略
1. 創建良好實驗環境,培養實驗興趣
教學環境對學生的學習能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應當積極創建具有化學史文化的實驗室環境,盡可能地將化學實驗室的墻壁貼畫換成歷史上著名的、具有持久影響力的化學家的頭像和介紹性文字,讓學生在實驗室能夠產生與化學家對話的感覺,從而在化學實驗中更加細致、認真。教師還可以創辦化學實驗走廊,將中外化學歷史十大經典實驗圖畫和宣傳冊展示在走廊兩側,讓學生每次在進入實驗室之前都能夠感受到濃烈的化學實驗氛圍,從而在實驗學習中更加積極、主動地動手操作。
例如,教師可以將門捷列夫、阿伏伽德羅、諾貝爾、拉瓦錫等教材中出現過的化學家所做的經典實驗通過實驗教學展示出來,還可以將其進行變式修改后再度呈現在實驗課堂上。一方面,能夠加深學生對于重要化學實驗及其成果的印象;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對于化學史上重要研究成果進行探究的興趣。在對照經典實驗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分組,引導學生像化學家一樣分工協作,共同開啟實驗進程,完成實驗,從模仿到運用,發展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2. 引申重要實驗思想,拓展實驗方法
教師應當對化學界出現的重要實驗方法及其蘊含的思想進行教學,全方位地復原化學實驗,并演示清楚實驗的各個步驟,結合必要的文字說明展示同一個實驗有哪些不同方法,以及同一種方法可以運用在哪些不同類型的化學實驗中,并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分類做好筆記,便于在今后的學習中感受和運用之前學過的化學思想與方法。教師要講述清楚這些實驗對思維方面的作用,不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逆向思維。在實驗過程和結束環節中,教師應當加強對化學實驗思維方面的提問與評析,讓學生能夠從思想與方法方面有所收獲,從而更好地指導他們進行化學學習。
3. 設置生活化練習,實現學以致用
化學與現實世界的事物、現象緊密相關。教會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化學教學的作用,同樣對教學產生反哺。為此,教師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可以增加生活化練習的布置和講解,并且把其中所產生的有趣問題和涉及的知識點有序地羅列、細致地一一對應講解,并進行類比、歸納,最終形成系統化的知識點講解思路,促進學生化學知識的積累和化學能力的提高。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紙的燃燒過程中觀察不同情況下的燃燒現象,以及燃燒物的條件不同從而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時間長短、過程變化有什么不同。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利用化學實驗方法觀察實驗過程中的現象,從而通過沉淀物、氣味等來辨別數個顏色相同但在不品嘗的情況下無法分辨的調味品或者其他液體。學生能夠伴隨著生活化實驗現象的探索推理過程,追前溯后,厘清這一化學知識點的來龍去脈。
4. 培養學生的化學探究精神和求實創新精神
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化學家不懈探索、勇往直前和為化學勇于獻身的事跡,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和化學家的偉大,從而產生尊崇心理和勵志心理,增強對于化學學習的探索欲和意志力,從而使得化學方面的精神力量能夠成為學生學習化學源源不斷的動力。
例如,教師可以講述門捷列夫為了制作化學元素周期表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研究的感人事跡,以及諾貝爾冒著生命危險反復試驗解決炸藥引爆難題的事跡。通過講述這些實驗故事,以及部分實驗在實驗教學的現場還原,使得學生能夠遵循前輩化學家的偉大精神,甘愿投身對化學的奉獻當中,從而鼓勵學生更加有活力地去學習化學。教師還可以把每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型實驗單獨歸類進行講述和演示,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實驗當中創新精神的力量,以及嚴謹的化學分析記錄對于化學實驗學習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鐘東程. 淺談翻轉課堂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 天津教育,2021(19).
[2]朱根俊. 素養導向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新教育,2021(5).
[3]程樑. 初中化學實驗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2(5).
[4]王麗燕,林珩,曾麗嬌. 初中化學課外拓展性實驗的開展[J]. 基礎教育研究,2022(20).
[5]蘇永霞,韓允柱. 初中化學實驗改進例析[J].山東教育,2021(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