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富
【摘要】學校聚焦學生核心素養,以新課程理念為導向,建構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三環五步”學習模式。以學習模式倒逼教學設計的改進,通過設計自讀單、任務單、評價單來變革學習方式,探索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三環五步;教學設計;學習方式
樂東黎族自治縣民族中學是海南省創辦最早的民族中學,也是樂東規模最大的初中。因歷史原因,學校發展相對滯后,教學質量一般。新時期學校以辦黎鄉人民家門口的優質學校為使命,提升學校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但教師缺少減負提質的抓手,有勁無處使。基于此,學校嘗試建構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三環五步”學習模式,以期給教師搭設支架轉變育人方式,促進學生學習方式變革,實現學校的優質發展。
一、聚焦核心素養,建構學習模式
筆者通過課堂觀察發現學校大多教師的課堂教學還是很傳統甚至落后的:按教材、教輔或現成的課件講解、傳授知識,教學缺少組織與調控,要么是專家講座式的教學,只關注自己的教,而不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要么是軍事化管理,對學生進行剛性要求,課堂中很少見到以評促學的教學活動;學生不愿學、不會學,在課堂中參與度不高。
這樣的課堂還是以教師的教為中心、學生刷題為主的課堂,學生所學知識難以轉化為關鍵能力,學生核心素養也難以形成。如何破解這一教學難題?其實新課程很大程度是針對這樣的課堂,為矯正這樣的課堂頑疾而設計的。為此學校以新課程理念為引導,聚焦核心素養的培養,采用演繹法并輔之以歸納法,建構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三環五步”學習模式來強制性地改變教與學的關系,建立以學習為中心的課堂,建構實踐型的學習模式。
“三環五步”學習模式是在新課程教學思想和教學理論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三環”指初學、深學、活學三個學習階段,一個章節或單元的學習任務分成這三個階段來完成。“五步”指讀、做、議、測、悟五個互有邏輯聯系的教學實施步驟。
二、創新教學設計,變革育人方式
學校用模式來引領教學,變革育人方式的思路旨在利用模式倒逼教學設計的改進,按照教學設計開展教學活動,最終實現模式的育人功能。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之前要進行必要的準備,在頭腦中或書面形成一個教學方案。筆者發現學校教師的書面教學設計在“教學過程”部分多是呈現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學習活動、學習方法、學習評價很少見。
為落實教學評一致性,首先理解課程的四個經典問題:“期望學生學會什么”“需要什么樣的素材或活動”“如何組織這些素材或活動以教給特定的學生”“學生真的學會了嗎”。然后確定教學設計不可少的四個部分: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選擇、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設計、教學評價實施。“三環五步”是以上四部分的具體化。一個教學章節(單元)按照初學、深學、活學三個環節設計教學板塊,依照讀、做、議、測、悟五個步驟來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和方法,安排學習評價。這樣做到了教學設計與學習模式的一致性,依據設計開展教學活動,有助于“教學評一致性”模式的有效落地。
這“五步”要在民族初中的課堂落實是困難的,需要開發一定的教學工具。學校開發了助學單這一工具。“助學單”是教師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預設的一個學生自學自探、疑難深究、效果評價、實踐提升的方案,是學生學習的路線圖,其實質是在學生學習能力不足,尚還不能完全自主學習、自我評價時,教師給學生提供的一種幫助。助學單不等于試題單。助學單的開發和使用,目的是解決學生不會學、學得膚淺的難題。助學單的根本屬性在“助”上,主要給學生交代學習任務、學習方式、學習要求,并在疑難方面做一些提示。其詳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而定,目的是給學生的學習搭設支架,讓學生會學,學得好;會做,做得扎實;會評,自知得失。它是與知識的學習、理解、感悟、探討過程緊密結合的,不單純是學習后的鞏固練習,不同于習題化、試卷化的學案。助學單包括三單:自讀單、任務單、評價單,三單分別與讀、做、測相對應,是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
一個章節(單元)內容的學習始于閱讀。讀教材,學習自己能學懂的知識,提出疑難問題,也可以讀學習材料或觀察,為深入探究做準備,這也就是初學。但是學生常常不知道要讀什么,怎么閱讀,讀到什么程度,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自讀單就是教師為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而設計的一個方案。它一般包括資料鏈接、閱讀提示、需解決的問題、方法點撥、問題發現等要素。
初學之后需要深學。蘇聯心理學家維果斯基曾提出兒童發展的現在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理論。初學是解決現在發展區問題,深學主要是解決最近發展區問題,如疑難問題、教學目標指向的重點、難點問題。這些問題的破解,在本模式中主要依靠“做”和“議”這兩種學習行為。但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學生是不清楚的,這就需要教師的幫助。本探索中,通過設計任務單,幫助學生“做”。任務單中的任務來源于問題,教師要把問題轉化為探究、實踐性的任務。任務單以具體的任務為主要內容,一般要整合任務情境、學習內容、實踐活動、學習方法、學習資源等方面,還要考慮目標、角色、對象、時空、表現、結果六要素。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任務要分解為若干活動,活動又設計若干步驟。
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原則,“評”不能游離于教學活動,應與教學活動融為一體,發揮診斷、反饋、改進、激勵的功效。在一個章節(單元)的教學中,即時性評價貫穿于“三環五步”全過程,評學習情緒、狀態、方法、習慣、思維及效果,也有章節(單元)結束時的結果性評價,反饋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為學生反思、彌補缺漏提供依據。過程評價考量的是教師的教學素養,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和提高;結果評價則需要教師根據學習目標進行設計,評價內容要與教學目標相匹配。對學習結果評價工具的書面設計則為評價單。學習評價單一般包括評價內容、評價者和水平描述三個基本部分。評價內容可以是編制的試題,也可以是設計的表現性任務。學習評價單一般由教師編制,是教學設計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變革學習方式,落實學習中心課堂
基于教學評一致性的“三環五步”學習模式體現了聚焦核心素養,以學生的學習為課堂中心,以實踐活動育人的新課程理念。但課堂教學中要貫徹這些理念卻并不容易,它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正確地發揮主導作用。為此,在本探索與實踐中,學校提煉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
1.激發自學動機
讓學生認識自學對終身發展的意義;以目標和任務牽引學生走進文本、閱讀文本;通過展示、評價,激勵學生自學;通過激發自學動機,催化學習方式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變革。
2.編好用好助學單
助學單一定要發揮輔助學生學的功能。在設計助學單時一定要轉換角色,設身處地思考怎么讓學生學,怎么提示思路、方法。助學單使用的初始階段,教師要多指導學生學習各個要點;過一段時間后,一個板塊一個板塊地學;再過一段時間后,幾個板塊一次學。經歷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才會在助學單的引領下學會自學。通過編好用好助學單,促進學習方式從淺層學習向深度學習轉變。
3.教讀、引讀
任何學科的自學都始于學生的自主閱讀,學會閱讀是自學能力的基礎。學生不會閱讀時教師首先給學生示范讀,教學生逐字、逐句地閱讀,把文本讀通、讀懂。然后通過問題或任務,引導學生去讀。通過教讀、引讀,推動學習方式向動態學習轉變。
4.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各學科根據自己學科的特點,在學習實踐活動中教給學生具體的學科學習方法,尤其是解決問題的思路、技巧等。再把學習中的行為要求反復強化,變成終生有用的學習習慣。各學科要教給學生哪些學習方法、養成哪些學習習慣,教師研究課標和教材,梳理提煉出個性化的學習方法。通過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習方式從低效學習向高效學習變革。
5.保證自學時間和學習機會
教師必須給足自學時間,讓學生獨立學習,經歷學習的過程。學生自學不夠充分,教師就不能組織小組討論,更不能開始講解。嚴格執行“三不講”原則:學生不充分自學的不講;學生會了的不講;學生在小組內能學會的不講。通過保證學生自學時間和學習機會,引導學習方式從粗放學習向精準學習變革。
6.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學習的能力
缺乏自主管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也難形成。這種自主管理能力包括確定學習目標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的能力、選擇學習內容的能力、運用學習方法的能力、監控學習過程的能力、反饋評價效果的能力。這些能力的獲得,需要掌握相關的知識,教師首先要弄清楚,然后給學生交代清楚。還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培養。教師一定要有計劃地多安排一些大型的自主學習活動,放手讓學生去做。當然教師的干預作用也很重要。活動前要有啟發性的指導,并要求學生學習前制定計劃,學習結束后評價效果。活動中教師要監控學習過程,反饋學習效果和問題,以便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通過培養學生自主管理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習方式從單一模式學習向個性化學習轉變。
通過對“三環五步”學習模式的探索實踐,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行為都發生了或多或少的變化。不時能看到教師行為的轉變,教師的教學不再是滿堂灌、滿堂問,更多的是組織調控課堂,激勵學生、啟發點撥、追問誘導,評價指導等行為。在課堂中看到了學生獨立閱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匯報、動手操作等學習方式;課堂中也不時能看到學生能像老師一樣,語言清晰、條理清楚、有板有眼地點評;課堂中還能見到,許多學生獨特的見解、與眾不同的思路、新穎的解題方法,這樣的課堂有效地落實了“教學評一致性”,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允漷.有效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2]鄭國民,李宇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