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大學是一所多學科、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任務的地方綜合性大學,學生主要在第7學期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撰寫。本文結合全校的質量管理全過程環節和校內論文抽檢結果,積極探索提高畢業論文質量的路徑,以期提升管理效能,提升畢業論文(設計)質量。
一、D大學的全過程質量管理流程
對于高校而言,完善的畢業論文(設計)監督管理制度是加強畢業論文(設計)全過程質量管理的基礎 。
D大學在2023年修訂了《D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管理辦法》,文件中明確規定了畢業論文(設計)工體工作安排和各個環節(題目審批、任務書、選題與開題、中期檢查、過程指導、查重檢測、論文評閱、論文答辯、成績評定、評優抽檢、資料歸檔)的具體要求。從整體流程來看,D大學的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可分為前中后三個階段,共14個環節,即前期階段: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確定指導教師、報題選題、論文開題;中期階段:過程指導、中期檢查、撰寫審查、查重檢測、論文評閱、論文答辯、成績評定;后期階段:評優總結、自查復查、資料歸檔。
(一)前期階段
1.成立工作領導小組:D大學于每學年秋季學期第17教學周前,正式啟動下一學年度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組織各教學單位成立領導小組,對畢業論文(設計)整體工作進行提前部署,做好畢業論文(設計)工作計劃并實施多樣化管理工作。
2.確定指導教師:工作正式啟動后,D大學實行指導教師負責制,遴選具有講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作為本屆畢業論文
(設計)指導教師,規定每名指導教師所指導的學生人數不超過8人,首次指導的學生不超過2人。
3.報題選題:D大學要求畢業論文(設計)選題遵循專業性、實踐性、可行性、創新性的原則,充分體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鼓勵選題來自行業、企業一線,鼓勵畢業論文(設計)在實驗、實習、工程實踐、社會調查等實踐環節中完成,鼓勵學生結合當下社會需求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4.論文開題:雙選完成后,學生進入開題環節。指導教師根據《D大學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過程管理手冊》,填寫任務書各項內容并下發給學生,學生查閱資料后對自身畢業論文(設計)應有初期的宏觀概念和整體計劃,并且在第八學期第四教學周之前完成開題報告,學院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開題論證會。
(二)中期階段
1.過程指導:在畢業論文(設計)過程中,指導教師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定期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和質量,且對每個學生的指導時間平均每周不少于1小時。在指導過程中,學生需如實在過程管理手冊中填寫指導記錄,指導教師及時對學生填寫內容進行審閱。
2.中期檢查:各學院進行全面檢查,學校教務處、教學質量管理處進行隨機抽查,重點檢查任務執行及指導情況、工作進度、質量,以及后續工作安排的合理性。
3.撰寫審查:D大學貫徹指導教師負責制,要求指導教師對學生論文進行嚴格把關,嚴格遵守學術道德和學術規范,給出專業性的指導意見,學生根據指導教師意見修改論文內容。
4.查重檢測:D大學采用“中國知網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對本科畢業論文(設計)開展學院普查、學校抽查的查重檢測工作。首次檢測文字復制比達到合格標準的,方可參加答辯及優秀畢業論文(設計)的評選;首次檢測不合格,經指導教師給出的修改意見修改后可申請二次檢測,二次檢測合格方可進行答辯;涉嫌作假(抄襲)的取消“一次答辯”資格,畢業論文(設計)重做后可申請二次檢測,檢測通過可申請參加“二次答辯”,二次檢測不合格的取消答辯資格,成績按不合格處理。
5.論文評閱:學生畢業論文(設計)完成后,連同查重檢測結果(文字復制檢測報告單)交指導教師及領導小組評閱,指導教師依據學生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等填寫《畢業論文(設計)指導教師評價表》,給出是否同意答辯的意見,領導小組指定評閱教師評閱并填寫《畢業論文(設計)評閱人評價表》,學生根據評閱教師意見修改畢業論文(設計)后再次提交領導小組,通過評閱后方可進入答辯環節。
6.論文答辯:學院成立答辯委員會,組長1人,由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成員不少于5人,由講師及以上職稱的教師擔任;答辯秘書1人。答辯包括自述10分鐘和回答專家提問10分鐘兩個環節,答辯結束后答辯小組需對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及答辯情況給出不少于100字的評審意見。畢業論文(設計)實行二次答辯制度,未通過第一次答辯的學生最終成績取兩次答辯中的最高成績。
7.成績評定:畢業論文(設計)的成績由過程檢查成績( 15% )、指導教師評分( 20% )、評閱人評分( 20% )、答辯委員會評分( 45% )四部分組成,采取百分制,分為“A、B、C、D、F”五個等級,其中成績為“A”的學生一般不超過本專業學生的 15% ,成績為“B”的學生一般不超過本專業學生的 40% 。
(三)后期階段
1.評優總結:各學院根據工作開展實際情況,以公正、公開的原則,經學院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領導小組或教育指導分委員會審核通過后,推薦校級優秀畢業論文(設計),比例為本學院畢業生總數的 10% ;推薦優秀指導教師人數不大于校級優秀畢業論文(設計)人數,且所指導畢業論文(設計)至少1篇成績為“A”。
2.自查復查:由學院組織對本院全部畢業論文(設計)進行復查,學校組織教學督導進行抽查,并將抽查結果反饋給學院。
3.資料歸檔:答辯結束后,各學院將全部資料(包括論文紙質材料及相關圖紙、電子文檔、過程管理手冊、開題報告等)統一整理、歸檔。
二、綜合類高校全過程質量管理中的問題
綜合類高校由于學科門類繁多,學科差異大,在畢業論文(設計)過程管理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也更多。在專業能力、學術規范、科研素養、分類評價、指導力量等質量評價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2]。
以D大學2024屆畢業論文(設計)校級抽檢結果為例,優秀占比 11.0% ,良好占比 51.6% ,中等占比 23.1% ,及格占比 14.3% 。優良論文占比有較大提升空間,中等畢業論文改善潛力顯著,而“尾部論文”(即及格論文)問題亟待重視。畢業論文(設計)全過程監管是影響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重要因素。
畢業論文(設計)全過程監管的缺失,畢業論文(設計)的實施條件不足等各方面的因素,導致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逐漸下滑?;诠芾砹鞒桃暯菍Ξ厴I論文(設計)問題進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前期階段
1.選題環節不科學:學生選題缺乏針對性,“做任務”式選題與自身興趣脫節,導致后續研究動力不足、能力不匹配。
2.指導教師匹配度低:部分學生與導師研究方向不一致,導師跨學科指導能力較差,難以進行充分的專業指導。
3.科研基礎不牢:學生在畢業論文(設計)寫作前對相關知識掌握較少,學校缺乏前期系統性的科研方法培訓,導致學生相關知識儲備薄弱。
(二)中期階段
1.過程管理松散:學校對論文進展過程中的動態監測不及時,學生進度滯后,導師指導不夠及時有效。
2.教師指導不到位:指導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對畢業論文(設計)環節的重視程度,對論文質量有顯著影響[4。有的指導教師對學生的階段性學術指導成果反饋不足,還有一些教師責任心不強,對論文過程“得過且過”。
3.學生缺乏整體工作的規劃:部分學生能力不足,不能合理安排時間,導致論文“完美開頭、草草收尾”,質量難以保障。
4.答辯流于形式:答辯環節缺乏嚴格的審核標準,部分答辯組專家以“差不多”“不太為難學生”“盡量都通過”的思想進行評判,難以充分發揮答辯的把關作用。
(三)后期階段
1.自查與復查機制不健全:自查與復查過程中以“不得罪人”“不找麻煩”的心態對論文細節得過且過,學校管理部門難以掌握真實情況。
2.反饋機制缺失:學校及學院未能將論文的評估結果有效地反饋給師生,缺乏對問題原因的
深度分析,無法落實改進措施。
三、綜合性高校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管理改革探索
(一)前期準備階段
1.優化選題機制:鼓勵學生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從實際項目中尋找選題靈感,拓寬相關領域的知識,在興趣中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各個環節。
2.科學匹配師生:鼓勵學生提前對自己感興趣的方向有所了解,結合教師實際課題項目進行師生雙選,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適配度。
3.加強科研基礎培訓:提前開設畢業論文(設計)規劃、科研方法、文獻檢索、數據分析、學術寫作等課程,使學生扎實掌握基本科研技能。
(二)中期執行階段
1.強化過程管理:引入先進的畢業論文(設計)管理系統,建立畢業論文(設計)信息化管理平臺,精準掌握每一個學生、每一個環節的進展情況,實時動態監測,定期進行線上抽查。教學管理人員通過畢業論文(設計)管理系統實時查看數據,及時了解進展情況,把握工作進度。
2.提升學術指導質量:要求導師定期與學生溝通,規定指導頻次及時長,學校定期對指導記錄進行抽查,倒逼質量提升。同時,高校及教師也要定期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強化學生注重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主觀能動性意識。
3.加強前期規劃準備:實行“指導教師負責制”,指導教師要在每一環節把握要點,隨時查看學生論文進度,發現進度滯后現象并及時督促調整,幫助學生合理規劃論文寫作時間,確保學生按時完成論文。
4.嚴格要求答辯環節:邀請校外專家參與評審,制定明確的答辯評審標準,確保答辯環節的嚴肅性。答辯委員會要基于學生匯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等環節深入了解畢業論文(設計)的整體思路,衡量工作量,給出合理成績,并跟進學生的論文修改情況?;趯W生匯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等環節,答辯委員會了解學生整體工作量、工作思路、創新與貢獻等,給予成績。同時,學生需要基于答辯委員的建議,再次修改完善論文。
(三)后期評估階段
1.完善審查機制,強化責任意識:嚴格審查責任制,落實評閱教師的職責和權限,明確評閱指標,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增強各方主體的責任意識,提升評審的公正性與客觀性。借助國家教育部提出論文質量抽檢的良好契機,各高校應完善校內質量抽檢懲戒機制,嚴把“論文出口關”,內部質量管理和外部質量監督雙管齊下,共同推進畢業論文(設計)質量的提升。
2.建立長效反饋機制,實現質量監控閉環:
學校將評估結果及時反饋給學院,學院將結果和改進思路及時反饋給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將具體建議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生根據指導老師意見進行修改和學習并將學習成果反饋給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將具體內容反饋給學院,學院將整改措施反饋給學校,學校根據各學院整改措施進行下一步工作部署,形成“校一院一師一生”的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閉環,從而進一步提高畢業論文(設計)質量。
結束語
畢業論文(設計)是本科培養過程的重要實踐環節,是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的重要體現,對實現本科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建立規范的畢業論文(設計)質量保障管理體系是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經之路。高校應從選題開題、過程指導、中期檢查、論文撰寫到答辯評審,各個環節都嚴格把控,真正將畢業論文(設計)全過程做細、做實、做精、做全,從而實現畢業論文(設計)質量向好發展的完整閉環,實現實踐育人的培養目標,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守佳,胡亮,高淑貞,等.本科畢業論文質量管理體系及其信息化建設探究Ⅲ].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7):176-179,190.
[2]莊智敏.加強過程管理,提高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基于生物專業的實踐和思考[].山西青年,2022(20):151-153.
[3]李盛龍.地方應用型高校本科畢業論文(設計)質量評價調查分析川].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25,42(1):87-94.
[4]強華,陳亮,鄭文虎,等.基于層次法的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影響因素分析].高教學刊,2023,9(14):87-90,95.
[5]趙旭,黃瑞,趙媛.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保障體系研究:以提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能力為目標[].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10):52-54,169.
[6]王曉榮.本科畢業論文撰寫流程及關鍵環節探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2(14):49-52.
作者簡介:范婷婷(1993—),女,漢族,人研究實習員,碩士。
研究方向:實踐教學研究及教育管理。
楊群(1986—),男,漢族,人助理研究員,碩士。
研究方向:實驗室建設與實踐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