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分析
教育改革背景下,新課標的落實給小學數學教學帶來全新思路的同時,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推進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革新過程中,教師角色被定位為引導者,教學目標不再局限于傳授知識,而是更側重于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鼓勵他們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來鍛煉自身數學思維和創新能力。本文深入探討如何通過設計問題驅動的教學策略,圍繞小學數學中的“扇形統計圖”一課教學,闡述這一教學理念的具體實踐與應用。
二、案例描述
(一)創設情境,引發課前思考
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學生們已有的如柱狀圖和折線圖等圖形的認識基礎,將其作為引入新數學概念的跳板,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通過對舊知識進行延伸,來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二)設置問題,深化理解
在“扇形統計圖”一課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實際情境。如一位班主任為滿足學生運動需求,計劃進行一次關于興趣愛好的問卷調查,并提出以下問題:“從這份調查圖表中,你能解讀出哪些關鍵信息?”“這些數據適合用哪種類型的圖表來直觀呈現?”“如何通過計算得出每個體育項目的喜好比例占全班比例多少?”
探究性問題旨在深化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理解,包括構建原理、實用價值以及何時選擇使用這種統計圖表。學生通過在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新知識。
對于第三個問題,“如何通過計算得出每個體育項目的喜好比例占全班比例多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百分比計算,以此為基礎,預習“扇形統計圖”這一概念,強化其數學概念的應用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結合學生既往認知,提出開放式問題,激發學生思考主動性,鼓勵他們敢于提出新穎的假設和質疑,并敢于分享個人見解,以此深化課堂討論。舉例來說,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幫助學生回顧以往學習的柱狀圖和折線圖知識,前者強調的是各項目之間的數量對比,而后者則強調單一項目隨時間變化的趨勢。為全面展示數量占比與總體的關系,扇形統計圖的引入恰如其分。教師可以適時向學生展示一些典型的扇形圖實例,讓其直觀感受到扇形圖的功能和用途。
教師要合理設置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數學邏輯能力,促使他們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情境中的問題。比如,教師計劃調查學生們課外活動興趣分布,班級內設有書法、歌唱、舞蹈和體育四個小組,各組人數分別為20人、8人、4人和8人。教師可以借此機會讓學生理解如何通過計算得出每個小組在整體中的比例,并用統計圖形展示出來。
為解決這個問題,學生首先要認識到班級內四個小組構成了全體,且所有學生均參與其中。因此,每個小組人數之和等于班級總人數。通過計算各組占總人數的百分比,可以使用扇形統計圖清晰地呈現結果。同時,教師應帶領學生根據數據,制作一個包含各小組人數和對應百分比的表格。接著,學生們利用這些數據,計算并填寫各小組占全班的比例,教師演示如何依據這些數據繪制扇形統計圖,直觀展示各小組的相對規模。
(三)夯實基礎,強化課后鞏固
作業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關鍵驅動,其功能不僅在于檢驗教師教學效果,更在于推動教學實踐的深化,承載著實現學習目標和評價標準的雙重使命。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學習需求和課程目標,將作業融入課堂活動和定制化練習中。課后練習超越了常規的學習活動,是針對本節內容精心挑選的習題,作為作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以顯著靈活性、綜合性和實踐性,增強了對學生學習成果的深度評估,確保教學、學習和評價同步進行。
課后練習關鍵在于設定明確作業目標,即鼓勵學生通過扇形統計圖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需獨立理解并解讀圖表,并闡述推斷理由。例如,教師可以展示一張國慶期間某地居民活動區域扇形統計圖,劃分出區內、區外等類別,然后讓學生嘗試用條形圖重構扇形圖信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會通過理解構成扇形統計圖元素間的邏輯,強化自身對扇形統計圖與條形圖的認識,以此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和數學知識應用思維。
三、案例反思
“扇形統計圖”一課教學主要側重于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啟發與深層理解,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和創新思考積極性。教師可以通過生動案例導入扇形統計圖,設計相關互動環節,如“說說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和“生活中什么地方能用到扇形統計圖”,以此引發學生積極參與,促使他們從圖表中提煉信息。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親手繪制不同主題的扇形統計圖,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統計圖繪制技巧,更讓其體驗到自主探索的滿足感,實現知識理解與實踐應用的雙重提升。在教學過程中,德育教育貫穿始終,使課堂氛圍達到高潮,寓教于樂,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到生活智慧。
新課標強調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在此背景下,教師角色由傳統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旨在確保學生思維路徑始終保持在有效學習航道上。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應設計富有挑戰性和啟發性的探究式問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熱情,促使他們通過解答這些問題自行挖掘并初步掌握相關知識點。而在實際授課過程中,教師需巧妙地將問題融入教學環節,同時在學生主動探索的過程中進行適時引導和支持,保證學生思維始終圍繞核心教學主題展開,以此提高教學效果。另外,教師應積極踐行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即“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鼓勵學生通過討論和合作解決實際問題,不斷鍛煉其創新思維、數學應用能力和實踐操作技能。