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穎



【摘要】 目的:探討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對甲狀腺癌術后疾病認知及自理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2022年1—12月在鷹潭市人民醫院行甲狀腺癌手術的患者84例,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基于行動向導為核心的健康教育。干預前后比較兩組自制疾病認知問卷、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采用功能鍛煉依從性量表比較干預后兩組鍛煉依從性;干預后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干預后,觀察組自制疾病認知問卷(疾病早期識別、疾病的危害、預防復發事項、飲食注意事項)良好例數均多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鍛煉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甲狀腺癌術后患者疾病認知能力和自理能力,緩解焦慮及抑郁心理,提高鍛煉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同時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 行動導向 健康教育 甲狀腺癌術后 疾病認知 自理能力
Effects of Based Action-oriented as the Core Health Education on Disease Cogni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after Surgery/ZHAO Ying.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4, 21(08): 0-079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based action-oriented as the core health education on disease cogni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of thyroid cancer patients after surgery. Method: A total of 84 patients undergoing thyroid cancer surgery in Yingt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2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whil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based action-oriented as the core health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scores of self-made disease cognition questionnair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 and the core quality of life (QLQ-C30)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exercise compliance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fter intervention by functional exercise compliance scale; after intervention,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After intervention, the number of good cases in self-made disease cognition questionnaire (early disease identification, disease harm, recurrence prevention matters, dietary precaution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scores of SAS and SD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scores of self-concept, self-care skills, self-responsibility and health knowledge leve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scores of physical function, role function and social fun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0.05). Total compliance rate of exerci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Nursing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Based on action-oriented health education as the cor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disease cognition and self-care ability in patients after thyroid cancer surgery,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mprove exercise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Action-oriented Health education Thyroid cancer surgery Disease cognition Self-care abi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Yingtan City People's Hospital, Yingtan 3350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4.08.017
甲狀腺癌是甲狀腺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主要發生于甲狀腺濾泡上,絕大多數的甲狀腺癌只發生在一側,為單個腫瘤,發病率與地區、種族、性別有一定關系,其中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且該病能發生于各種年齡段,主要以青壯年多見[1-2]。甲狀腺癌早期頸部會出現結節或腫塊,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常常在體檢中發現,該病進展時會引起聲音嘶啞,呼吸困難或吞咽困難等。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手術切除病灶來治療甲狀腺癌,但若術后對患者干預不到位,會導致術后出現各種并發癥,影響預后效果[3-4]。行動導向為核心健康教育是以“行動導向驅動”為主要形式,在教學中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以患者為學生,護理人員為教師,引導患者學習疾病相關知識和自理技能,提升患者參與度,達到患者能健康自護的作用[5-6]。基于此,探討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對甲狀腺癌術后疾病認知及自理能力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12月在鷹潭市人民醫院行甲狀腺癌手術的患者84例。納入標準:(1)經術后病理學檢查,符合文獻[7]《甲狀腺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中甲狀腺癌診斷標準;(2)年齡≥18歲。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惡性腫瘤;(2)合并認知障礙;(3)合并腫瘤發生遠處轉移;(4)合并肝、腎功能不全;(5)合并聽力、溝通障礙。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和對照組(42例)。家屬或患者均知情,且自愿簽署知情協議。本研究經鷹潭市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干預。術后責任護士對患者行甲狀腺癌手術相關宣教,提高患者對疾病認知;密切觀察關注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記錄,出現術后不良癥狀時,及時向醫生告知;指導患者頸部鍛煉,加快恢復;出院時囑咐患者遵醫囑,按醫囑劑量服用藥物,定期檢查甲狀腺功能。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基于行動向導為核心的健康教育。對術后患者制訂健康學習計劃表,通過模擬師生的教育方式,對患者科普疾病相關知識,并分為提出任務、制訂計劃、計劃實施、效果評估四個階段,具體計劃如下,(1)提出任務:由于部分患者對甲狀腺癌術相關知識認知低,且對術后護理知識不了解,容易出現術后自理操作不當,隨后導致焦慮等負面情緒出現,因此,為提高患者疾病認知,減少患者負面情緒和不當自理情況,制訂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計劃并實施,針對性予以專科護理指導。(2)制訂計劃,術后階段,①疾病知識宣教:通過視頻教學,介紹甲狀腺的生理功能及甲狀腺癌的危害,講解甲狀腺癌手術的目的與意義;將相關疾病知識打印成小冊子,發放給患者,并一對一進行疾病知識指導;②自理能力指導:責任護士利用人體模型,采用情景模式的方式對患者指導功能鍛煉,并囑咐患者開始鍛煉時應緩慢、輕柔、保持放松,循序漸進地增加鍛煉的次數、力量及時間,以身體耐受程度為最宜;③心理干預:責任護士積極與患者溝通,采用參與式教學,通過組織小型活動的方式,如各種益智小游戲比賽,并以熱情且耐心的態度回答患者各種問題,詢問患者身體情況。(3)實施階段:①術后第1天開始,每日上午進行1次術后疾病知識宣教內容,包含如何預防和復發,如:多攝入適量碘,有良好生活習慣,保持積極和樂觀心態等;②術后2~5 d時,頸部和手臂功能鍛煉,頸部幅度<60°行左右側頸運動,幅度<30°行上下頸部活動,交替活動;手臂行屈肘、抬舉等運動,均鍛煉5 min,3次/d;術后5~10 d,肩頸部功能鍛煉,肩部后伸內收、前舉側舉、內旋外旋;頸部前驅、后仰、左右旋轉等鍛煉,均鍛煉10 min,2次/d;③組織活動能調動患者參與度,釋放患者心理壓力,同時培養患者積極思維模式,使患者能更好地處理情緒壓力,并鼓勵患者主動傾述,敞開心扉,給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緩解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④將制訂計劃方案與宣教效果評價打印,放置于患者病歷資料內,能為后續其他護士提供基礎效果資料。(4)效果評估:護理后由責任護士對護理對象進行自理能力和生活質量評估,評估結果交與護士長總匯,組織科室全體醫護人員進行總結,把存在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隨后進一步改良。
兩組均護理1個月。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1)疾病認知情況比較:采用本院編制的甲狀腺癌知識調查問卷進行疾病認知評價,分為四項,內容包括疾病早期識別、疾病的危害、預防復發事項、飲食注意事項等,每項滿分100分,0~60分為差,61~80分為良好,81~100分為好;比較干預前后兩組良好及以上例數。(2)心理情況比較: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比較焦慮、抑郁;SAS評分<50分為正常,50~59分為輕度,60~69分為中度,≥70分為重度。SDS標準分<53分為正常,53~62分為輕度,63~72分為中度,>72分為重度[8-9]。(3)自理能力比較:干預前后,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SCA)評價患者自理能力,量表分為4個維度,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量表按照0~4級評分,總分172分,分數能力與自理能力呈正相關[10]。(4)生活質量比較:干預前后,采用癌癥生活質量核心量表中文版(QLQ-C30)評價患者生活質量,使用其中3個維度,且該表每個評分范圍為0~100分,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11]。(5)鍛煉依從性比較:干預后,采用功能鍛煉依從性量表評估患者鍛煉情況,該表14項問題。完全依從,指能完成相關指導或鍛煉要求;部分依從,能做到50%以上,但未達到100%;不依從,不愿意完成相應指導[12];總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6)術后并發癥比較:比較干預后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7)護理滿意度比較:采用常規標準量表對護理滿意度進行干預1個月后的評估,滿分100分,0~60分為不滿意,61~80分為比較滿意,81~100分為非常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甲狀腺癌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疾病認知情況比較
觀察組疾病早期識別、疾病的危害、預防復發事項、飲食注意事項良好及以上例數均多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心理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SAS、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自理能力比較
干預前,兩組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前,兩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5。
2.6 兩組鍛煉依從性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鍛煉總依從率高于對照組(字2=6.098,P=0.014),見表6。
2.7 兩組術后并發癥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字2=4.974,P=0.026),見表7。
2.8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后,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字2=6.098,P=0.014),見表8。
3 討論
甲狀腺是位于頸部中央區域的一個腺體,它能產生甲狀腺激素,一般因放射性、輻射或碘攝入含量超標導致,使甲狀腺內分泌異常,誘發甲狀腺癌。甲狀腺癌能引起最常見的癥狀是甲狀腺腫塊又稱甲狀腺結節,腫塊能在短時間內增大,也可能因各種因素增長較緩慢,患者能看見或摸到腫塊,多數為良性[13]。目前,手術是治療甲狀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能通過切除腫塊,改善患者病情。但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傷害較大,容易影響患者機體功能,且因患者對疾病認知較少,無法規范自理,導致出現術后并發癥[14]。因此本研究探討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對甲狀腺癌術后疾病認知及自理能力的影響。
本研究觀察組干預后疾病早期識別、疾病的危害、預防復發事項、飲食注意事項良好及以上例數均多于對照組;顯示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疾病認能力。目前臨床的護理方式缺乏與患者的互動,患者積極性及依從性不高,掌握相關疾病知識較少,會影響術后生存質量;而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以教學的方式,播放視頻的形式,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的科普,使內容能變得更加生動、形象,激發患者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且能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提高疾病認知能力[15]。觀察組干預后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利用參與式教學,將患者放在健康教育的主體,護理人員通過組織、設計活動的形式,增加患者參與感,在參與的過程中培養患者的思維模式,并鼓勵患者主動傾述,對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從而改善患者情緒[16]。觀察組干預后自我概念、自我護理技能、自護責任感、健康知識水平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表示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通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責任護士能對患者進行術后自理情景教學,能以人體模型為形象主體,引入術后鍛煉的方式,使患者能更快捷理解并學習,最終達到患者自理能力提升的作用[17-18]。觀察組干預后軀體功能、社會功能、角色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且鍛煉總依從率也高于對照組;說明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鍛煉依從率。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疾病認知,使患者對術后康復產生積極性,提升了患者鍛煉依從率,使生活質量得到提高[19-20]。張瑞莉等[21]研究表明,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觀察組干預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能說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減少患者并發癥。行動導向教學護理通過以健康教育的方式設置問題,啟發患者思維,使患者能主動發現學習中的樂趣,激發學習熱情,使患者能把學習的術后相關知識,利用在自我護理中,并積極加強功能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這上述研究結果相符。觀察組干預后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基于行動導向為核心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甲狀腺癌術后患者疾病認知能力和自理能力,緩解焦慮及抑郁心理,提高鍛煉依從性和生活質量,同時減少并發癥發生率,提升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盧玉寧,鞏福玉,張團結.低領小弧形切口在甲狀腺腫瘤外科手術中應用研究[J].創傷與急危重病醫學,2021,9(1):75-79.
[2]郭曉東,王艷,李平,等.基于賦能理論的改良護理模式在甲狀腺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21,28(6):745-748.
[3] YU H G,BIJIAN K,DA SILVA S D,et al.NEDD9 links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 stemness to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through integrated centrosome asymmetry and DNA sensing regulation[J].Oncogene,2022,41(21):2984-2999.
[4]海潔,白立煒,王艾蒙.圍手術期多學科協作對甲狀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恢復、負性情緒的影響[J].癌癥進展,2022,20(2):196-199.
[5]皇冬梅,盧明,申瑤,等.行動導向宣教聯合Orem護理系統在直腸癌術后永久性結腸造口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23):3166-3169.
[6]吳蘋,吳浪,萬彩云.行動導向教學法健康指導在老年冠心病患者行經皮冠脈介入術管理中的應用觀察[J].老年醫學與保健,2022,28(3):569-573.
[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甲狀腺癌診療規范(2018年版)[J/OL].中華普通外科學文獻:電子版,2019,13(1):1-15.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hpd201901002.htm.
[8]孫婷,龐銳,呂雨梅,等.甲狀腺癌術后患者焦慮抑郁水平現狀及心理彈性的中介作用[J].中國臨床研究,2023,36(3):475-480.
[9]李遠嬋,陳麗娟,徐秋琴,等.激勵式護理對甲狀腺癌手術患者焦慮、抑郁及生活質量影響的Meta分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20(2):208-216.
[10]李小紅,周霞.基于賦能理論的認知行為路徑化干預對甲狀腺癌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4):49-51.
[11]陳麗娜,孫海康.基于云技術的“4C”延續護理在甲狀腺癌術后患者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23,23(7):24-27.
[12]汲冬冬.微信手機APP平臺下的延伸護理服務對分化型甲狀腺癌患者術后康復鍛煉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檢驗醫學與臨床,2021,18(23):3462-3465.
[13] KIM M,HWANG S Y.Influence of sleep quality, coffee consumption, and perceived stress on the incidence of thyroid cancer in healthy korean adults[J].Korean Journal of Adult Nursing,2021,33(2):125-133.
[14]金同明.胸骨上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醫學,2020,21(4):30-42.
[15]張海清,保成蘭,朱彥娜.微視頻聯合行動導向教學法在肝癌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青海醫藥雜志,2022,52(4):27-31.
[16]林佳音.行動導向教學在腎結石經皮腎鏡超聲碎石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4):2139-2141.
[17]彭敏莉,唐丹鳳,蔣薇.實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護理對腎移植術后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婦幼護理,2022,2(13):3105-3107,3114.
[18]劉小艷,閻磊,王志霞,等.行動導向宣教干預對門診結腸造口患者疾病認知度及心理行為反應特征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3,31(1):42-47.
[19]張曉靜,賈林峰.行動導向教學法對腦外傷患者康復訓練鍛煉依從性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7):1259-1262.
[20]羅佳園.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耳炎乳突根治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2,29(12):139-142.
[21]張瑞莉,張艷,賈亮花,等.視頻聯合行動導向教學法對泌尿結石留置輸尿管支架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并發癥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2,38(5):379-384.
(收稿日期:2023-07-31) (本文編輯:白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