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山
摘 要: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推出了新高考的政策,旨在進一步優化高考的過程和內容。新高考更加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通過更靈活的考試方式和試題形式,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在新的考試背景下,高中數學勢必面臨著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改革,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方面。文章分析了高中數學核心素養的要素以及新高考對高中數學的要求,并提出了明確教學目標,優化教學體系建設;創新課程教學的方法;有效落實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等具體的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旨在為高中數學改革提供可靠的指導。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傳統的高考過度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考量,忽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養的考查。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對傳統的高考制度進行了有效的改進。新高考更加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考查,考查方式也相對比較靈活,給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高中數學作為一門基礎課程,高考更加重視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考查。因此,教師要深入解讀新的考試政策的內涵和具體要求,及時調整相應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確保教學活動與新政策的一致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確保其在新的考試政策下得到更好的發展。
一、高中數學核心素養分析
高中數學相比初中和小學數學,知識的深度和難度都有了大幅的提升,同時涉及的知識領域也更廣。高中數學不僅需要學生掌握基本的數學理論知識,同時還要達到舉一反三、靈活應用的效果,高中數學更加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知識的抽象性非常強,主要借助數學符號或者公式解決問題。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通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充分理解數學符號和公式的內涵,養成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思維習慣[1]。數學知識之間都有一定的邏輯關系,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邏輯推理能力,才能更好地解決相關的數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對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深入的講解,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應用已經學過的知識對相關知識進行大膽的推測,解決遇到的數學問題,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高中數學是將實際的問題抽象為數學模型,然后借助數學的方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教師應該發展學生建立數學模型的思維,保證學生能夠將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相應的數學模型,最終實現解決問題的目的。運算能力是高中數學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運算能力,才能為后續更深層次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師要結合學生實際的情況,有效鍛煉學生的運算能力,使其充分掌握各種基本的運算法則。總之,高中數學更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相關知識的教學,不斷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使其能夠借助數學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各種問題。
二、新高考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的要求
新高考是順應時代發展規律而提出的新的高考政策,新高考可以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更好地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新高考可以進一步提升考試的公平性,更有利于個性化人才的培養,學生擁有更多發展的機會和可能。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考試試題更加靈活和開放,從單純考查知識點逐漸向考查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轉變。傳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保證學生的升學率,教師會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和題海戰術等,力求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新高考要求下,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保證學生在理論知識學習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其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另外,新高考從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出發,力求培養更多復合型人才。因此,教師要結合新的考試要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的方向,明確數學教學目標,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2]。教師要創新教學的方法,借助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組織學生更深入地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保證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的共同發展。總之,高中數學教師要充分解讀新高考的要求和目的,及時調整相應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保證數學教學與新高考政策之間的一致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導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教師需要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設計教學計劃,組織教學活動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重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要對原有的教學目標進行有效的調整,進一步明確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保證教學活動符合新的高考政策的要求。一方面,制訂總的教學目標。結合新高考對高中數學提出的新要求,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納入到該學科總的教學目標中,指導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更關注學生該方面的培養。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將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納入總的教學目標中,更好地指導教師開展教學活動。另一方面,分教學目標的制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制訂單元、學期等分教學目標,更充分地發揮教學目標的指導作用,確保每個教學環節的質量。比如,在單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找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制訂明確的教學目標,指導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在單元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可以打破單元教學的順序,重新設計教學的流程和順序。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可以進一步完善數學教學體系的建設,進一步提升數學教學的科學性,充分發揮學科育人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總之,高中數學教師要結合新高考的要求,及時調整該學科的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目標與高考政策之間的一致性,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其更全面地發展。
(二)創新課程教學的方法
高中數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為主導,通過教師對知識的講解和傳授,達到教學的目的。這樣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和弊端,高中數學的抽象性比較強,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會出現無法理解的情況,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另外,單一的教學模式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興趣,使其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的心理。新高考背景下,數學教師要重新審視師生之間的關系,積極改進教學的方法,采用更加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數學知識是對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有效轉化,將其轉化為數學模型,然后借助相應的數學原理或者公式解決相關的問題。因此,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的聯系,保證學生更好地理解相應的數學模型或者概念。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中進行學習和理解,保證其良好的學習效果[3]。比如,在“集合”的概念學習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相關現象,更深入地講解集合的概念,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該數學概念。另外,互聯網給教學活動開辟了新的道路,教師可以結合教學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人,其自主學習的意識直接關系到其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線上教學的模式,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通過線上教學的模式,開展部分知識的教學,使學生自主完成相關部分的學習,有效鍛煉其自主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可以將課后拓展的知識通過線上教學模式開展,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得到不斷的提升。總之,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要通過改進教學方法的方式,更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三)有效落實實踐教學活動
新的高考政策更加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全面發展。傳統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理念已經無法適應新高考的要求,教師要深入分析新政策的要求,準確把握新政策中人才培養的標準,及時調整教學模式。數學學科最終的學習目的是借助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的問題,新高考政策在考試過程中對學生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因此,教師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保證實踐課程開展的效果。在實踐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出發點,設計各種開放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與合作過程中,更好地踐行所學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模式、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等,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4]。比如,在學習“立體幾何”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觀察學校的建筑物,借助實際的觀察和具體的建筑物模型,講解立體幾何的相關知識,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立體幾何的概念和不同立體幾何圖形的特點。同時,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布置相關實踐方面的作業,讓學生將家中的物品按照立體幾何的特點進行分類和總結,然后選擇一種物品,將其從不同的觀察角度,通過繪畫的形式進行展示。在組織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制訂科學的活動計劃,明確活動的目標,制訂詳細的活動流程,確保活動的順利開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總之,基于新高考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高中數學教師要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有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提升其數學的核心素養。
(四)進一步完善教學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有效評估的過程,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指導教師有效調整后續的教學活動。傳統的教學評價主要是通過書面考查的方式,以最終的卷面分數判斷學生學習的好壞。這樣的評價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充分反映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全面和準確。新高考背景下,數學教學評價要改變傳統的評價模式,構建更多元化和全面的教學評價體系,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在對學生學習過程評價過程中,教師要秉持著客觀、公正的態度,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的思維能力、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態度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評估,更深入地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5]。比如,在“向量運算”相關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等進行充分的考查,實現對其學習過程的評估,了解學生對該知識的掌握程度。針對學習過程評估的結果,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確保其對向量運算知識的全面掌握和靈活應用。另外,教師還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實現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評估的目的。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評價活動中來,通過學生之間互評的方式,進一步了解學生學習的真實情況。同時,學生之間互評的方式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其開展更深度的學習,不斷提升其核心素養。總之,教師要積極改進教學評價的方式和評價主體,建立一套符合新高考要求的評價體系,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五)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新高考政策的提出,使高中數學教師面臨著一定的壓力和挑戰,數學教師不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同時還要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保證教學活動的開展符合新的考試政策和要求。教師要深入解讀新高考的內涵,準確把握新的要求和標準,有效調整相應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目標。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參加新高考政策方面的培訓,通過對該政策的深入解讀,進一步加深教師的理解。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數學教師開展有關高考政策的研討會,共同分析和研究新政策的改變和方向。然后結合新的要求,共同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和目標等。基于新高考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視,教師要進一步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積累更多的數學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數學教學水平。另外,數學教師不僅要具備專業的知識,同時還要具備良好的綜合素養。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開展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使其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有效鍛煉教師的綜合能力,保證其更好地為教學活動服務。比如,學校可以組織教師開展一些團隊拓展類的活動,使其在活動中更深刻地體會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有效培養其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在組織教師進修學習和提升的過程中,學校可以制訂相應的考查制度,針對教師學習或者培訓的內容,對其進行有效的考查,充分了解教師學習的情況,更好地指導后續培訓活動的開展。考查制度的制訂還可以有效調動教師學習的積極性,使其更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保證其學習的良好效果[6]。總之,新高考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考驗,教師只有通過學習,不斷提升其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才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不斷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高考對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的重點。通過深入解讀新的考試政策,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改進教學方法等,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教師還要進一步改進傳統的教學評價體系,優化教學評價的方式,發展多元化的教學評價主體,更好地指導教學的改革,不斷提高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朱緒星.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探析[J].新智慧,2023(26):72-74.
[2]劉掬慧.核心素養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價值研究及培養途徑探討[J].高考,2023(21):9-11.
[3]劉強.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高考,2023(15):46-48.
[4]楊平飛.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究 [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3(7):101-103.
[5]吳海波.淺析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J].高考,2021(33):111-112.
[6]徐宏芳.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數學情境化教學策略研究[J].數理天地(高中版),2023(2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