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畢節方言作為漢語方言的一種,擁有豐富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本文旨在探討畢節方言中兩個重要的程度副詞—— “很”和“完”的用法及其在不同語境中的表達效果。通過對畢節方言中“很”和“完”的語法結構、語義功能以及在實際語言使用中的差異進行對比分析,揭示這兩個程度副詞在語用功能上的獨特性和多樣性。
【關鍵詞】程度副詞;“很”;“完”;句法結構
【中圖分類號】H1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5)18-012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18.037
程度副詞在語言表達中起著重要作用,它們能夠修飾形容詞、動詞或其他副詞,表達事物的程度、強度或狀態。目前對程度副詞進行研究的學者很多,一部分學者對現代漢語常用程度副詞的產生及演變進行探究,如武振玉(2004)、溫振興(2009)、王碩(2010)、李小軍和高雅(2022)、汪航和葛平平(2024)等學者;一部分學者考察程度副詞在方言中的句法功能和語義,如吳建生(1999)、楊松檸(2011)、陳燕(2012)、宗守云(2023)等。方言是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語言表現形式,對程度副詞在方言中的使用情況進行研究有利于理解地方的語言習慣和文化特色。畢節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同樣具備修飾形容詞、動詞或其他副詞,表達事物的程度、強度或狀態的功能,但它有著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和語法結構。
一、程度副詞“很”
(一)“很”的產生與語義演變
作為現代漢語中較為典型的一個程度副詞,程度副詞“很”表示程度深。部分學者認為其源于形容詞“狠”的兇狠、狠戾之義。一部分學者則認為其產生于元代的程度副詞“哏”,這一說法有跡可循,“《元典章》有‘哏不便當’語。度其義,當猶云‘甚’耳。世俗不知,或欲以‘很’字當之,則無義解。”①一些辭書里也都將“哏”注釋為“很”,如《漢語大字典》《四聲通解》等,這是現代漢語程度副詞“很”的早期寫法,表示程度深之義。
《說文解字·彳部》:“很,不聽從也,一曰行難也。一曰盭。”作動詞時,“很”為“違逆,不聽從”之義,如《國語·吳語》“今王將很天而伐齊”;當其詞性為形容詞時,為“兇惡,殘忍,暴戾”之義,是“狠”的假借字,如《韓非子·亡徵》“很剛而不和,愎諫而好勝”。因此,“很”字兼具動詞和形容詞性用法。隨后,“很”的意義逐漸有所擴展,有“兇狠、激烈”之意,用以形容性格或行為極端之態,但并未虛化為程度副詞。如《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很如羊。”“很”在宋、元兩代虛化為程度副詞,在明清時期其作為程度副詞的用法才逐漸普及,這個時期的小說中常見其身影,如《紅樓夢》中多次出現“很好”“很是”等。隨著“很”的語義演變,現代漢語中完全虛化為程度副詞,在書面語或口語中廣泛使用。
(二)畢節方言程度副詞“很”的句法結構
“很”在畢節方言也是一個常用的程度副詞,但在畢節方言中的位置與現代漢語普通話中的位置不一樣,一般位于形容詞、動詞之后,這與其在現代漢語中的位置不一樣。“很”可以直接用于形容詞、部分動詞以及動賓短語之后,表示程度的深淺和高低。
在形容詞之后組成“A+很”的結構。如:甜很、大很、開心很。
①之個蘋果甜很!
②今年的西瓜長得大很。
③我看你今天開心很嘛。
例①中,“很”位于形容詞“甜”之后,用來說明蘋果的“甜”,比普通蘋果甜到讓人贊美的程度;例②中,“大很”前有動詞“長”和補語標記“得”,在這里“很”用作補語,用來補充說明西瓜的長勢;例③中,“很”位于形容詞“開心”之后,用來補充說明“開心”的狀態,與平時的狀態看起來不一樣。“很”不僅可以用于正面的形容詞,如“好很”“漂亮很”,也可以用于負面的形容詞,如“煩很”“惡心很”,如:
④今天煩很,不要惹我。
⑤把屋子打掃一下,臟兮兮的看起惡心很。
在動詞或動賓短語之后組成“V+很/VP+很”結構。如:講大聲很、痛惱火很,吐很。
⑥我看你感冒好了,講大聲很。
⑦哎喲,不要說了,腦殼痛惱火很。
⑧剛才坐車暈車了,吐酸水很。
在例⑥中,“很”位于謂語補語“大聲”后面,起到強調提醒的作用,這里也體現“說話”音量太大,造成某些不適的情況;例⑦中,“很”和畢節方言“惱火”連用,“惱火”在畢節方言中是形容詞,“形容事情或人的行為讓人難以接受。”②在這里“很”用來說明“腦殼痛”的程度深,痛到讓人無法接受的地步;例⑧中,“很”在動賓短語之后,起到強調說明的作用。
“很”在畢節方言中主要用于強調事物的程度,表達一種較高的程度量。“很”在畢節方言中還有獨特用法,即可以和程度副詞他“太”連用,構成“太+很”結構,有夸贊夸獎的意思。如:
⑨小明會做家務啦,太很了!
⑩他家男人做事太很了。
從上面兩個例句分析,“很”位于程度副詞“太”之后,在這里“很”不是作為副詞使用,而是形容詞,由其假借詞“狠”的意義假借而來,但在畢節方言中說一個人“狠”并不是貶義詞,而是褒義詞,譯為“能干”之義,用于夸獎、鼓勵。
此外,畢節口語交流中“很”能重疊使用,構成“很很”結構,一般前面與“太”連接使用。
?他家小娃讀書太很很。
這種情況跟例⑨例⑩的使用情況差不多,都是用作夸獎、鼓勵。第二個“很”可視為語氣詞,表示感嘆。
與普通話相比,畢節方言中的“很”在語法結構和語義功能上有所差異。普通話中的“很”不能修飾動作動詞,而畢節方言中的“很”可以修飾部分動作動詞,這反映了畢節方言在語法上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二、畢節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完”
“完”在畢節方言中也經常使用,它與程度副詞“很”是畢節方言使用頻率較高的兩個程度副詞。
(一)程度副詞“完”的本義
《說文解字·卷七》:“完,全也。從宀元聲。古文以為寛字。胡官切。”《漢字大辭典》:“入部全作仝。仝,完也。二字互訓。此言古文假借字。”“完”字從“宀”(mian35),元聲,“宀”與房屋有關,本以為完備、完整,如《戰國策·齊策四》:“非弗寶貴矣,然夫璞不完。”后來,“完”的語義逐漸擴大,引申出多種含義,如完成、終結、失敗、破產、盡、繳納等。從詞性來看,“完”可以是形容詞、動詞、名詞或副詞。當“完”為形容詞時,是齊全、完整,堅固,完美、品德無缺陷之義。如《孟子·離婁上》:“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國之災也。”《韓非子·難言》:“敦厚恭袛,鯁固慎完。”當“完”為動詞時,是保全,修繕、整治,繳納,完成或用來比喻失敗之義。如《左傳·昭公十五年》:“邑以賈怠,不如完舊。”《詩經》:“溥彼韓城,燕師所完。”“完”做副詞時,為用盡義。如《紅樓夢》(第三十七回):“若看完了還不交卷,是必罰的。”在古代,有一種刑罰,因僅剃其毛發而不傷膚體,因而稱“完”。《漢書·卷二三·刑法志》:“刖者使守囿,完者使守積。”
而在一些方言中,“完”進一步被用作程度副詞。如,在東北方言中,“完”的意思是“到達頂點”,如“我一個人干活可累完了”。在一些其他方言中,“完”作為由“完畢”義虛化而來的副詞,表示所限制對象的性質、狀態、數量等的最大限度,可譯為“完全”“都”。
(二)程度副詞“完”的語法結構
《貴陽方言詞典》對“完”的解釋為:“副詞,表示程度相當高,相當于北京話的‘極了’。”③在畢節方言中,“完”作為程度副詞時,通常用于修飾形容詞、動詞或名詞,表達程度的高低。
在形容詞之后組成“A+完”的結構,如:瘦完、安靜完。
?小法法生病了,你看他瘦完。
?今天這幾個小娃安靜完,都不說話。
以上兩個例句中,程度副詞“完”在形容詞之后組成“V完”式述補結構,但“完”在通常情況下對A具有一定的語義選擇限制,即A一定屬于性質形容詞。
在動詞之后組成“V+完”/“V+完嘞”的結構,如:反對完嘞、熟悉完。
?小娟娟嘞家里面不同意她兩個的事情,反對完嘞。
?我對這個地方熟悉完,不用你帶路。
以上兩個例句中,程度副詞“完”在動詞之后組成“V完”或“V完嘞”式述補結構,同樣這種情況下,“完”通常在語義上對V有一定的選擇限制,“V必須是一個情感或狀態動詞,而不能是動作行為動詞。”④用來補充說明情感、狀態動詞的程度。
在名詞后組成“N+完”結構,如:垃圾完、紳士完。
?這個人做事偷偷摸摸嘞,垃圾完。
?咦,你考慮得真周到,紳士完嘞。
上述兩個例句中,程度副詞“完”在名詞之后組成的結構有判斷、評判意義,這種情況下,“完”在語義上對N也有一定的選擇限制,“N”必須是一個表示狀態、品質等抽象概念的名詞,而不能是其他名詞。
由程度副詞“完”組成的結構在畢節方言中主要用于強調事物的程度,表達一種極致或非常的狀態。它不僅可以用于正面的形容詞和動詞,如“喜歡完”“熟悉完”,也可以用于負面的形容詞和名詞,如“垃圾完”,用于名詞之后組成“N+完”結構是畢節方言中特有的。此外,還可以用于表達一種主觀傾向或態度,如“反對完”表示非常反對。與普通話相比,畢節方言中的“完”結構在語法結構和語義功能上具有獨特性。普通話中沒有與“完嘞”完全對應的結構,這反映了畢節方言在表達程度時的獨特方式和語言特點。
三、畢節方言中“很”和“完”的差異
在畢節方言中,“很”主要用于修飾形容詞和部分動詞,強調事物的程度,當“很”與“太”連用,構成“太+很”結構時,有夸獎鼓勵之義;而“完”則主要用于修飾形容詞、動詞和名詞,表達一種極致或非常的狀態,與名詞構成“N+完”結構時,語句帶有評價、評判的意義。“很”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得”結合使用,如“A得很”,此外還能兩個“很”連用,但是必須有程度副詞“太”在前,如例?。“完”也可以單獨使用,大多情況下與助詞“嘞”結合使用,構成“完嘞”結構,此外,“完”還可以和名詞組合成“N+完”結構,這是“很”所不能的。
“很”在表達程度時,通常是一種較為客觀的描述,如例①所示;而“完”則更多地帶有主觀傾向和感情色彩,如例?。“很”可以用于正面的形容詞和動詞,也可用于負面的形容詞和動詞;而“完”在用于負面形容詞和名詞時,通常帶有強烈的貶義色彩,如例?。此外,從語義以及兩個程度副詞在句子中使用的情況來看,畢節方言中的程度副詞“完”比程度副詞“很”所表示的程度要深。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畢節方言中程度副詞“很”和“完”的產生、本義、語法結構、功能以及在實際語言使用中的差異進行對比分析,揭示了這兩個程度副詞在畢節方言中的獨特性和多樣性。畢節方言中的“很”可以和形容詞、動詞組成“A+很”“V+很”結構,用來說明事物的程度,也可以和程度副詞連用,組成“太+很”結構,用以夸贊評價人。“完”除了可以和動詞形容詞組合之外,有特殊的用法,即與名詞組成“N+完”形式,通常帶有評判意味。“很”和“完”在表達程度時具有不同于普通話的語法結構和語義功能,反映了畢節方言在語法和語義上的豐富性和靈活性。未來研究可以進一步探討畢節方言中其他程度副詞的用法和語義特征,以及它們在不同語境中的表達效果。
注釋:
①汪航、葛平平:《現代漢語程度副詞“很”的來源及演變》,《語言研究》2024年第3期,第37頁。
②汪平:《貴陽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1994年版,第13頁。
③汪平:《貴陽方言詞典》,江蘇教育出版1994年版,第239頁。
④程亞恒:《東北方言程度副詞“完”的語法化問題》,《天中學刊》2021年第5期,第120頁。
參考文獻:
[1]汪平.貴陽方言詞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1994.
[2]許娜.河南延津方言作補語的程度副詞“很”和“慌”研究[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4,23(04):35-38.
[3]汪航,葛平平.現代漢語程度副詞“很”的來源及演變[J].語言研究,2024,44(03):38-50.
[4]程亞恒.東北方言程度副詞“完”的語法化問題[J].天中學刊,2021,36(05):116-123.
[5]王姝婕.畢節雷山方言程度副詞“很” 的語法研究[D].浙江大學,2021.
[6]陳燕.四川西昌方言的程度副詞“少、昏、完”[J].大眾文藝,2014,(22):205-206.
[7]王靜.程度副詞完句作用的歷時考察及原因探析[J].賀州學院學報,2014,30(03):37-40.
[8]劉平.現代漢語程度副詞及程度副詞結構研究[D].武漢大學,2011.
[9]汪智云.現代漢語程度副詞的來源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
[10]鄭宏.副詞“很” 的形成考[J].韶關學院學報,2008,29(11).
[11]王國栓,寧彥紅.試探副詞“很” 和語法格式“A得很”的來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01):68-71.
[12]魏德勝.“很”與“狠”[J].辭書研究,1992,(03):140-139.
作者簡介:
雷濤,貴州民族大學2023級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