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書畫藝術對蘇州磚雕的影響頗為深遠,書畫技藝對磚雕技藝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從文化內涵到藝術風格再到技藝表現,書畫和磚雕都具有密切的關系。
[關鍵詞]書畫藝術;蘇州磚雕;文化內涵;藝術風格
[中圖分類號]J3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4-0058-03
本文文獻著錄格式:袁中平.淺談傳統書畫藝術對蘇州磚雕的影響[J].天工,2024(4):58-60.
磚雕工匠曾被稱為水泥匠,隨著制磚雕花各道工藝的分工越來越細致、明確,從事磚雕的工匠便被稱作“鑿花匠”,他們對磚進行刨、鑿、鋸、捶,并進行細致的雕花。所謂“花”,即是磚雕上的紋樣,這些紋樣往往與當地的地域傳統、民俗寓意和大眾喜好有關,有的作品通過物體和場景體現某個民間故事或神話傳說,有的作品則借助傳統圖案紋飾寄托美好寓意。蘇州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市民文化水平的提升催生了充滿書卷氣息的市井文化,這決定了蘇州磚雕是姑蘇文人與磚雕工匠智慧的融合,而傳統書畫藝術對蘇州磚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一、傳統書畫藝術影響了蘇州磚雕的文化內涵
中國古建筑中的磚雕藝術,在不同的地域、時期具有不同的特點和風格,蘇州磚雕的圖案裝飾十分精細、考究,明朝中期表現為樸素的風格,清朝特別是康熙、乾隆以后,轉變為復雜、精細的風格,這一時期是磚雕藝術風格的轉折點,雕刻技藝有了很大的提高,使蘇州磚雕形成了獨特的、精細典雅的裝飾風格,成為南方地區磚雕藝術的典型代表,被譽為“南方之秀”。磚雕對整座建筑起著重要作用,大多作為建筑構件或大門、照壁、墻面的裝飾。由于磚在選料、燒制等工序上要求嚴格,因此具有堅實而細膩的質地,適宜精雕細琢。古建筑中的磚雕不僅能突顯宅院主人的身份,也蘊含著各個時代的文化內涵,具有深刻的時代烙印。而傳統書畫藝術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哲學思想、道德倫理等,不僅為磚雕提供了藝術題材,更對磚雕藝術家的創作思路產生了影響,使磚雕作品不僅具有裝飾作用,更具有文化價值[1]。
以吳地常見的磚雕門樓為例,磚雕門樓的式樣、造型、風格各異,是一座宅院文化的體現,同時也寄托了宅院主人對家庭及自我的美好祝愿。磚雕門樓不僅有題字,還有圖案紋樣,這些圖案紋樣無不表現吳地的民俗風情,其中蘇州版畫、戲曲和插圖對蘇州磚雕的影響十分深遠。如網師園《藻耀高翔》磚雕門樓的題字旁,就雕刻了戲劇《郭子儀拜壽》之像,郭子儀“大富貴,亦壽考”“大賢大德”,這幅戲文圖的寓意為“福壽雙全”。明末許多著名的市井小說插圖由文人畫家所繪,還有龍鳳呈祥、和合二仙、劉海戲金蟾、三陽開泰、麒麟送子、獅子滾繡球等。除了蘇州版畫、戲曲和插圖中的人物題材,常見的傳統磚雕裝飾圖案以動物和植物為主要題材,再配上回字紋、萬字紋等紋飾。作為民居建筑的重要裝飾藝術,這些圖案多采用借代、隱喻、比擬、諧音等手法,表達宅院主人對家族興旺的期盼、對富裕美滿生活的向往、對自身社會地位的追求,傳達了吉祥寓意,是民間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傳統題材松鼠葡萄,象征多子多福 (見圖1);牡丹、白頭翁寓意富貴白頭;如意、柿子、萬字寓意萬事如意;葫蘆、藤蔓寓意子孫萬代;牡丹和海棠寓意富貴滿堂;松樹、仙鶴的組合寓意松鶴延年、祥瑞福壽(見圖2);而松樹、仙鶴及梅花鹿寓意鶴鹿同春;梅花、喜鵲寓意喜上眉梢;梅花、蘭花、竹子、菊花寓意高貴的品質和崇高的品德,表現宅院主人的情趣和品德[2]。
二、傳統書畫藝術對蘇州磚雕的藝術風格產生影響
傳統書畫的藝術風格豐富多樣,題材有山水、花鳥、人物等,充滿多樣性,不僅為磚雕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更在藝術風格上影響了磚雕的創作。磚雕藝術家通過借鑒傳統書畫的構圖、線條、色彩等藝術元素,使磚雕作品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審美價值。
蘇州磚雕發展于宋代,明清時期達到頂峰,而明中期吳門書派對蘇州磚雕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吳門”,是今蘇州之別稱。明代中葉以來,蘇州地區的經濟繁榮促進了文化產業的興盛,形成了以祝允明、文徵明為代表的“吳門書派”,作品大多表現江南文人優雅的生活情趣,在山水畫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吳門書派不僅打破了傳統“院體”和“浙派”壟斷畫壇的局面,還改變了明初以來低迷、單調的書法審美趣味,追求神采、氣韻的筆墨效果[3]。吳門書派不僅在書畫界享有盛名,也影響了工藝美術行業中的題字內容。蘇州磚雕門樓的字碑大都是名人題字,其中以狀元題刻最多,字碑題刻一般是四字詞語,如藻耀高翔、松竹含苞、春暉朗然、令德貽芳、桂馥蘭香等。四字詞語簡潔樸素、朗朗上口、意義精妙,多為歌功頌德,體現了宅院主人的精神品質與文化內涵,寄托了對仕途或生活的美好愿望。以網師園的《藻耀高翔》磚雕門樓為例(見圖3),此門樓是清代乾隆時期的精品,被譽為江南第一門樓,具有豐富的內容和藝術價值。“藻耀”即辭藻華麗、文采飛揚,“高翔”即展翅高飛。這個典故出自梁代劉勰的《風骨》:“若風骨乏采,則鷙集翰林;采乏風骨,則雉竄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筆之鳴鳳也。”因此,“藻耀高翔”寓意宅院主人才華橫溢、文采飛揚、頗具風骨,同時“高翔”也能隱喻仕途光明,寄托大鵬展翅之愿望。當時的宅院主人為光祿寺少卿宋宗元,“藻耀高翔”雖有自詡之意,但與其身份和地位相匹配,四字詞語文辭華美、蘊意豐富、行文簡潔,令人印象深刻[4]。
吳門書派注重筆法、章法和氣韻的和諧統一,強調書法的意境、文化內涵和美感的表現,這種思想影響了蘇州磚雕的創作主題和內容。在磚雕創作中,雕刻工匠經常將詩文、典故、歷史事件等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使作品具有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這種表現方式與吳門書派的思想相呼應。蘇州磚雕裝飾中的書法題刻是篆書或楷書或隸書,無不展現吳門書派秀潤流暢的風格,遒勁的書法和細膩的磚雕技藝相得益彰,豐富了蘇州磚雕藝術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行走于園林或者古建遺址,這些題字所體現的即是厚重的歷史感,使蘇州磚雕多了幾分書卷氣息。
三、傳統書畫技藝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蘇州磚雕的傳承與發展
傳統書畫技藝在歷史長河中不斷傳承與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體系和技藝手法,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書畫主要通過筆、墨、紙、硯來體現,而磚雕則通過雕刻工藝來展現,盡管表現手法和材料不同,但兩者在構圖設計、線條表現和傳承方式等方面都有著共同點。
傳統書畫和磚雕在構圖設計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傳統書畫的構圖注重虛實、主次、疏密、藏露等對比關系,強調營造意境,還注重“經營位置”,如何合理安排畫面中的元素,使之達到最佳的視覺效果。傳統書畫的題材和表現手法對磚雕的構圖也產生了很大影響,構圖更為嚴謹、和諧,強調整體與局部的和諧統一,注重空間的層次感和立體感,具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磚雕工匠通過學習傳統書畫的技法和構圖方式,提高自身的雕刻技藝,使磚雕作品更加精湛、細膩。傳統書畫的構圖設計理念為磚雕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深厚的文化內涵為磚雕工藝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和審美內涵,使得磚雕作品更具有層次感和藝術感染力,成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5]。
線條是書畫和蘇州磚雕的重要表現手法,傳統書畫中的線條有流暢、頓挫、粗細、快慢等變化,體現了筆墨的神韻。而磚雕中的線條具有立體感和質感,通過深淺、粗細、轉折等變化來刻畫物象的形態。書畫中的線條表現技巧對磚雕產生了深遠影響,使得磚雕作品更加生動逼真、富有藝術魅力。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磚雕的雕刻技法上,磚雕匠人在繪制磚雕圖案時會融入繪畫技法,然后再按照磚雕工藝程序進行創作,工匠會使用陰刻(形同繪畫中的勾勒手法來刻畫輪廓)、淺浮雕、深浮雕、圓雕、鏤雕、減地平雕(以陰線刻劃形象輪廓,并將形象輪廓外的空地鑿低鏟平)等手法,從實用和觀賞的角度出發,以精湛的技藝雕刻出形象簡練的人和物,風格渾厚,不盲目追求精巧和纖細,以保持建筑構件的堅固,體現蘇州磚雕深厚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藝術手法。
在技藝傳承方面,我國的傳統書畫藝術和蘇州磚雕均需要長時間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相關技藝,兩者的傳承方式大致相同,傳統的師徒傳承方式使得書畫技藝和磚雕技藝得以傳承至今。同時,在技藝傳承的過程中,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四、傳統書畫藝術和蘇州磚雕的創新發展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書畫藝術也在不斷發展創新,不斷涌現出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磚雕藝術家通過吸收傳統書畫藝術中的創新精神,結合自身的創作實踐,探索出新的磚雕藝術形式和風格,并在技藝傳承和產業發展方面有了新的變化,從而推動磚雕藝術的創新發展。
在技法方面,傳統書畫技藝為蘇州磚雕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指導,而磚雕技藝則豐富了傳統書畫技藝的表現形式和手法。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審美的變化,現在的中國畫形成了多元化的風格,各種繪畫流派雖然保留了傳統的繪畫方式,但融入了多種繪畫技法。因此,現在的蘇州磚雕技法不應局限于傳統的雕刻方式,只表現傳統繪畫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等題材,而應該順應時代發展,融入時代主題,不斷創新題材和技法,提高設計創作水平。現代的蘇州磚雕藝術家可以嘗試運用新的雕刻材料和技法,使磚雕作品更加立體、生動和富有表現力。
在題材方面,傳統書畫藝術為蘇州磚雕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如豐富的題材、筆墨的運用、線條的表現等,但是不能局限于這些傳統題材。傳統的磚雕作品以古樸典雅、精細秀麗為主要風格特點,而現在隨著現代繪畫和書法題材的不斷豐富,以及市場對磚雕的要求,磚雕更加注重個性化、多元化的表達。現代的蘇州磚雕藝術家開始將現代元素、地域特色、民俗文化等融入磚雕創作中,并結合國畫、書法、雕塑等其他藝術形式的元素和手法,將新的審美理念和情感融入磚雕作品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這種融合使磚雕作品既具有傳統文化的韻味,又具有現代藝術的風格,從而形成了新的題材和表現形式。如以蘇州地區的民俗文化為題材,創造出具有時代感和地域特色的磚雕作品。
在技藝傳承和產業發展方面,蘇州磚雕也跟著時代的步伐不斷進步。傳統的磚雕產業多以家庭作坊式生產為主,且生產方式以手工雕刻為主,而現在的蘇州磚雕逐漸形成了規模,不僅配備了更優質的設備和工具,更形成了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模式,提高了磚的燒制效率和磚雕的雕刻效率。而產業發展方面的積極創新與蘇州磚雕的傳承息息相關,要想促進一個產業的發展,不僅需要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和管理理念,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更要吸引年輕一代愛好者投入這個行業中,增加行業的造血功能。如今,傳統書畫藝術早已成為學校常見的專業,許多藝術類院校畢業的年輕人還投身磚雕行業中,不僅將所學的美學理論融入磚雕創作中,創新磚雕的藝術形式,提高磚雕藝術的創作水平,更加強了蘇州磚雕的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擴大了蘇州磚雕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傳統書畫藝術對蘇州磚雕藝術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千百年來,蘇州的磚雕藝術家將傳統書畫內容融入磚雕藝術中,將書畫的豐富文化內涵與寓意融入磚雕藝術中,賦予磚雕藝術深刻的文化內涵,體現了蘇州磚雕的典雅莊重與獨特的書卷氣息。在未來,蘇州磚雕從業者應當繼續挖掘和研究傳統技藝,跟隨時代發展進行創新,以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的磚雕文化。
參考文獻:
[1]王漢卿.以物寓意 雅俗共賞:從吳宅磚雕門樓看蘇州磚雕藝術[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45-48.
[2]湯鈺林.蘇州工藝美術[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2.
[3]那明祺,徐永利.蘇州磚雕門樓形制解析與初步探源[J].古建園林技術,2017(4):32-38.
[4]居晴磊.蘇州磚雕的藝術特色與文化特征[J].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2):87-94.
[5]談凱祺,沈露.蘇州傳統建筑中磚雕門樓裝飾研究[J]. 美與時代(上),2019(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