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偉
摘 要:地理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在推進高中地理教學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教、學、評”一體化理念正在不斷發展成熟,以“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為指導,開展高中地理教學,能夠強化地理教學針對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有效培養核心素養的同時構建地理課程高效課堂。當前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學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學實施方式創新不足、教學資源整合開發不充分、學生學習過程缺乏積極性,以及教學評價機制略顯功利化等。以“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為指導,高中地理教學工作應當優化教學目標設計并完善評價體系,在情境中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合作探究中強化自學能力,以問題為導向培養核心素養,基于多元評價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關鍵詞:“教、學、評”一體化;高中地理;教學設計
高中生正處在地理課程學習的關鍵時期,在新課改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傳統的高中地理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成長需求,做好對高中生的地理教育,應當格外關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有效滲透,從高中生地理課程學習的基本規律著手開展適合學生的指導活動,以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學設計實施為導向,保障學生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發展。“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在圍繞地理知識核心內容開展教育指導的情況下,幫助學生理解自己的生活內涵,基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協調互動,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良好的地理教育環境中切實保障教學質量。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積極意義及面臨的問題展開分析,提出了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設計的優化路徑。
一、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積極意義
(一)使教學更具針對性
“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將創新教學方法、推動自主學習與評價機制優化相結合,能夠極大滿足高中生對地理知識的探究欲望,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整體質量的全面提升[1]。高中生正處在地理課程學習的關鍵時期,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對外部環境有著敏銳的感知,以“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為指導開展高中地理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的核心內涵,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深度理解,在全面關注學生學習特點和實際需求的情況下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和幫助。相較于傳統高中地理教學模式,“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能夠始終圍繞特定目標展開教學活動,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更加強調教師教學設計與學生自主學習之間的深刻關聯[2]。在高中地理教學活動中,以“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為導向,學生能夠認知與感受地理知識的獨特魅力,同時也能夠在學習基礎地理知識的同時實現深層次的思考與探索,借助地理課程帶來的積極體驗,不斷強化學生學習能力。根據高中生地理課程學習的相關情況及特點,對“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地理教學設計管理也能做出相應調整,在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知識核心內涵、促進學生強化認知與體驗的同時,真正帶給學生深層次的啟發。“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地理課程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積極投入知識探索,并且不斷強化學習能力。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培養核心素養是高中地理教學的核心目標,“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能夠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也能夠服務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在體現地理知識核心內涵的情況下,促進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全面掌握,進一步引發學生的深刻思考和聯想。對于高中生來說,地理知識本身具有很強的探究趣味性,以“教、學、評”一體化為核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觀念能夠發生根本變化,真正理解地理知識的核心內涵,無論是識圖能力還是思維能力,在“教、學、評”一體化模式下的地理課程中,學生核心素養都能夠得到全面培養。
(四)有利于構建地理高效課堂
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是影響高中地理教學活動實施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圍繞高中地理知識開展對學生教育指導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考慮到高中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并且格外關注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和發展需求,借助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學設計管理,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步和發
展[3]。在以“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為導向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能夠幫助學生及時調整學習狀態,并且圍繞地理知識引發學生的聯想和思考,基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切實提高地理教學的實施效果,進一步落實高效課堂建構的相關要求。
二、“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現狀
(一)教學實施方式創新不足
當前許多教師對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缺乏創新性,大多強調自身對學生的基本要求,而忽略了學生看待問題時的相關表現,對地理活動的組織管理缺乏科學判斷,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教師大多強調自身對學生的主導,而忽略了學生看待問題的思路,導致課堂氣氛相對沉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容易受到影響。面對高中生地理課程中的相關學習表現,教師應當善于創新教育思路,關注學生實際學習需求,在良好的地理教學設計管理中給予學生充分支持,為高中生學習能力的全面強化提供保障[4]。
(二)教學資源整合開發不足
當前高中地理教學資源整合開發存在較大的偏向性,教師大多關注教材資源而忽略了對多種教育元素的挖掘利用,對地理課程的活動組織和管理缺乏科學判斷,沒有真正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成長規律,這也導致活動設計未能取得預期效果,學生學習積極性容易受到打擊。在資源整合與開發過程中,教師大多關注地理課程的基本理論,而忽略了生活化教育的重要性,對各項活動的設計管理判斷不足,極大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面對資源整合單一的情況,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容易受到影響,在接觸和了解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很難實現對知識體系的進一步建構。
(三)學生學習過程缺乏自主性
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許多學生表現出的積極性相對有限,大多強調自身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活動,而忽略了獨立思考的重要性。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相對有限。實際上許多學生在地理課程學習中對教師存在過度的依賴性,面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許多學生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只是一味地強調自身在教師指導下解決問題,而忽略了通過自身力量提高學習能力[5]。
(四)教學評價機制略顯功利化
教學評價活動大多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在評價中一味地強調學習能力,將能否解決化學問題作為重要的評價依據,而忽略了學生自身的學習特點以及學習需求。對評價的優化設計缺乏判斷,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成長,這也導致學生學習能力發展受到影響。由于評價活動教育功能缺失,導致高中生在地理課程學習中缺乏自我完善的意識。
三、“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高中地理教學的優化路徑
(一)基于教學目標,完善評價體系
設置明確信息的教學目標是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為此教師需要格外重視教學目標的導向作用,根據學生地理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情況,對教學目標設計做出相應調整,在全面強化學生地理課程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情況下,給予學生充分支持,讓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學設計成為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推動力[6]。關于教學目標的設計應當與地理教學的核心要求結合在一起,既要考慮到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也應考慮到學習過程中學生應當掌握的方法技巧,將思想情感等各方面內容作為目標設計的依據。為了突出“教、學、評”一體化理念的相關特點,教師還應考慮到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相關反饋,在關注課堂教學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目標設計的優化與調整,讓評價活動得到有效落實,為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奠定基礎。此外,教師還應關注評價活動與學習目標之間的深刻關聯,能夠將教學目標作為實施評價的重要依據,以教學目標為基本標準開展適合學生的指導活動,并且設計相應的評價機制,讓“教、學、評”一體化特點得到進一步彰顯,確保高中地理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得以提升。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創設教學情境是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的關鍵,基于“教、學、評”一體化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中,教師應當考慮到如何基于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在關注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和成長規律的同時,對情境化教學做出嘗試和優化,能夠以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為導向開展適合學生的管理活動[7]。教師首先需要關注教材中高中地理知識的核心內容,能夠在課程開始之前利用信息技術收集與之相關的材料,將貼近生活的教育元素和高中地理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通過這樣的方式,突出地理課程應有的教育價值。在把握好情境化教學特色的情況下,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和幫助。根據高中生地理課程學習情況及現實生活經驗,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生活化的地理元素,通過生活經驗的總結引發學生的進一步思考,讓學生意識到地理課程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內在聯系,并且基于生活情境引發學生的進一步思考和探索。結合學生相關學習、表現及反饋對地理教學優化管理,也需要做出一定的嘗試,在關注學生實際需求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的情況下,進一步推動學生學習狀態的積極轉變,讓基于情境的地理教學成為學生學習能力全方位提升的關鍵。
(三)開展合作探究,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合作探究是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合作探究活動應有的價值,關注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好對地理教學的優化調整,在把握好學生實際需求的情況下給予學生充分幫助,能夠體現出地理課程獨特的教育價值,并且有效強化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時應當做好對學生的分組管理,能夠在教學設計的實施過程中體現出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在關注學生已有認知的同時引發學生的生活聯想,真正體現學生的個性特點,以行之有效的教學設計活動為基礎,讓學生學習狀態得到及時調整與轉變,通過師生之間的協作溝通,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有所收獲,并且在看待問題的同時強化綜合能力與素養。教師應當緊密圍繞高中地理教學的核心內容及相關要求,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分組管理,基于學生實際學習狀況及特點,對自主學習及合作探究提出更高要求,以任務驅動的方式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基于問題導向,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問題導向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設計思路,在開展“教、學、評”一體化的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問題導向的特點,能夠根據高中生地理課程的實際學習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指導方式,在問題導向下全面突出核心素養的重要性,并且體現出高中生地理學習的具體情況。教師應當善于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在開展地理教學活動時,能夠將基本地理問題轉化為探究的方向,并且在任務驅動下鼓勵學生發揮自身力量解決遇到的難題,結合教材等材料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關于核心素養的培養必須與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相關,應基于問題導向的基本要求,對地理教育做出適當調整,能夠將學生感興趣的地理知識和課堂教學結合在一起,并且全面體現問題導向的重要性,讓問題設計和問題應用成為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關鍵。
(五)創新評價方式,促進個性發展
積極創新評價實施方式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關鍵,以目標為基礎優化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教師還應考慮到評價方法的多元創新,既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同時也要尊重學生的認知需求,真正以學生感興趣的評價機制為基礎,推動學生學習狀態的調整。教師應當采用激勵和贊美的語言對學生進行評價,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根據課堂教學的推進情況及學生的實際學習反饋,開展相對應的指導,確保評價活動具有更強的育人導向作用,能夠基于評價促進學生的個性成長,并且在體現出學生實際發展需求的同時,給予學生充分的支持和幫助,讓地理教育成為學生綜合能力提升的動力。關于評價活動的設計組織還應與時俱進,利用信息技術設置評價表格,采用電子化的評價手段,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采用“教、學、評”一體化理念開展教育工作是提高地理課程整體質量的關鍵,也是促進高中生全面理解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重要前提。教師必須重視“教、學、評”一體化的優化路徑,關注高中生地理課程的實際學習情況,在良好的地理教育環境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狀態及時調整,以行之有效的地理教學設計組織為基礎,進一步落實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確保“教、學、評”一體化理念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朱淑英.淺析核心素養背景下創新設計高中地理教學的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8):173-175.
[2]楊儒娟.淺談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在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滲透途徑[J].學周刊,2023(24):105-107.
[3]周玲.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一致性探究[J].高考,2023(19):81-83.
[4]黃新建.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探究式學習方法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J].家長,2023(18):35-37.
[5]曾嬌.高中地理必修模塊的學歷案設計:基于“教學評一致”的課堂實踐[J].高考,2023(18):137-139.
[6]白尖措.基于多媒體的高中地理教學資源庫構思及輔助教學設計[D].西寧:青海師范大學,2023.
[7]古洪.基于A-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地理教學設計與應用探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