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本課程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和豐富性,在滿足幼兒個性成長需求和發展教師課程能力方面,具有更加貼近一線、更高匹配度的特點。個性化的班本課程是幼兒園教師課程能力提升支持體系的組成部分,借助班本課程來提升幼兒園教師課程能力,需要明確總體要求,把握實踐策略,并在科學的理念指導下和扎實的實踐改進中,逐步達到預期的發展教師、成就幼兒的根本目標。
【關鍵詞】班本課程 幼兒園教師 課程能力
【中圖分類號】G45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275(2024)06-21-03
作為一種個性化、有針對性的課程實施載體,班本課程不僅為幼兒園保育教育改革拓展了發展途徑,而且對幼兒園教師的課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旨在分析借助班本課程提升幼兒園教師課程能力的總體要求和實踐策略,以期為幼兒園教師課程能力的穩步提升提供有益參考。
一、總體要求
(一)錘煉把握幼兒需求的能力
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幼兒園教師需要提升五項能力:對課程目標的理解把握能力、對課程資源的開發應用能力、對幼兒發展水平和需求的分析判斷能力、對活動課程的設計組織能力,以及對活動過程和教育行為的反思能力。[1]在上述五項能力當中,分析、判斷和把握幼兒個性需求的能力又是關鍵的能力,需要重點培育和積淀。班本課程強調個性化、針對性的課程實施方式,因此教師需要深入了解每個幼兒的個性、興趣、需求和潛力,錘煉把握幼兒需求的能力,以便為他們量身定制合適的課程。首先,教師需要仔細觀察每個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了解他們的興趣和特點,同時做好記錄。這可以為教師提供重要的參考信息,幫助他們設計出符合幼兒需要的課程。其次,教師需要與家長保持密切溝通,了解幼兒在家中的表現和學習情況。這有助于教師更全面地了解幼兒,從而更好地制訂出符合他們需求的課程。最后,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求,靈活調整課程內容和方式。
(二)錘煉保育教育創新的能力
班本課程需要幼兒園教師錘煉保育教育方面的創新能力,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努力。首先,教師理應積極借鑒國內外在推進幼兒園班本課程建設、提升教師課程能力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成功案例。如此可以幫助教師拓寬視野,提高創新能力。其次,教師要仔細觀察和分析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同時也需要了解他們的發展水平和潛力。這有助于教師更好地調整課程內容和形式,使之更加貼近幼兒的生活和興趣。最后,教師需要具有創造性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能夠根據幼兒的個性需求和實際情況,開發符合幼兒興趣和需求的新的課程。
(三)錘煉班本課程反思的能力
“總結幼兒學習經驗是幼兒教師對活動教學的反思,也是促進幼兒深度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對班本課程及時進行梳理與總結能夠深化幼兒對新經驗的理解與運用?!保?]班本課程強調反思和總結,教師需要不斷反思自己的課程實施過程和效果,以便不斷改進和提高。首先,教師需要對自己的課程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反思和總結,分析課程實施中的優點和不足,并尋找改進的策略。這可以幫助教師不斷提高課程能力。其次,教師需要與其他教師分享和交流自己的經驗和教訓,學習和借鑒其他教師,并不斷完善自己的課程能力。最后,教師需要持續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了解國內外優秀的教育實踐和案例,并不斷反思和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
二、實踐策略
(一)制訂個性化的課程實施方案
相關研究發現,影響教師課程創生和實施能力形成并持續增強的內部因素包括六個方面,即工作壓力感、專業成熟度、職位賦權感、職業認同感、自我效能感與教師敏感性。[3]這六個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決定了課程的開發質量和教師的課程實施能力。班本課程強調個性化、針對性的課程實施方式,因此教師需要結合班級中幼兒的共性需求和個性需求,制訂個性化的課程實施方案。在方案中,教師需要綜合衡量課程的主要目標、具體內容、實施方式、評價標準等方面,以便為每個幼兒提供合適的課程。當教師在課程中發現幼兒的興趣并不濃厚或者缺乏興趣繼續參加后面的游戲或活動時,應針對具體問題進行思考,反思自己是否在課程實施時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設置的課程內容是否形式單一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等。
例如個性化的課程實施方案需要具體的措施和系統化的分析。首先,幼兒園教師要與家長、其他教師以及幼兒本人進行溝通,了解每個幼兒的需求和特點,包括興趣愛好、學習風格、發展水平等。這些信息可以通過觀察、交流、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取。其次,針對不同幼兒,教師需要制訂個性化的課程目標。這些目標應該包括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以便逐步實現課程目標。再次,根據不同幼兒,教師需要設計針對性的課程內容。這些內容應該包括主題、活動、材料、實踐等。最后,根據不同幼兒,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課程實施方式。這些方式可以包括小組活動、個人實踐、講解、演示等,以便為每個幼兒提供個性化的指導。此外,教師還需要制訂合理的課程評價標準,從學習成果、學習過程、學習態度等方面對每個幼兒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評估。
(二)構建家園社協同的課程實施體系
眾所周知,家長和社區是班本課程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幼兒園教師需要加強與家長、與社區的溝通和合作,了解幼兒在家庭、幼兒園、社區三種不同生活和學習場景中的個性需求和實際情況,共同制訂和實施有針對性、高匹配度的課程方案。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具備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以及主動與家長、社區加強合作的正確態度,定期對上一階段的課程實施方案進行優化和創新,把各個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吸納到班本課程的實施過程中來。
例如在家園合作育人方面,首先,教師需要與家長明確溝通教學目標和內容,了解幼兒的現實需求和實際情況,共同制訂課程目標,分享課程實施進度等。其次,教師可以選擇多種溝通方式,借助電話、微信、面談等渠道,根據家長的時間和需求選擇最合適的溝通方式。再次,教師需要準備充分的溝通材料,包括課程計劃、幼兒評估報告、課程實施進度等,以便向家長提供詳細的信息。最后,在溝通過程中,教師需要傾聽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包括關于課程內容的建議、關于幼兒發展的看法等,以便共同制訂個性化的課程方案。在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中,教師需要與家長保持常態的溝通和密切的合作,動態跟進和及時評估課程實施的實際效果,繼而對課程實施方案提出改進意見。
(三)建立班本化的課程實施檔案
教師需要建立課程實施檔案,記錄每個幼兒的課程實施過程和效果,以便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和提高課程能力。通過建立這樣的課程實施檔案,教師可以更好地了解每個幼兒的學習特點和需求,為幼兒提供更好的教育指導服務。
例如建立課程實施檔案可以幫助教師系統地記錄和回顧課程實施的過程和效果,從而進行反思和改進,具體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努力。首先,教師需要設計一個適合班級的課程實施檔案格式,通常包括課程名稱、目標、實施步驟、反思和總結等部分。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課程的特點進行適當調整。其次,在實施課程時,教師需要詳細記錄實施的過程,包括實施步驟、時間、參與人員(包括幼兒和家長)、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等。再次,在課程推進過程中,教師注意收集幼兒的表現和反饋,包括他們的參與度、學習成果、問題、興趣和關注點等。這些信息可以通過觀察、討論和問卷等方式獲取。最后,在每個課程結束后,教師需要花時間反思和總結整個實施過程。教師可以思考以下問題:這個課程的目標是否達成?實施過程中有哪些問題?為什么會出現這些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這個課程是否符合幼兒的興趣和能力水平?教師可以用圖表或思維導圖等方式來呈現和分析這些數據,以便更好地判斷和確定課程實施的效果和質量。
(四)組織充電蓄能的課程實施培訓
借助班本課程的建設和應用,促進幼兒園教師課程能力提升這一過程,應關照教師的生存、生活、生長三個層次的不同需要,遵循教師職業生涯中基礎、適應、發展三個不同的歷史階段。在實施班本課程時,教師需要具備相應的課程能力,例如制訂課程計劃、設計活動方案、組織課堂活動、評價幼兒學習成果等。為此,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來提高自己的課程能力,通過參加課程實施培訓和心得體會交流活動,與其他教師、家長和社區成員分享經驗和資源,共同提高課程能力。
為了提高幼兒園教師的課程能力,可以開展以下四種形式的培訓和交流活動:一是參加課程實施培訓,邀請有經驗的幼兒園教師或者教育專家為班級教師提供課程實施方面的培訓,包括課程設計、實施、評價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二是召開經驗分享會,可以組織班級教師之間的經驗分享會,讓教師分享自己在實施班本課程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互相學習和借鑒。三是聽取家長和社區的交流反饋,可以邀請家長和社區成員參與到班本課程的實施中,讓他們了解課程內容和目標,與教師共同制訂課程計劃和活動方案。四是開展課程實施交流活動,可以組織班級之間的課程實施交流活動,讓不同的班級互相學習和借鑒,共同提高課程能力。通過開展課程實施培訓和交流活動,教師可以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以提高自己的課程能力,更好地實施班本課程,提高課程育人的綜合效益。
(五)整合優質化體系化的課程實施資源
“教師課程實施的創生能力主要表現為對課程資源有效地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指課程設計、實施和評價等整個課程運作過程中可資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資源的總和?!保?]幼兒園可以借助“互聯網+”的方式整合幼兒園班本課程的實施資源,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共同發展,也爭取家庭和社區的各類資源支持。同時也可以讓幼兒和家長更好地參與到班級特色課程中來,共同學習和交流,提高幼兒園階段的保育教育質量。
借助互聯網整合幼兒園班本課程實施資源可以采取以下五項具體措施:一是建立班級課程資源庫。在互聯網上建立一個班級課程資源庫,將班級教師制訂的班本課程計劃、活動方案、配套課件、評價表等資源上傳到資源庫中,方便教師之間的共享和交流。同時,也可以將資源庫與家長和社區成員聯系起來,讓他們參與到課程資源的建設當中。二是利用在線課程平臺。例如在在線課程平臺上建立一個班級群組,每天發布一個班級特色課程,讓幼兒和家長加入群組,參與課程學習和交流。三是制作課程視頻??梢越柚ヂ摼W上的視頻制作工具,將班級的特色課程制作成視頻,發布到視頻網站或社交媒體上,讓更多的人了解班級的特色課程,為班級教師提供更多的可利用資源。四是利用在線教育平臺??梢越柚恍┰诰€教育平臺開展班級特色課程的在線教育活動,促進教師之間的共同學習和交流。五是建立班級網站或博客??梢越⒁粋€班級網站或博客,將班級的特色課程、活動、幼兒作品等發布到網站或博客上,讓幼兒和家長能夠隨時隨地了解班級的最新動態。
經實踐,通過錘煉把握幼兒需求、保育教育創新、班本課程反思等能力,幼兒園教師能夠更高質量地實施班本課程。同時,通過制訂個性化的課程實施方案、構建家園社協同的課程實施體系、建立班本化的課程實施檔案等措施,幼兒園教師能明顯提高班本課程的實施效果,收到彼此成就、相互促進的效果。借助特色化、個性化的班本課程促進幼兒園教師課程能力的提升過程,需要堅持基礎與專業并舉、科學與人文并重的原則,以求保持正確的方向和達到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錢琴.提升教師園本課程實施能力的行動研究:無錫市甘露中心幼兒園民間藝術園本課程實施為例[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27.
[2]郭銀玲,李琛,葉海.深度學習能力框架下的班本課程實踐研究:以某幼兒園小班班本課程“金桂飄香”為例[J].教育觀察,2022(8):50.
[3]趙增光.幼兒園教師園本課程創生能力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22:52.
[4]周鈺媚.基于項目式活動的幼兒園教師課程創生能力提升研究[D].成都:成都大學,2023:57.
趙莉 / 江蘇泰州市許莊幼兒園,高級教師,園長,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泰州 225300)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課題“區域提升幼兒園教師課程能力的支持體系建設研究”(J-c/2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