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作業設計應“深入理解作業的育人功能,堅持能力為重,素養導向”。隨著“單元整體教學”和“大觀念\"理念的提出,大觀念視角下的作業設計逐漸受到中小學教師的廣泛關注,并衍生出多樣化的作業類型與形式,極大地豐富了作業的內涵與價值。然而,盡管作業設計理論與實踐不斷深化,當前作業設計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基于此,本文從大觀念的視角出發,提出基于大觀念的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方案,并以牛津上海版英語八年級上冊“Ancient Stories”單元為例,系統闡述初中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實施路徑,以期為一線教師提供實踐參考與借鑒。
一、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內涵與價值
大觀念(Bigideas),又稱大概念,是學科核心內容的集中體現,能夠統攝和整合零散的學科知識,指向教學的核心任務與學科本質。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以大觀念為統領,通過整合作業目標、情境和知識點等課程要素,構建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結構完整的作業設計系統。
相較于傳統的作業設計,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具有獨特的價值與優勢。首先,有助于完善學生知識結構。傳統作業設計往往導致學生獲取碎片化的知識,難以形成清晰的知識體系,從而影響知識的靈活運用。而基于大觀念的作業設計將零散的知識點整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圍繞學科核心內容展開,幫助學生構建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網絡,促進知識的深度理解與遷移應用。其次,能促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發展。傳統作業多側重于知識的機械記憶與簡單運用,難以培養學生的反思、批判與推理能力。基于大觀念的作業設計通過知識體系中的“錨點”,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鏈接”與“激活”。這種鏈接越多,知識被激活的可能性越大,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也越多樣化,從而推動思維過程向更高層次發展。最后,可以推動學生深度學習。深度學習是一種主動的、批判性的學習方式,是實現有意義學習的重要途徑。基于大觀念的作業設計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理解性學習與批判性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與創新意識,促進其向深度學習方向發展,最終實現知識的深度內化與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實踐
基于大觀念的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以學科核心概念為統領,通過系統化的任務設計,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形成緊密關聯的知識網絡,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最終實現學科素養的全面提升。以下以牛津上海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Ancientstories”單元為例,詳細闡述基于大觀念的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的具體實施路徑。
1.研讀教材內容,提煉單元主題觀念
單元主題觀念是統領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核心,英語學科的教與學應在單元主題觀念的引領下,通過學習理解、應用實踐和創新遷移等活動,實現知識的深度內化與能力的全面提升。牛津上海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AncientStories\"單元屬于“人與社會”主題范疇,以中外古代故事為話題,通過多模態語篇呈現了古希臘特洛伊戰爭和中國“草船借箭”等經典故事。
該單元分為Reading,Listening,Grammar,Speaking,Writing,More Practice,CultureCorner和Project八個板塊。通過對單元語篇的深入分析,教師可以將單元內容整合為三個相互關聯、層層遞進的小觀念。板塊Reading,Writing,Speaking和Speaking指向小觀念一“讀國外古代故事,感受故事人物智慧”,板塊Grammar,MorePractice與Culturecorner指向小觀念二“讀中國古代故事,品古代人物智慧”,最后板塊Project指向小觀念三“演繹中外故事片段,增強文化自信”。三個小觀念共同指向單元大觀念“讀懂歷史故事,堅定文化自信”。從“小觀念一”到“小觀念三”,學生的學習過程呈現出由低到高的遞進性,從對語篇的學習理解,到知識的應用實踐,最終實現知識的遷移創新。
2.圍繞主題觀念,確定單元作業目標
單元教學目標和作業目標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與設計課后作業的重要指引,也是落實核心素養目標的關鍵依據。教師應在提煉單元大觀念與子觀念的基礎上,明確單元作業目標,確保其滲透單元的核心概念,同時保持各課時作業目標之間的關聯性、遞進性與系統性。通過整合教材內容與教學資源,本單元可劃分為七個課時,各課時的教學目標與作業目標如下表所示。
3.依據作業目標,設置課時作業內容
作業內容是實現單元作業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向核心素養發展的關鍵路徑。課時作業內容只有遞進性地指向單元核心任務,才能幫助學生逐漸完成任務,達成單元作業目標。單元作業在學生核心素養形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同層次的作業內容指向不同層次的素養提升。因此,在落實作業目標時,教師應有意識地將單元作業目標分解,將不同階段的作業目標和不同層次的素養提升分解到不同的作業內容中實現。例如,在“Ancientstories\"單元中的“Listeningamp;SpeakingA\"課時作業中,教師可以設置多樣化的作業任務以實現不同層次素養的提升。例如,通過要求學生使用重讀和弱讀技巧朗讀聽力語篇原文,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音技巧,提高語音表達能力。通過設置聽兩則故事并補充故事內容的任務,能夠鍛煉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捕捉關鍵信息的能力。又如,在Writing環節,教師可以設計創造性的任務,讓學生以特洛伊將軍的視角撰寫故事,從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寫作技能和發散性思維能力。牛津上海版英語教材八年級上冊“Ancientstories\"單元整體作業內容設置見下表。
4.指向素養提升,構建作業評價體系
作業評價體系是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單元作業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業評價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的評估與反思,通過科學的評價機制,教師能夠診斷教學成效,并為優化作業設計提供依據。
構建完善的作業評價體系不僅是學生順利完成作業的基礎,也是激發其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內在動力。通過建立明確的評價標準和采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教師能夠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的作業表現,從而發現問題并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支持。在單元作業評價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增強思維能力并培養創新思維。
以本單元“Reading2amp;SpeakingB\"課時的“讀者劇場”作業為例,圍繞單元大觀念,設計相應的評價活動。該評價活動不僅關注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注重團隊協作能力與舞臺表現力。教師可以從以下四個維度對學生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語音語調、劇本內容、表演生動性和團隊合作。
三、結語
在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改革背景下,傳統作業設計因其功利性強、形式單一、內容碎片化等端,難以承擔培養學生系統化與整體性思維的重任。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以大觀念為統領,通過提煉單元主題觀念、明確作業目標、設計分層作業內容以及構建科學的評價體系,充分挖掘單元教學的育人價值,激活學生的系統性思維與整體性認知能力。這一設計模式不僅有效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還為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為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王薔,周密,蔡銘珂.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21(01).
[2]李學書,指向核心素養培育的大概念:課程意蘊及其價值[J].教育研究與實驗,2020(04).
[3]但武剛,楊晶.“大概念”教學的價值意蘊及其實現[J].課程教學研究,2022(01).
[4]吳麗紅,石丁宇.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單元作業設計[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3(20).
[5]岳婷婷.圍繞單元作業目標,開展課時作業設計[J].教育視界,2023(33).
【課題項目】本文系廣州市天河區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大觀念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優化策略研究”(課題編號:2023Z003)以及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2025年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提升項目“深度學習理念下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研究”(課題編號:2025YQJK014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