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敬儀
摘要: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教師在減負、增效、提質的內涵發掘中,實現對小學語文教學內容、形式、結構與目標的創新變革,打造新型的教學模式。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身心活躍的階段,教師可采取寓教于樂的教學方法,加強語文學科和游戲教學的深度融合,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模式,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圍繞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思維拓展的多元統一,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優化語文成效的基礎上,提高小學語文教育的質量。
關鍵詞:“雙減”? 小學語文? 游戲化教學? 應用策略
引言:
“雙減”政策在小學語文的貫徹,核心在于對傳統教與學關系的優化。教師打破教學局限,注重游戲化教學融入到語文活動,激活學生學習的學習動力。在學生玩中學、學中做的體驗認知中,學好理論知識和掌握語文技能。通過理論實踐的協同實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知識游戲設計,鞏固學生的理論認知
教師要遵循三適原則,根據小學語文的主線脈絡,合理進行語文知識游戲設計。以字詞拼讀、配音朗讀、你說我猜等活動的開發,讓學生感受到語文游戲帶來的學習樂趣。圍繞情感和認知的相互作用,鞏固學生的理論認知。
在適時的游戲化活動中,教師著重于游戲設計與語文教學的相互適配,把以往的固定練習轉變為學生的興趣參與,達到語文學習的既定目標。教師出示圖片的關鍵字展示,點撥學生正確拼讀漢字的音形義,以此進行組詞造句,并以開火車的方式,拓展同義詞、反義詞、近義詞的知識競答。
在適度的語文游戲階段,教師明晰學生在不同時期的認知特點和身心規律,逐步調整語文游戲教學的側重。在漢字拼寫和字句識讀的過程中,延伸出語音朗讀的練習。教師選擇學生喜歡的動畫片,請學生聯系場景畫面和交流語境,在重音、停頓、連讀的配音中,感受文本的情感表達,鍛煉學生的朗讀技巧。
在適當的游戲教學環節,教師用好游戲輔助語文活動的開展。譬如,語文教學目標為“如何具體描述一個人的特點”,教師設計相應的你說我猜前置游戲。學生在擺動作、說提示、做表情的方法體驗中,形象展示一個人的外在特征。在你說我猜的樂趣學習中,不自覺地掌握人物描述的寫作方法。教師做好游戲教學的整體規劃,在適時、適度、適當的游戲引領中,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扎實學生的知識積累。
二、情境表演活動,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
小學階段,學生有著喜歡模仿和善于表現自我的特點。教師根據學生的這一認知特性,創設趣味性的課本劇改編游戲。以閱讀、寫作、演繹的結構深入,深化學生對文本的內容理解。在真實的情境表演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1]例如,教師向學生介紹課本劇改編游戲的規則和目標,激發學生的參與動力。在閱讀環節,學生以泛讀、細讀、精讀的方式進行內容解構,理清文本敘事的主要事件,品評作者的語言特色。根據語篇分析的方式,歸納閱讀內容的基本大意。教師以文本的開放性結局,讓學生進行讀后續寫的課本劇創編。學生根據語言論述的規律解讀,對原文的人物塑造、情節安排和主題立意進行增刪減改的個性創作。譬如,對于文本的情節轉折,學生開展敘事時序、敘事視角的調整,發揮自由想象進行巧妙構思。在飽滿劇情和升華立意的文本創編中,完成情景劇的優化設計。基于語言的建構與運用,學生演繹各自對應角色,走入人物的內心世界。在不同場景的對話交流中,親歷文本的開端、發展和結果,復述出整個故事內容。教師利用情境表演游戲,將平面化的語言符號轉變成動態化的故事還原,實現對學生聽讀寫說演的綜合訓練,增強學生的語言技能。
三、小組互助合作,加強學生的整體建構
教師優化以往的教學結構,把學生按照性格表現、認知水平、興趣愛好進行小組劃分。憑借項目式任務驅動的方式,在團隊的集體競爭游戲中,推動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高效學習。例如,教師將語文教學環節的重難點作為小組項目任務,學生在導向剖析中,各自負責不同的學習環節。喜歡信息整理的學生,搜集音頻、圖文、影像等學習材料。在和文本的相互對照中,解讀文本的語言敘述。擅長閱讀的學生,以知識、技巧和方法的貫通聯系,從形神、意蘊和語言三個維度進行辨識提取,形成獨特的認知理解。教師作為指導者角色,在課堂巡回檢查中,問詢、交流和觀察學生的學習進度。通過知識點撥和答疑解惑,支持學生的有效學習。到了小組內部交流環節,學生就語文項目進行資源共享和觀點說明。圍繞多渠道信息的思路碰撞、思維交互、觀點融匯,建立清晰的理解結構。教師請學生小組代表,就項目游戲的學習發現進行成果說明,在組間競爭、指導借鑒和全班討論的聚合思考中,實現學生新的意義獲得。教師打破學生的原有認知,以團隊項目游戲的學習競爭與互助合作,加強對學生的整體建構。
四、社會參與訓練,提高學生的創新應用
教師依據“雙減”的提質指引,以游戲為載體連接課堂教學和社會參與,創設開放性的實踐訓練。鼓勵學生靈活運用知識技能,實現對現實生活的改造和問題解決,提高學生的創新應用。[2]教師要明確游戲教學的實用導向,在學生學會、理解、運用的基礎上,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
五、結束語
立足“雙減”背景下,教師要充分認識游戲教學的應用優勢,將其貫徹到整個語文活動之中,打造出輕松、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以學生的興趣為基礎組織游戲化教學設計,將教學內容趣味化,從而吸引學生的主動參與。在理論傳授和實踐訓練的整合教育中,助力學生素養的形成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明理.“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課堂素質教育中游戲的應用分析[J].進展:教學與科研, 2022(9):93-94.
[2]高海云.共話“雙減”,“語”你同行——“雙減”背景下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J].陜西教育:教學, 2023(1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