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憤怒情緒;表達性藝術治療;心理輔導課;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44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28-0087-03
【作者簡介】1.王凡,山東省諸城市興華初級中學(山東諸城,262200)教師,一級教師;2.陳勇,山東省諸城市東坡學校(山東諸城,262200)教師,二級教師。
【設計理念】
八年級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波動較大且自控能力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并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抑制沖動行為。憤怒雖說是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但不受控制的憤怒具有破壞性,對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來說更是如此。本節課借助表達性藝術治療,幫助學生了解憤怒情緒帶來的感受,讀懂憤怒情緒背后的內心期待,掌握正確表達憤怒情緒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暖身階段——心情故事
教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從小林的心情故事開始。
PPT出示《小林的心情故事》,故事內容:上周,我最愛的一套漫畫書被朋友銘銘借走了。結果,他把書弄丟了,而且連一句道歉也沒有!這可是珍藏版的漫畫書啊,我求了爸爸半年,他才給我買的。我非常生氣,直接怒罵了他一頓,摔門而出,這樣的朋友不要也罷!
教師:小林的主要情緒是什么?
學生:憤怒。
教師:在這種情緒的支配下,他做些了什么?
學生:他怒罵了銘銘,摔門而出。
教師:后果可能會是什么?
學生1:他們一段時間內不再搭理對方。
學生2:可能會反目成仇。
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天天快樂,但生活中難免有令人不舒服,甚至是令人憤怒的事情。這節課,我們來探索憤怒情緒。
設計意圖: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引導學生初步探索憤怒情緒可能帶來的后果,進而導入課題。
二、轉換階段——我的“怒怒”
教師:你是否遇到過讓自己特別憤怒的事情?請回憶并分享一下當時的感受。
學生1:我最愛的書簽被媽媽送給了親戚家孩子,我很生氣。
學生2:同學借了我的課外書,明明沒還,非說放在我桌上。
學生3:費時費力拼好的樂高被弟弟弄散了。
教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如果憤怒有形象的話,它會長什么樣,是什么顏色?請認真思考,畫出你的“怒怒”,時間為5分鐘。
學生活動并分享。
教師:它通常在什么時候出現?當它出現時,你有怎樣的感受?通常你會做出什么樣的行為反應?結果如何?
學生1:我的“怒怒”是紅色的火焰,瞪著眼睛,呲著尖牙。它會在我與別人發生矛盾,沒有辦法溝通時出現。我會很不理智,發火,說傷人的話,最后雙方不歡而散。
學生2:我的“怒怒”有長長的爪子,是深紅色的,怒發沖冠,通常在我被誤會時出現。我會像它一樣怒發沖冠,又很委屈。
學生3:這是我的“怒怒”,它看上去可愛溫順,但眼睛里有淚水,內心是壓抑的,在別人逼我做不想做的事情時出現。我會反抗,情緒不受控制,爭吵流淚。
教師:通過分享,我們看到有的人在憤怒來襲時會失去理智,做出過激行為,甚至造成嚴重后果。我們冷靜后發現,憤怒只是我們內心感受的一種外化反應,憤怒的背后往往隱藏著我們不易覺察的期待。現在,我們一起走近“怒怒”,和它進行一場心靈深處的對話。
設計意圖:通過繪出“怒怒”,引導學生察覺憤怒情緒帶來的感受,以及自己在面對憤怒情緒時的行為反應。
三、工作階段——與“怒怒”對話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思考并寫下一件能讓“怒怒”最快出現的事情。想一想它背后未被滿足的期待是什么?如有的同學說自己珍愛的東西被隨意送人時很憤怒,那么他憤怒背后的期待是希望別人尊重自己,不亂動自己的東西。
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單(見表1),小組討論并派代表在全班分享。
[讓“怒怒”最快出現的事情 “怒怒”背后的需求 安撫“怒怒”的
方式 ][表1 學習任務單]
學生1:“怒怒”在我被人批評、貶低時出現,其背后的需求是希望被認可、被理解。
學生2:在被人誤會和指責時,我希望被公平地對待。
教師:當我們感到不被尊重、不被珍惜、不被信任時,“怒怒”就會隨之而來。這也預示著我們內心深處渴望被尊重、被珍惜、被信任。如果我們合理表達這種期待,“怒怒”就會得到安撫。
教師:教師介紹一種合理地表達期待的方法——“3F”憤怒表達法,我們一起來了解、練習一下。
PPT出示“3F”憤怒表達法:Facts(事實,即“當你……的時候”);Feeling(感受,即“我感覺……”);Fair requests(合理的請求,即“我希望……”)。
PPT出示案例1:王明在書桌前用手機查英語單詞,這時媽媽走了進來。
媽媽:你就知道整天抱著手機刷視頻,你干脆認手機當你親媽得了。再讓我看見一次,我就把手機摔了。
王明:整天叨叨,煩不煩啊!你快點出去。
媽媽摔門而出,王明氣得拿起手機刷視頻。
教師:如果你是王明,當媽媽指責你時,你如何表達?
學生:媽媽,當你隨意指責我的時候,我很生氣,也很委屈,希望你看清楚再發表看法,也別一直嘮叨。
教師:我們會發現,通過“說事實、說感受、說請求”的方法表達出憤怒后,情緒會變得平和,和對方的溝通也會容易很多。
PPT出示案例2:張峰和小組成員一起去圖書館搬書。樂樂借故肚子疼去廁所,結果偷偷跑去打籃球了。
教師:如果你是張峰,你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學生1:當你說肚子疼去廁所,結果卻去打球時,我很生氣,你可以直接跟我們說你不想去搬書。
學生2:當你撒謊肚子疼,偷偷去打籃球時,我感覺受到了欺騙,希望你真誠一些。
教師:通過剛才的練習,我們已經明白了如何運用“3F”憤怒表達法,現在讓我們回到小林以及自己曾經憤怒的瞬間,試試運用它來表達憤怒情緒。
PPT出示問題:在得知銘銘將自己的漫畫書弄丟的瞬間,小林如何更好地表達?
學生1:在得知你把我珍愛的漫畫書弄丟時,我很憤怒和不解,希望你能好好愛護別人的東西。
學生2:當你把我的書弄丟,仍然理直氣壯時,我很生氣,希望你買一套還給我。
PPT出示問題:請大家對照學習任務單,重新思考“怒怒”出現時,你如何更好地表達?
學生1:當你不明是非批評我時,我很生氣、很委屈,希望你查明真相后再來評判我。
學生2:當你把我的東西隨意送人時,我很氣憤,希望你下次先征求我的意見。
教師:希望同學們在遇到讓你憤怒的事情時嘗試運用這種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與“怒怒”對話,引導學生讀懂憤怒情緒背后的內心期待;通過介紹“3F”憤怒表達法以及情境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合理表達憤怒情緒的方法。
四、結束階段——擁抱“怒怒”
教師:除了“3F”憤怒表達法之外,你還有哪些安撫“怒怒”的辦法?
學生1:在紙上涂鴉,然后撕掉。
學生2:深呼吸,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
教師:剛才同學們分享了自己安撫“怒怒”的方法,包括宣泄情緒、轉移注意力等。當憤怒情緒來襲時,我們要保持覺察,與其對話,然后溫柔地擁抱它。
設計意圖:通過分享生活中安撫“怒怒”的辦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方法支持。
【教學反思】
處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情緒多變、不穩定、易沖動,當憤怒來襲時往往會產生不恰當的,甚至過激的反應。學會調節及合理表達憤怒情緒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本節課以故事導入課堂,從我的“怒怒”、與“怒怒”對話到擁抱“怒怒”,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察覺自己在面對憤怒情緒時的習慣反應,看到憤怒情緒背后的需求、期待,學會運用“3F”表達法表達這種期待,并應用到實際生活。總體來說,課堂氛圍熱烈,學生參與度高。但本節課仍存在不足:一是課堂容量大,導致學生的分享時間有限;二是課堂上,對于部分學生分享的內容,還需要進一步思考、討論,如針對憤怒情緒依然非常強烈的學生,筆者課后要及時開展相應的個別心理輔導。
【點評】
情緒調適是初中階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這節課有3點值得借鑒。
1.選題精準,符合學生現實需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指出:初中年級要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并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這節課聚焦憤怒情緒,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特點,符合學生的現實需求。
2.形式多樣,提升課堂吸引力。這節課的教學形式豐富多樣,既有“心情故事”導入,又有“我的怒怒”繪畫藝術表達、情境創設及個人經驗分享,在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的同時,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吸引力。
3.拓展練習,助力學生學以致用。本節課注重憤怒情緒表達技巧的拓展運用,在呈現“3F”憤怒表達法后,通過設置4個練習環節,讓學生學以致用,實現教學內容前后呼應以及與自身經驗的緊密結合。
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對學生分享過程中表達含糊、不清晰的內容,可以通過追問、價值澄清等方式引導學生表達清楚、到位。如要引導學生清晰表達到憤怒情緒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點評嘉賓:董琛,山東省諸城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心理健康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