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逐漸受到重視,并成為英語教師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本文分析了當前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現狀,探究了核心素養下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策略,希望有利于促進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高中學生;核心素養;語言能力;培養策略
作者簡介:李小珍,浙江省衢州二中。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高中英語教師越來越重視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而目前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更加關注英語知識的講解,忽視了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鍛煉和發展,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產生阻礙作用。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需重點關注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積極探索培養途徑。
一、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現狀
(一)教學理念陳舊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存在教學理念陳舊的問題。英語教學中,教師更加關注英語知識的講解和傳授,要求學生死記硬背英語單詞、英語語法。很多情況下,學生只是當時記住了,可以簡單應付教師的檢查,但學生很快就會忘記。這樣的英語教學不僅難以給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實質性的幫助,還增加了學生的背誦壓力,很有可能會加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排斥感,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也不會明顯提升。
(二)教學形式單一
多數高中英語教師習慣于采用單一的口頭講解形式,既枯燥又傳統,英語課堂氛圍無趣,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致并不是很高,難以積極融入英語課堂。同時,為了幫助學生鞏固英語知識,教師會應用固化的英語練習模式。從表面上看,學生似乎已經學會應用所學英語知識,但只要變化一下題目,學生就會出現錯誤。究其原因,就是學生未能深刻領悟英語知識,導致他們的語言能力始終得不到明顯提升。
二、核心素養下培養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意義
(一)有利于擴充學生的知識儲備
知識儲備是學生運用英語交流的基本條件,也是推動學生英語學習取得進步的關鍵所在。雖然高中學生已經有一定的英語知識儲備,但學生仍有很大的知識擴充空間。通過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可以讓學生更靈活地運用英語詞匯、英語語法,并接觸更多英語知識,英語知識儲備會變得越來越多。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技能
很多學生在英語交流方面比較薄弱,大多數學生學的是“啞巴英語”,即能看懂英語,但不會開口說英語,學生存在交際技能匱乏的問題。教師應想方設法帶動學生開口講英語,使學生學會如何將英語知識靈活運用在實際情境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形成一定的交際思路,并逐漸習得更多的交際技能。
(三)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文化意識
文化意識在學生的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驅動學生主動表達的動力。學生只有了解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感受文化內涵之后,才能學會如何正確運用英語表達。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培養策略,依托一定文化背景,引導學生進行英語交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會感受到中西方文化以及表達方面存在的差異,從而避免出現表達錯誤。這樣做既能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又能發展學生的文化意識。
三、核心素養下高中學生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策略
(一)營造英語交流氛圍
相關研究顯示,英語學習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若能給學生營造出較為活躍的英語交流氛圍,學生的交流思維會更活躍,并主動開口交流,這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升有著較大的促進作用。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注重英語交流氛圍的營造。教師可結合具體的英語知識,并挑選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營造交流氛圍,增加其吸引力。學生在良好交流氛圍的感染下,不再那么被動,而是主動融入其中,積極開口表達。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1 “Teenage life”的時候,教師展示出國內外不同學生俱樂部的景象。不僅有國內學生籃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的活動,還有學生喜聞樂見的合唱俱樂部的相關表演。此外,教師還借助多媒體呈現國外中學生俱樂部的活動。學生在多媒體資源的刺激下產生了強烈的課堂參與興趣,主動思考并表達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參與的課后活動。有的學生說自己在課后會參與“Ping-Pang Club”,并表示“It is interesting”;有的學生介紹了自己參與的“Go-master Club”,并表示“It is can make you calm down.”。學生們興致勃勃地表述自己參與的俱樂部活動。可見,借助良好的英語交流氛圍,教師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高效參與到課堂實踐中,并為后續語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礎。
(二)優化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的方法
1.構建教學情境。有效的英語教學情境,不僅可以達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的,而且能起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率的作用,有利于學生主動表達。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可適當構建英語教學情境。教師需對英語知識進行深入研究,為了增加情境的真實性,創設的情境應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引導學生置身于情境中。這樣做既能豐富英語課堂內容,吸引學生,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學生開口說英語。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一冊Unit 3“Sports and fitness”中的 Reading for Writing部分時,教師表示“We all wish we were thinner, but what exactly is fat?”,教師的問題為學生創設了情境,促使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肥胖”話題結合在一起,并針對這個話題發表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表示自己已經預習過課文了,他認為“fat”是應該關注的,而不是被“fat”盲目裹挾;有的學生表示自己原來也認為“I am fat.”,但是他的父母告訴他“Heath is everything.”,所以他不再盲目減肥了。可見,通過構建與學習內容相關的情境,教師能夠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將自己對與情境相關內容的認知和理解表達出來。
2.組織小組互動。學生通常更喜歡與自己的同齡人分享、交流,再加上高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合作互動能力,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可適當組織小組互動活動。根據學生的實際能力以及具體的表達要求,教師布置小組互動任務,提供一個自由、活潑的小組交流空間,鼓勵小組成員開展英語交流。小組的交流氛圍沒有那么拘謹,學生比較容易接受,所以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組織能力,還能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英語表述能力。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中的Reading and Thinking部分時,教師設置合作探究問題“What is in a name?”,請學生在閱讀語篇后在小組里進行互動討論。有的學生結合自己的閱讀成果,找出英國的不同名字,并進行論述;有的學生指出小組中個別學生的閱讀問題,表示英國改名字的原因有好幾種,且其名字的改動發生在不同歷史時期。學生在小組中你一言、我一語地進行互動討論,并在愉快的互動探索中完成對閱讀語篇的認知和理解,實現了閱讀能力的充分鍛煉。針對小組中個別英語閱讀能力薄弱的學生,其他小組成員要提供幫助,并嘗試通過重難點詞組的標注、重難點語句的拆解、語篇結構的劃分等形式對其進行引導,力圖使小組的每一名成員都順利完成語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由此可見,借助小組互動,教師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運用意識,鼓勵學生在小組中發表見解、互通有無,順利實現對語篇內容的理解,并在互助中實現語言運用素養的提升。
(三)深化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
英語語言能力不僅僅表現在口頭上,英語寫作也體現了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之后,才能順暢進行英語寫作。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英語寫作。教師需向學生傳授寫作技巧,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等。教師可給出一段英語文本內容,讓學生自主閱讀,要求學生用英語寫出自己對文本的理解。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和發展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語言能力,而且還對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有著推動作用。
比如,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二冊 的 Unit 5“Music”中的 Reading and writing部分時,教師結合教學內容開展說明文寫作練習。首先,教師詳細講述了說明文寫作中需要涉及的重要信息,也就是“說明事件”“傳遞信息”。接著,教師告知學生說明文寫作中需要注重開篇、內容和結尾三個部分,告知學生可采取“開篇開門見山”“內容順序介紹”“結尾點題總結”等寫作步驟。接著,教師讓學生嘗試寫作。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掌握了說明文寫作方法,學生在寫作練習中實現了寫作能力的優化。
(四)組織實踐活動培養語言能力
1.舉辦英語比賽。單一、固化的英語教學形式只會消磨掉學生的英語表達興趣,不利于學生語言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可適當舉辦英語比賽,如演講比賽、辯論比賽等,鼓勵學生參與。高中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英語比賽剛好可以給他們原本枯燥的學習生活帶來一些活力。英語比賽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語言能力。
比如,教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 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時,教師結合單元主題組織演講比賽,請學生對自己了解的傳統節日和相關節慶文化進行介紹。經過一周時間的準備,學生躍躍欲試:曉峰的演講題目是“Chinese Spring Festival”,他介紹了春節的由來以及中國人民歡度春節的習俗;小紅的演講題目是“Som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介紹了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人民十分重視的傳統節日。學生在演講比賽中感受到英語綜合實踐活動的樂趣、實現了語言能力的充分鍛煉和提升。
2.開展課堂提問活動。提問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會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精心設計問題。在設計時,需要把握好問題的難易程度。若過于簡單,不具備挑戰性,學生的參與程度不會太高;若難度過大,會打擊學生積極性,導致學生不會主動參與。即使學生回答錯誤,教師也不必急于批評,而是要不斷引導,直至學生回答正確,保證學生能從中有所收獲。
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第三冊 Unit 1“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教學中,教師提出“What is the Lunar New Year's Eve?”“How could we celebrate 'the Mid-Autumn Festival'?”等問題。這些問題雖然有一定難度,但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能夠促使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融入課堂語言應用,進而促使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順利完成對與傳統節日相關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同時,學生在回答問題過程中實現英語語言應用能力的提升。
四、結語
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十分重要。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英語教學理念,以發展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為目標,不斷探索和實踐有效的培養策略,激發學生的表達興趣和動力,促進學生英語語言能力進一步提升,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發展助力。
參考文獻:
[1]朱菊燕.基于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語言能力培養策略[J].學周刊,2022(35):118-120.
[2]唐云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語言能力培養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1(32):118.
[3]由利波.基于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語言能力培養策略[J].華夏教師,2020(20):22-23.
[4]徐彩紅.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J].當代教研論叢,2020(7):104.
[5]林梅芬.探析高中英語核心素養中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J].高考,2020(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