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新時代的發展需要創造性人才,影響創造性人才培養的內因是創造性思維。創客教育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可能,其模式構建至關重要。目前,我國小學創客教育模式在構建上缺乏理論策略指引。對國內外12個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進行分析,提煉該類教育模式的構建策略;基于該策略,構建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P-T-C-P-E小學創客教育模式,以期為開展創客教育相關研究與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創客教育;小學創客教育模式;創造性思維
中圖分類號:G40-01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4)09-0-05
1" 問題的提出
黨的二十大報告論述了“科技、創新、人才”的關系,做出“實施科教興國”的重大戰略決策。2022年,教育部發布《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提出信息科技課程的核心素養,強調要“提高學生的數字化合作與探究的能力,發揚其創新精神”[1]。新課標的頒布,對在中小學開展創客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研究者在對約100節創客課堂實踐進行跟蹤的基礎上,發現了兩個突出問題:第一,大部分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傾向于直接求助教師;第二,學生的作品缺乏創新,通常是模仿教師提供的案例作品。造成此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缺乏,而目前實踐中缺乏較成熟的指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創客教育實施模式[2]?;诖?,研究提煉了面向小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創客教育模式構建策略,并基于該策略,構建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P-T-C-P-E小學創客教育模式。
2" 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研究述評
近年來,眾多研究者提出了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創客教育模式,以期為創客教育的開展提供指導。研究選取了國內外12個指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作為分析樣本,見表1。
采用內容分析法對12個樣本進行對比分析,各教學流程與方法所占比重見表2??砂l現,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的共同特點:
1)導入要有趣味性,可以創設真實問題情境;2)注重學生對作品的整體感知,58%以上的樣本模式都注重學生對于案例作品的體驗、解構與分析;3)設計需要創意,創意設計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關鍵一環;4)作品制作與調試相輔相成,兩者緊密結合也預示創意作品的初步完成;5)注重作品分享與反思,作品分享與反思能夠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變通性;6)強調作品再設計,作品的再設計是已開展項目的結點,也是新項目的起點;7)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教師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如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項目式教學等。
3" 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構建策略
美國的喬伊斯(Joyce,B.)和威爾(Weil,M.)認為,教學模式是組成課程、選擇內容、在教室和其他環境中引導教學活動的一種規劃或范型[11]。多數研究者對教學模式的內涵闡述基本一致,認為教學模式是教學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包含理念基礎、教學目標、教學流程、實施條件以及教學評價五個部分。在此基礎上,結合前述內容分析結果,提煉出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構建策略,如圖1所示。
3.1" 理念基礎:基于項目式學習及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
祝智庭等[12]認為,創客教育的理念基礎包含體驗教育、項目教學法、創新教育等;朱龍等[13]認為創客教育的理念基礎是設計學習、項目式學習。創客教育模式在構建時,應緊緊圍繞項目式教學開展;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創造性思維。同時,林崇德[14]提出,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將學生的分析思維與直覺思維統一,發散思維與輻合思維結合。因此,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創客教育模式應結合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核心理念,采用項目式學習方式進行教學。
3.2" 教學目標:遵循創造性思維的特性
創客教育模式中所涉及的教學目標要切實符合創造性思維的特性,即要遵循創造性思維的獨創性、流暢性以及變通性。其中流暢性指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所能想到的觀點數,獨創性是指具有獨特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變通性是指能從不同角度靈活地思考并解決問題。
3.3" 實施條件:依托輕松愉悅的創客教育環境
創客教育環境一般指創客空間,有線上、線下之分。線上創客空間主要指學生可進行交流的網絡平臺,如微信群、釘釘群等;線下創客空間主要指創客實驗室、STEAM實驗室等實體教室。創客教育環境不應局限于物理空間位置,而應關注為學生創建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可以更便利地造物。環境內還應包含教師為學生提供的電子素材、紙質課本、充足的物料等材料。
3.4" 教學流程:基于創造性思維的形成過程設計教學流程
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的教學流程設計,應該以創造性思維的形成過程為主線。沃勒斯(Wohlers)[15]認為,創造性思維的形成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1)準備階段,主體為解決問題而收集、篩選及整理信息;2)孵化階段,創造主體對信息進行轉化、組合,進而構思問題解決方案;3)明朗階段,主體需對上一階段方案進行整理,問題解決開始有了新突破;4)驗證階段,主體對問題的解決方法等進行驗證。
3.5" 教學評價:注重多元化評價
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應注重多元化評價,引導學生反思,在反思中進行再創造。在評價主體上,可采取教師、學生等多主體相結合的形式;在評價方式上,可采取學生自評及互評,結合教師評價等方式;在評價內容上,可以側重評價作品的創意性和實用性兩方面。
4" 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
基于以上五大構建策略,研究構建了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包含理念基礎(Philosophy)、教學目標(Target)、實施條件(Conditions)、教學流程(Process)、教學評價(Evaluation)五個要素,命名為P-T-C-P-E小學創客教育模式,如圖2所示。
4.1" 理念基礎
以創造性思維形成過程的四階段論為理念基礎,以項目式教學為主導,引導學生基于項目進行創造;同時結合了逆向工程原理,引導學生在對作品核心部件進行分解、還原及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創造。
4.2" 教學目標
以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為核心目標,具體體現在創造性思維的流暢性、獨創性以及變通性三個子目標。在創客教育實施過程中,需要將每一個子目標落實到具體每一個教學環節中。
4.3" 教學流程
根據創造性思維形成過程的四階段論,在具體教學流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3.1" 準備階段
一是情境創設:通過播放視頻或者講故事等方式創設真實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二是體驗作品:向學生展示案例作品的核心結構,讓學生針對核心結構進行觀察和體驗;三是拆解并還原作品:引導學生將案例作品的核心結構進行拆解,拆解完成之后,再進行還原,促進學生對核心結構的理解與掌握;四是分析作品:引導學生組隊,進行頭腦風暴,分析案例作品的功能、用途等,培養其思維的流暢性;五是教師總結:教師對核心知識點進行總結。
4.3.2" 孵化階段
一是小組合作,頭腦風暴:討論在案例作品的基礎上還可以產生哪些創意以及如何實現這些創意等,以此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獨創性、流暢性以及變通性;二是創意作品設計:小組合作完成項目設計書,同時兼顧設計作品的完整性和創意性。
4.3.3" 形成階段
1)分發作品制作資料包及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微課。這一環節,教師需要確保各小組作品素材資料包完整,以及接收到了核心作品搭建方式的微課。2)協同制作作品:引導學生按照設計書搭建作品,遇到問題,組織學生小組內部思考解決,教師進行適度引導,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變通性。
4.3.4" 驗證階段
1)學生作品測試與調整:學生對設計的作品進行調試與完善。2)學生作品反思與評價:引導學生分享展示設計的作品,分享形式靈活多樣,學生可以制作海報進行分享,也可以制作PPT進行演講,以此培養學生思維的變通性。展示完成后,教師引導各小組自評及小組間互評,甚至可以邀請家長進行評價,最后教師進行評價。在評價時,評價主體主要評價作品的實用性以及創新性。在評價結束后,學生小組內根據評價反饋對自己小組的作品進行反思,思考作品可以改進的方向及具體實施思路。3)作品再設計與延續:引導學生根據評價以及反思的結果,對作品進行再設計,同時將作品的設計以及創作中學到的知識延續到下一項目設計與制作中。
4.4" 實施條件
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強調自由、輕松、民主的物理環境與人文環境。因此,學生可以自由組隊,這樣可以充分調動組內成員的積極性;同時,在作品創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及進行自我評價,增強班級的民主文化。
4.5" 教學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創意作品設計與制作,能夠深度參與組內研討,并虛心學習其他各小組的作品的特色之處,進而反思小組作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家長評價等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在評價內容方面強調作品的實用性與創意性。
5" 研究結論與展望
創新驅動發展,培養創造性人才已成為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應有之義。創客教育是在創造中進行的教學,因此,開展創客教育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本研究通過對現有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小學創客教育模式進行內容分析,提煉了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小學創客教育模式五大構建策略;基于該策略,構建了面向創造性思維培養的P-T-C-P-E小學創客教育模式。未來,將采取實驗研究的方法,進一步驗證該模式的教學效果,以期為開展同類研究提供更多借鑒與參考。
6"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印發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通知[A/OL].(2022-04-21)[2023-04-23].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8001/202204/t20220420_619921.html.
[2]付希金,鄭燕林,馬蕓.我國創客教育研究現狀、熱點及趨勢:基于中國知網數據庫刊載相關文獻的可視化分析[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8(6):42-50.
[3]傅騫,劉鵬飛.創客教育理念下的折紙課程開發與實踐[J].開放學習研究,2017(3):50-54.
[4]王同聚.“微課導學”教學模式構建與實踐:以中小學機器人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2):112-117.
[5]閆妮,鐘柏昌.中小學機器人教育的核心理論研究:論發明創造型教學模式[J].電化教育研究2018,39(4):66-72.
[6]康斯雅,鐘柏昌.機器人教育中的逆向工程教學模式構建[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9,31(4):56-64.
[7]楊玉梅,張勇.創客教育模式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數字通信世界,2021(1):258-259.
[8]王曉慶.基于創客教育的教學模式研究[J].知識經濟,2020(21):84-85.
[9] Nelson D. Design based learning delivers required standards in all subjects, k-12[J].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2004(17).
[10]劉云波.創新人才培養:樂高教育的理念與應用[J].上海教育科研,2016(2):22-25.
[11]李定仁,徐繼存.教學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2]祝智庭,孫妍妍.創客教育: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4-21.
[13]朱龍,胡小勇.面向創客教育的設計型學習研究:模式與案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6(11):23-29.
[14]創造性心理學[EB/OL].(2017-10-16)[2023-04-06].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bnu-1002250016?from=singlemessage.
[15]張麗華,白學軍.創造性思維研究概述[J].教育科學,2006,22(5):86-89.
作者簡介:馬宗兵,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