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摘 ?要】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問題進行研究,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提出切實可行的優化改進措施。力求通過設計和制作微課視頻、實施提問式教學設計、開設數學游戲課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增強素質培養實效。在微課教學設計中,將視頻教學優勢貫徹到課堂預習、課中教學、課后復習等階段,并在生活情境下設置開放性問題,開展合作探究活動與數學游戲。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能力、空間觀念與邏輯思維能力,促進核心素養全面提升,實現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設計;課程
教學
小學數學知識廣泛復雜,小學生生活經驗較少、學習能力有限,常常遇到困難和阻礙,需要教師運用創新思維,豐富和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并積極響應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號召,在傳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與素養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設計和制作微課、引入問題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方式,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加上營造生活情境、合作探究、多媒體教學,促使形象思維朝著邏輯思維轉變,為日后深入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一、設計和制作數學微課,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一)課堂預習階段
以往教師傾向于發放預習提綱、學案等書面材料,學生興趣不大、整體預習效果不顯著。微課作為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出現后,教師可通過制作微視頻,將本節課的重難點、易考點總結出來,在線分享到班級群,學生自行下載學習,不但可解答疑惑,還可提高預習效率。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數”預習時,個別學生不理解字母表示數的方法、要點,教師可在預習階段將可能遇到的問題制成微視頻,直到學生高效預習,明確預習方向與核心,掌握本節知識要點。
(二)課中教學階段
數學學習能力要在長期積累下形成,一些數學知識過于抽象,學生的理解難度增加,容易產生厭煩、抵觸情緒,這就要求教師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此,教師可將微視頻引入課堂教學,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變得輕松愉快。教師可在教學視頻中加入小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動物等,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減輕學習壓力,學生能夠主動跟隨教師思路,學會從多角度看待和解決問題。例如,在學習“平移、對稱、旋轉”知識時,單純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肢體表現等,學生很難理解和把握,這就需要發揮微課視頻的優勢,以動態形式展示圖形平移、旋轉的過程,使抽象知識具體化,學生獲得直觀感受,促進空間觀念與模型思想的建立與提升。
(三)課后復習階段
課后復習階段由教師制作微課視頻,根據本節教學內容與學生課上表現,布置相應的課后作業,上傳到班級群,由學生下載解答,查漏補缺。例如,學習“公頃與平方千米”知識后,教師通過制作微視頻總結本課知識點,并設置相關問題,如“我國國土面積是多少?某城鎮面積多少?家里餐桌面積多少?”等,使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實際測量等方式,鞏固所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二、實施提問式教學設計,提升數學核心素質
(一)鏈接生活情境,培養數據分析能力
數學源于生活,在教學中可引入生活相關情境的題目,以學生生活經驗為依據,對教學內容二次整合,使新知識更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在數學生活化情境創設中先要全面分析教學內容、基本學情,不可生搬硬套,所選生活案例必須能夠揭示數學本質,體現知識精髓。例如,在學習“條形統計圖”知識后,教師可布置與生活相關作業,了解家中一年的水電費情況,繪制條形圖,并分析繳費金額與季節的關系,寫一份倡議書。學生通過水電費票據進行數據收集、整理后,發現夏冬季節的繳費較高,考慮到可能是天氣過熱或過冷,家中冷暖設備多等因素造成,并提出“隨手關燈”“優選節能設備”“循環用水”等建議。這不但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得以提升,還在無形中增強了環保意識。為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隨機性,教師可帶領學生到操場,將數據與體育運動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參與學習活動,鍛煉自身的數據分析能力,如跳高、踢足球等,均可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素材。先是主動收集數據,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將數據排列組合,然后在組內進行數據交流。此舉可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鍛煉自己的數據分析能力,也更易于理解數學知識,更體現出現代意義的本真教學特點。
(二)設置開放性問題,培養空間觀念
空間觀念作為數學核心素養之一,要求學生能根據物體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圖形能描述出實物、根據語言想象出物體方位以及相互位置關系等。對此,教師可通過設置開放性問題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思考和想象,形成良好的空間觀念。例如,在學習“周長”相關知識時,教師改變以往封閉式提問法,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提出開放性問題,并隨時變化提問,引起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重視,使其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如在測量周長時,需要學生創建初步空間思維,學生要對各類圖形周長有一定認知,并掌握相應的計算公式。對此,教師可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出許多圖形,如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讓其選出自己喜愛的圖形,然后提問:“你知道這個圖形的邊長該如何測量嗎?”學生回答計算公式后,教師接著提問:“兩種不同圖形的周長該怎樣對比呢?”在這一開放性問題提出后,學生七嘴八舌開始討論,碰撞思維火花,研究出許多種周長比較方式,學生A:“如果是邊的數量相同,可以逐邊對比。”學生B:“可以直接對比總周長”等,學生在思考中自身的空間觀念逐漸建立。
(三)善用合作學習,訓練思維能力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不應單純讓學生模仿和記憶,而是要提供親自動手的機會,培養其探究與合作能力。在核心素養培養下,教師應善用合作教學模式,將班內學生分成多個學習小組,針對同一個問題,從多角度出發討論和研究。學生彼此交流學習,教師從旁引導,聯系課本知識分析數學問題,使自身的思維與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核心素養得以強化。例如,在母親節來臨之際,花店給出價格表,康乃馨5支19元,百合3支18元,向日葵4支12元。
問題一:彤彤現有40元,要想每種花買4支,是否夠用?如果錢不夠,該怎樣解決?
問題二:40元錢有幾種買花方式?請大家談一談。
相對而言,第一個問題較為簡單,大部分學生都能算出錢不夠用,并提出“多買一些價格較低的花,少買貴的花”“讓老板打折”等解決方案。第二個問題相對較難,且買花的組合方式較多,學生可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集思廣益,引入課本所學知識列出較為全面的答案。在合作探究中,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勇敢地表達自己想法,在質疑、解答、求證的過程中,訓練思維能力,促進數學核心素養提升,并獲得成功體驗。
三、開設數學游戲課,增強素質培養實效
(一)數據運算能力培養
數學連接小學和初中,許多初中數學教師表示,最希望小學數學階段重視學生運算能力的培養,這也是數學知識技能的重點所在,對其學科核心素養提升具有促進作用。但部分教師表示,在“速食”時代下,學生很少有機會靜下心練習運算,加上運算練習枯燥乏味,小學生具有貪玩好動的特點,對運算普遍興趣不高,運算能力始終得不到提升。針對上述情況,教師可開設數學游戲課,以學生喜愛的游戲方式培養其運算能力,但與傳統模式相比收效顯著。例如,對三年級學生開展“撲克牌游戲”,教師讓學生隨機抽出5張撲克牌,套入( )+( )-( )×( )÷( )的公式中,如果無法順利除,則四舍五入取整數。為使更多學生參與,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由教師隨機抽取撲克牌,得到相應數值后,組內快速計算,看誰搶先算出,對回答正確的第一組給予一顆星的獎勵,最后看哪組的星星數量最多。學生緊張地投入計算,頭腦飛速運轉、快速列式計算,在潛移默化中掌握了加減乘除的運算方法,課堂氛圍十分熱鬧,學生也非常開心。
(二)邏輯推理能力培養
邏輯推理能力作為數學核心素養之一,貫穿在整個數學學習中,通常包括合情推理、演繹推理兩種,前者用于探索思路,發現結論,后者則用于證明結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結合不同年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開展相應的游戲教學,使其立足情境,提升推理能力。低年級學生可開展游戲課“掃雷”,使學生充分體驗雷的隨機性,掌握游戲規則后,獨立完成游戲,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如確定周圍雷的數量時,哪些地方確定有雷,哪些地方還有待進一步推理等,都需要不斷思考和計算才能得出結論。對于中高年級學生來說,開展“生活中的推理”游戲,以常見的烙餅情境為例,提出探究問題:“合家早餐店有2口鍋,每次最多只能烙餅2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怎樣才能用最短時間烙好三張餅?”該問題可通過游戲、實驗兩種方式開展,學生親自動手嘗試、動腦思考,經過觀察和反復嘗試,發現問題中蘊含的數學知識,經過合情推理,得到最佳解決方案,提升了邏輯推理能力,促進了知識內化與吸收,提高了核心素養培養實效。
(三)數學應用意識培養
數學作為工具學科之一,其教學目的在于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這就需要教師將數學問題具象化,增強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培養其自主創新、解決問題的能力。事實上,許多生活素材中都帶有數學的影子,人們可能很少往數學方面進行思考,但若將這些現象整理起來,便會發現蘊含的共性,從而變換成典型的數學問題,進一步說明了數學源于生活,而數學素養將會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深遠影響。例如,在“神奇的莫比烏斯環”數學游戲課中,單純憑借教師口頭描述,學生的印象很模糊,很難感受到它的神奇之處,自然不會對此類知識產生濃厚興趣,影響空間觀念的建立。對此,教師要求學生嘗試動手制作莫比烏斯環,并嘗試沿著中線剪開會變成什么樣子?如果三等分、四等分剪開呢?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深切感受到它的神奇,不但樹立了空間觀念,還對數學的應用與探索充滿興趣,直到下課鈴聲響起還沉浸于探索與思考中,對數學的奇妙深深折服。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數學作為重點學科,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應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與思維培養。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設計和制作微課、引入問題教學法、游戲教學法等方式,學生注意力始終高度集中,能夠在師生互動、生生合作中學習更多知識,提高數據運算、邏輯推理、數學應用等能力,改善以往單純注重知識,忽視素質教育的局面,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養成,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星云.核心素養視域下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審視與改進[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20,33(6):19-20.
[2]周瑩,金嵐.學科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對J省10篇獲獎教學設計的分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37(4):7-9.
[3]劉松.核心素養下數學教學變革的堅守與突破:兼評周新娟,沃維維兩位教師《面積》一課[J].小學教學設計:數學.科學版,2022(4):212-214.
[4]龍江英.基于核心素養小學數學提問式教學設計[J].青春歲月,2020(35):305-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